分卷阅读549
有人照顾吗?上回来咱队里的那书记也没有啊?”
大家一句话总结:“所以,咱小丫比县书记还厉害!”
一边吃,一边一心二用听的苏月一口饭喷出来:“噗!咳咳……咳咳……”
“哎呦慢点吃,慢点吃,急啥?”马老太太拍着苏月的后背道。
苏月:“……”我这是急的吗?
马蕙兰憋笑,还好她嘴里的饭菜咽下去了,要不然也得喷出来,队里人咋这么能想呢?
队里人敢想,马老太太也挺敢说,她道:“哎!不是,小丫可不是什么书记,小丫是——教授!”
“教授?”
“对!”
打从知道小丫成了教授,马老太太就憋到现在,总算能痛快地说了,虽然她也不知道这教授到底是教啥的,不过不重要,反正教的人是大学生呗。
那小丫就是比大学生还厉害的人!
马老太太道:“就长河和小丫之前上学那个大学知道不?全国最好的大学,人家非要让小丫去当老师。”
“小丫说‘不行不行,我工作忙,没时间’,人家说‘哎呀忙没事,暂时不上课都成,先在我们这儿挂个名,等你啥时候有空啥时候教课’……”
队里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咱小丫这么厉害啊!”
大学都非要请她去当老师,没时间都要请她。
哎呦真厉害!
“小丫没办法啊,这不是推不掉吗?学校里面还有她之前的老师呢,人家要是让她老师来说,你们说她能不给老师面子吗?”
不能,肯定不能!
“哎对咯,小丫这不就只能当这个教授了吗?以后那些大学生见了小丫,都得喊老师好。”
队里人看着小丫小小的身体,越发觉得她浑身冒金光了。
就说吧,这脑瓜子是怎么长的?一般人家出个大学生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小丫直接成大学生的老师了!
“噗嗤!”马蕙兰实在没忍住笑了出来,她立马道,“咳咳我去盛点汤……”
苏月听不下去了,跟着她妈一起走。
出了堂屋,马蕙兰就捂着嘴,盒盒盒地笑了起来。
苏月站在她面前,用眼神谴责她:“妈——”
马蕙兰努力控制了一下:“盒盒盒咳……走走走,盛汤去。”
苏月一脸无语:“妈,你说外婆哪儿来的消息?我啥时候说过那些话?她咋连京大说了啥都知道?跟在现场似的。”
“你外婆这叫……艺术加工!”
堂屋里,马老太太还没说完呢,人家问:“那两人都是大学给小丫安排的?”
马老太太道:“当然不是,那是研究所的人!研究所是干啥的?研究东西啊……就好比长河他们厂里的洗衣机空调,哦,还有咱队里的大彩电!”
“啊!那些都是小丫研究的啊?”
“差不多,差不多……”
因为之前R国间谍的行为,导致苏月的存在已经半曝光了,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她,国家索性就把她的一些成果透露了出来,这样给她身边安排人保护也更加名正言顺。
像彩电就是透露出来的其中一个,还有之前的电动车也是,透露这些不重要的,也能更好地隐藏好那些重要的。
马老太太在京城消息灵通,知道彩电也是外孙女研究出来的,大腿都快拍肿了。
哎呦喂一台上千的东西,咋没给厂里卖,自家卖得赚多少钱?
听她闺女说,那个卖彩电的厂子是国家的,赚的钱都是给国家的,她勉强安慰了一点。
但是还是不能听,一听彩电多少人抢,就肉疼。
现在不肉疼了,东西给国家就给国家吧,还是有好处的,看她外孙女,有人照顾,有小车接送。
最主要的是,她闺女说了,因为小丫研究出来太多重要的东西,怕有坏人盯上小丫,国家还给安排了人保护。
马老太太可是知道的,小龙和小张不光是开车的,还是保护小丫的,那个小张,一个女同志,都能一个人打三个。
和队里人,她还是说的保守了,她要是说他们俩是国家安排来保护小丫的,队里人更得吓一跳!
实际上,大家受的冲击已经够大了。
龙城和张若男跟着苏长河过来时,就发现大家明里暗里地打量他们。
还不时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看看看回来还专门找小丫说一声……”
“眼睛一直跟着小丫呢,果然是……就是专业……”
两人暗暗挠头,这是他们的隐藏暴露了?
第239章 看春晚
这个年,老马家阖家团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都在跟前,别提多热闹了。
队里也是一样,过年一向是件大事,对乡下人来说就更是了。
今年队里的年轻人从外面弄了些烟花回来,年三十晚上,就在队里的活动广场中间放。
一个接一个,足足放了半个钟头,全队男女老少都被吸引来了。
附近几个大队的人听到动静,也出门去看,一看那方向,就道:“肯定是前进大队!”
他们都习惯了,以前大家水平差不多,还有种比较的心思,现在比不过,根本比不过。
实际上何止附近的生产队比不过,公社里也一样,放烟花,真是整个红旗公社头一遭。
公社里也有不少人站到高处看,可惜距离太远,噼哩叭啦的声音小了,在空中绽开的烟花也显得小。
要是能去前进大队看就好了,不少孩子心里这么想。
“前进大队的生活是真好啊?总能弄到新鲜东西,这玩意儿只怕在淮宁县都是头一份吧?”
“那可不,多少年都没见过了!”
以前烟花炮竹属于四旧,没人搞这个,这几年过年,鞭炮声是重新响了起来,烟花还没见过,更别提像这样,一连放了半天。
前进大队现在在整个红旗公社都是个有名地方,不,或许说在整个淮宁都有名。
这几年,政府牵头,让下面生产队搞养殖种植,由政府统一收购,卖给前进大队的厂子。
现在乡下能自己种田,还有一份额外的收入,日子好过不少,可以说都是靠着前进大队的厂子。
大家对这地方能不熟悉吗?
甚至现在都有一句话“嫁城里不如嫁队里”,这个“队”指的就是前进大队。
人家是乡下又咋了?住的是小洋楼,还能进厂里当工人,他们队里自己人甚至还能去京城呢!
前进大队绝对是婚嫁市场上,最受男女青年乃至其家里人欢迎的地方。
可惜他们要求高,这个要求倒不是指什么家世背景,而是指人品。
不管是谁家找对象,前进大队的人都仔细打听,能让他们点头答应,说亲的人和其家庭绝对有过人之处。
不然,哪怕是领导家儿子或者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