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4
入外国人的视线。
对于利益至上的西方企业来说,能赚钱,他们很愿意先把对黄种人的歧视抛到一边。
对华国来说,他们既需要外汇,又眼馋国外的先进的设备仪器,管你心里对我是什么态度,只要能帮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完全可以和你暂时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和在港城采取的方式一样,华国与国外公司合作,将手机销售到了M国、Y国等多个国家。
随着手机的销售,连带着锂电池的出口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这种电池体积小、重量轻、能量高、使用寿命长,很适合用于小型的电子设备,比如相机、手电筒、剃须刀、MP3、掌上游戏机等等。
想进一步发展的电子科技公司基本上不能拒绝这样的电池,比如M国的E.L公司,他们的主要产品无论是MP3、录音笔还是游戏机都很需要更轻便、使用时间更长的电池。
即便和华国没有私下里的那条关系,只要他们自己暂时没有研究出来锂离子电池,就迟早要和华国华盛达成合作。
就连R国也有企业进口锂离子电池,R国的家电行业发达,许多的小家电也很需要这种电池。
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手机相比,锂离子电池其实为华国带来了更多的利益。
而在德川财团没有注意到的时候,有一家R国公司和华盛合作,代理了R国的手机销售业务,让手机进入了R国市场。
至此,飞鸽手机正式打入了他们的大本营,德川财团的这项产业最终还是走向了末路。
这还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华国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除了手机以外,又陆续推出了华国生产的空调、冰箱、洗衣机,以及电子表、计算器、电饭煲等等各种产品。
从家用电器到电子产品,甚至连汽车都出来了。
要知道华国以前的汽车拿到外面来,可都是让人取笑的,现在他们竟然推出了不亚于德川财团旗下中档汽车的产品。
这怎么不让人震惊?
德川三郎甚至怀疑华国是不是在针对他们德川财团?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巧,华国推出的这些产品有一半都与德川财团的产业重合?
一个飞鸽手机几乎废了他们英成公司的半壁江山,紧接着,性能更好、价格更便宜的家电又对他们的家电产业造成重大打击。
汽车一时半会儿倒是没有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可是,华国她不讲武德啊!
她自己干不过,她出口发动机,让其他国家的几个汽车牌子更进一步,间接地导致了他们旗下汽车销量的减少
一个接着一个,简直像盯着德川财团精准打击。
一年来,因为操劳,德川三郎显得愈发老态,在财团的会议上,他还维持了表面的镇定,等到私下里,看着惨淡的利润表,忍不住一伸手,将桌上的东西全部拂了下去。
德川三郎喜欢喝茶,对喝茶也很讲究,桌子上放的是一套古董茶具,重重地摔在地板上,茶杯咕噜咕噜地滚动着,茶叶茶水淅淅沥沥淋了一地。
干净整洁的茶室瞬间一片狼藉。
德川三郎厉声咒骂:“八嘎!该死的□□人!”
如果不是R国在华国的耳目被清理掉,他一定要找到那个研究出手机的人,将他碎尸万段!
在德川三郎看来,德川财团的不幸都是从手机这样东西开始的,如果没有手机的出现,“连通”仍然会成为财团的支柱产业,会为财团带来大量的利益。
有“连通”支撑,德川财团就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其他公司,让其他公司更快地发展,从而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占据优势地位,源源不断地产生利益。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偌大的财团在他的手里发展成R国第一,又在他的手里显出颓势。
德川三郎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他不愿意某些事情发生,可怕的是他无法拒绝。
这也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咒骂华国人的原因之一。
“阿嚏!阿嚏!”苏月连打了两个喷嚏,张若男立马紧张地看向她,“月月,要不要去医院?”
前排驾驶座的龙城也从后视镜瞥了一眼,分分钟准备掉头。
自从前段时间一鼓作气把飞鸽二号搞出来,因为熬夜没注意,不小心感冒了,身边人就差把她捧在手里了,来一阵风都怕把她吹化了。
苏月额头三条黑线,她道:“不用,我一点事没有,肯定是有人在背后骂我。”
张若男盯了她一会儿,见她没有再打喷嚏的意思,松了口气,道:“谁会骂您?”
苏月同志做出的成果,领导们夸她还差不多。
苏月揉揉鼻子:“那谁说得准呢?说不定就是被咱抢了生意的人。”
比如某家生意都被抢完的R国公司,苏月暗暗偷笑。
汽车从江城开往京城,从今天开始,苏月就不在信息技术中心了。
她说要走的时候,祝教授宛若遭受了雷劈,飞鸽手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好消息都没能让他开心起来。
“怎么就要走了?在这里待着不开心吗?”
“不是的,”苏月道,“手机已经做出来了,接下来我也该回去啦。”
祝教授差点忘了她原来不是他们的人。
不过这不重要,之前不是,现在可以是!
祝教授好声好气地劝,又是说江城风景好,有山有海还有美食:“咱们家属院多好啊,那叫什么?海景房!所里正打算给你分一套呢……”
又是问:“是不是累了?累了给你放个假,休息个十天半个月!派个本地人带你出去吃好吃的……”
还道:“手机不是说还要研究三号、四号吗?还没研究出来呢,就舍得走啦?咱们所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项目哦……”
苏月道:“不用分房,我家在京城,我爸妈都在京城呢……手机三号、四号有没有我都能研究出来的,其他项目暂时没有兴趣……”
祝教授想起来苏月身上除了学习能力强,还有另外一个标签“喜新厌旧”,曾几何时,他们信息通讯是新,现在他们也成了旧了。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呜呼哀哉啊。
祝教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只好放苏月离开,不过临走前,他非常有心机地让苏月在这里挂了个闲职,房子也给她办了下来。
这孩子吃软不吃硬,有房子和闲职在这里,她什么时候有想法了,不还得过来?
祝教授心说,没错,我就是这么机智。
让祝教授说中了,明明不是信息中心的人,却挂着闲职拿工资,还给她分房子,苏月心里非常不好意思。
她单手杵着下巴,寻思还能做些什么,接下来,再发展,得进入智能通信时代了吧?
说起智能通信,互联网时代也该开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