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6
。
如果不是要参加会议,苏月都想一个一个参观。
苏月恋恋不舍地跟着引导人员往礼堂去,瞥一眼前面的引导人员,靠近季教授,小声八卦:“老师,听说建造大会堂只用了一年不到,是不是真的呀?”
季教授点点头:“是的,用时十个月,从图纸到建筑。”
苏月惊叹:“太厉害了!”
一般人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那些工人和设计师们一天得有四十八个小时吧?
这么大一座建筑,竟然只用了十个月就完工,这也算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了吧!
引导人员将他们领到礼堂,请他们进去。
距离授奖大会开始还有一会儿,礼堂里先到的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话。
大家都是搞科研的,到了参加授奖大会这个程度,就算不认识,互相之间也听说过。
季教授就被人叫走了,他有意带苏月去认识人,又见这孩子抱着相机,一双眼睛跟不够用似的,笑了笑,让她自己去玩,只是叮嘱道:“别一个人出去。”
苏月举起一只手,手心朝外,道:“Yes sir!”
能来大会堂参加会议,机会多难得啊,苏月特地把家里的相机带来了,打算拍点照片,带回去,让她爸妈瞧瞧。
她找了个位置,先从门口,拍了一下座位席,又“蹬蹬蹬”跑到座位后面,俯拍了一个全场,悬挂着横幅的台上必须拍下来。
相机不好自拍,苏月请门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帮忙,站在中间,与顶端的巨幅国徽一起合影。
大概是她的动作太过“放肆”,有人多看了她一眼,其中有几个年轻人眼神羡慕,看起来也挺想拍的。
苏月心说,这么难得的机会,想拍就拍呗。
等她拍完这张,她打算问问他们要不要拍,她的胶卷带的足够多,一人拍一张照片留念还是可以的。
还没等她去问,一个老爷爷先和她打招呼:“小同学,可以帮我拍一张吗?”
老爷爷须发尽白,脸上一道道沟壑,但身姿挺拔,一身笔挺的军装,气度很是不一般。
苏月道:“当然可以!”
她问了一下老爷爷的要求,找了一个方便拍全景的位置,请他站过去。
老爷爷旁边跟着一个年轻同志,年轻同志伸出手,试图搀扶他,老爷爷挥挥手,示意不用,自己走了过去。
苏月咔嚓咔嚓拍了两张,问他:“还需不需要拍其他的?”
老爷爷摇头表示不用,苏月就说:“那您留个联系方式,回头洗出来,我给您寄过去,哦,我叫苏月,是首都研究所的。”
老爷爷也自我介绍道:“我叫计长空,901所的。”
苏月伸出手,笑呵呵道:“计长空同志,很高兴认识你,你好你好。”
计长空也笑着伸出手,一大一小两只手握在一起,他也道:“苏月同志,也很高兴认识你,你好,你好。”
说着,还学着苏月那样,握着她的手上下摇了摇。
这个动作,苏月年纪小,做起来不觉得如何,但是他做起来,就显得十分反差了。
苏月忍不住笑了起来。
旁边那位同样穿着军装的年轻同志悄咪咪瞅一眼苏月,又瞅一眼她,一脸见了鬼的表情。
“苏月同志,我知道你。”计长空说道。
“啊?”苏月好奇,今天这么多大佬,她只能算一个无名之辈,像这位老爷爷一看就不是一般人,竟然认识她?
苏月满脸都是“展开说说”,嘴上却谦虚道:“您是不是认识我老师?”
计长空没有说是或者不是,而是提起了一个东西——涡轮风扇发动机。
苏月瞬间反应过来,问道:“您是研究飞机的?”
她之前要去搞手机时,季教授曾经阻拦过她,提到的一件事就是她论文上写的飞机发动机还没研究,苏月当时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手机上,就说她能想到的都写在论文上了,别人也能研究出来。
计长空点头,笑道:“还得多谢你那篇论文……”
“不不不,我只是纸上谈兵……”苏月摆手,惊讶地问:“真的做出来了?”
“嗯,第一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已经进入实验阶段,就目前测试结果来看,效率较原有发动机有所提高,油耗有所减少……”
“太厉害了!”
苏月真心地赞道,一台涡轮风扇发动机从设计到定型投产,至少要好几年,他们竟然这么快就做出来了,简直就是非人类!
计长空道:“从一张白纸开始试制,的确需要很长时间,而我们目前最缺的也正是时间,所以,我们采用了一种方法……”
他说到这里停下了,苏月正听到兴起,忙追问:“什么方法?”
计长空却不说了,他轻轻地笑了笑,道:“会议要开始了,那是你老师吧?”
礼堂外人进不来,季教授才放心地放自家学生随便玩,万万没想到,他和人说了一会儿话,一回头就见一大尾巴狼在那儿诱骗自家学生。
季教授赶忙和人告别,气势汹汹地赶过去。
计长空翩翩有礼地和他打了一声招呼,季教授站定:“计总师,您今儿也来了?孩子还小,天不怕地不怕的,别冒犯了您。”
计长空笑得十分亲和:“什么冒犯?我倒是觉得和苏月同志聊得十分投机。”
就是投机才有问题,计总师这么忙的人,来参加授奖大会都是抽空的,竟然有时间在这儿和一个孩子聊天?
偶然?缘分?季教授不信。
季教授严防死守,计长空没有试图突破他的防线,见会议快开始了,就先去了座位上。
临走前,背着季教授,和苏月挥了挥手,苏月也和他告别。
季教授看着他离开,才放下心,苏月问道:“老师,他是谁啊?”
“他啊……”
季教授看着自家宝贝学生一脸好奇,不由心累,计总师不愧是计总师啊,这么一会儿功夫,就把自家学生的心勾了起来。
季教授不想说,但是平心而论,计总师还是值得佩服的,隐姓埋名十几年,为华国航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看着计长空的背影,道:“他是歼击机系列的总设计师,计长空。”
全国科技授奖大会于上午九点正式开始,提前十分钟,与会人员纷纷落座。
前排全是各个领域的大佬,像苏月他们这样的年轻人自然坐在后面。
这里的“年轻”是相对而言的,前排大佬们平均年龄在六十岁往上,和他们相比,四十岁都算年轻的,三十岁能凭自己的本事走进来,也是年轻有为。
就连几个跟着老师来的、看起来最年轻的,也有二十多岁。
在这些人里面,苏月就显得格外突出,不时有人看她,还有人假借其他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