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2
的单位刚好是在京城。
要是只有一个无人机,祝教授心里的遗憾还没有那么大。关键是苏月后来又搞出不少东西,样样都不比无人机差!
季教授得了好学生,自然少不了跟老朋友们炫耀。
今儿说:“哎呦老祝啊,最近还忙着呢?没啥事,这不苏月折腾出了个新材料,你们说不定也能用上……”
明天说:“老祝,是我啊,你手下不是有不少学生吗?向你讨教讨教学生怎么管……还不是苏月那丫头,聪明是聪明,就是太跳跃了,前头才搞出了彩电,最近又去搞机床了,还搞得小有成绩,都乐不思蜀了……”
祝教授远在江城,都被迫对苏月的事迹了如指掌。
这越了解,就觉得自己当年真是错失了个好学生,他们仨当初都在安省,苏月还表示了对信息工程领域的好奇呢。
要不是因为老季在京城,学生能归他吗?
这老家伙就是走了狗屎运!
心里再是羡慕嫉妒,架不住人已经进了老季的地盘,他还以为老季宝贝似的藏着,没想到竟然还舍得放出来。
祝教授当然欢迎喽!
至于苏月不是学这方面的?那有什么要紧?那会儿才上大学,她不也搞出了无线遥控技术?
干他们这一行的,一通百通的人多了去了,不足为奇,不足为奇。
祝教授见多识广,研究所里的年轻学生们就不是了,得知苏月的身份背景,他们很是惊讶。
“一个……大学本科生?”
要不是的确说了她是京大的学生,光看年纪,他们都怀疑她到底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
好吧,有志不在年高。
但即便是大学生,那也才是本科,他们这个研究中心可是国家重点项目,当年专门从各地抽调专家教授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攻克信息通信技术。
他们这些来学习的,最次也是研究生学历,她一个本科生到底凭什么进来?
另外,让大家震惊的还有一点,这个新来的苏月她还是学物理和化学的。
这不是胡闹吗?
“一个跨专业的跑过来干什么?她听得懂我们在说什么吗?”
“她到底是什么身份?连这种地方都能塞进来?太不拿科研当回事了!”
“没错,把咱们这儿当什么了?”
在苏月不知道的时候,信息技术中心里的这些学生们已经给她贴上了“走后门镀金”、“不尊重科研”的标签,并且单方面地孤立她了。
学生们本就年轻气盛,能进研究所的人在学校里又是本专业的个中翘楚,比常人更多了几分骄傲,他们对这种行为更加看不惯。
不过看不惯归看不惯,他们也不会对一个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孩子做什么,顶多不主动搭理她。
对此,苏月并没有啥感觉,她现在满心想的都是赶紧把手机做出来,早一天研究出来,德川财团旗下的大哥大就少一天挣他们华国的钱!
信息工程方面她还是个新手,要想跟上大家的脚步,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相关的书籍资料全部啃一遍,顺便了解一下国内目前的技术水平及发展情况。
时间紧迫,一分钟恨不得掰两半用,哪还顾得上新同事们对她的态度?
而且,在她眼里,大家虽然冷淡了一些,但是人还是很好的,她要看什么资料找什么东西,问他们,他们不也帮忙了吗?
一帮年轻学生也疑惑,为啥她问,自己就回答了呢?
其中一个学生不自在地咳嗽了一声:“咳咳……一码归一码,她想学,说明学习态度还是可以的。”
另一个学生咽下嘴里的饭菜,也道:“再说她还小,乖巧可爱讲礼貌,都主动问问题了,不搭理她也不好意思啊。”
众人默了一下,要是一个同龄人,态度不好,他们还能名正言顺讨厌人家,这种比自己小近十岁的同学,讨厌都跟欺负孩子似的。
不过也有人还是不喜欢她,甚至更讨厌了,一个叫寇青的男生就道:“你们可别被她骗了,你们想想,这才几天,她都借多少书和资料了?那么多书怎么可能看完?我看她分明就是做给大家看的!”
另一边,张若男帮苏月搬了一摞书回宿舍,也发出疑问:“月月,这么多书能看完吗?”
“放心,这些都是基础书籍。”重要的资料比较珍贵,都不让带出实验室。
张若男不明白啥叫基础书籍,在她看来,都跟天书似的,明明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说的啥意思。
这次来江城,是龙城开车送他们过来的,张若男留下来陪着苏月,她是女同志,方便贴身保护。
现在她们俩就住在一个宿舍。
张若男觉得苏月同志年纪小,精力有限,都应该放在大事上,这次出差,自己不仅要保护好苏月同志,还要照顾好她。
所以,她主动承担了所有琐事,让苏月专心学习,这会儿,她就让苏月去看书,其他事都交给她。
一开始苏月还挺不好意思的,毕竟她心理年龄又不是只有十岁,若男姐比她上辈子的年龄大不了几岁,让一个同龄人给自己铺床叠被洗衣服,多不自在?
张若男却说这叫革命分工不同:“月月你别不好意思,你的工作是搞研究,我的工作就是照顾好你!”
苏月这才学着习惯。
张若男抱着衣服出去洗,他们现在住的是两人一间的宿舍,宿舍空间不大,两张床相对,床头一张桌子,水房在走廊上。
天气不热,在研究所里都是室内活动,衣服也不脏,简单洗了洗就好了,张若男晾晒好衣服,抱着盆进屋,就见苏月盘腿坐在床上,左右各有一摞书。
只见她“唰唰唰”地翻着,很快翻完一本,把手上的书放到右边,又从左边的一摞中拿起一本,继续“唰唰唰”。
苏月同志平时都是笑眯眯的,现在的样子却十分严肃。
张若男下意识地放轻动作,她的文化水平不高,却很尊重文化人,尤其是苏月同志这样为国家做贡献的人。
张若男没保护过其他科研人员,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子,但是苏月看书的样子给她留下了很大的震撼。
如果她生活在后世,她就会用四个字来形容此时的自己——不明觉厉。
张若男下定决心,一定要给苏月同志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于是,苏月发现自己的生活更“腐败”了,若男姐就差把饭喂到她嘴边了。
在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苏月将全部精力投入了学习中,很快就将研究所的基础书籍和资料全看了一遍。
因为她借阅太频繁,寇青更加怀疑她没认真看,笃定道:“我说了吧,她就是做戏!”
这次其他人也有点怀疑了,就算囫囵吞枣,一本书起码也需要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