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0


溢出来了。

苏长河毫不吝惜夸奖:“好!非常好!怪不得我一进屋就感觉热呢,我还以为是我走路回来走得热,原来是空调的效果!”

家里的其他人在他回来之前,都已经夸过一波了,此时接着苏长河的话又夸了起来。

苏长丽站在空调前,好好地感受了一番空调的效果,苏月碰碰她姑姑,道:“姑姑,你看,我爸的钱没白花吧?”

“没!没!”

苏长丽心里的震惊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上回的无人机她感受不明显,有点外行人看热闹的意思,可是空调不一样啊,就算她不知道这东西有多难做,她知道外面百货商店卖多少钱呀。

上千块钱的东西,要是简单,人家能卖出这么贵的价格吗?

而她小侄女就这么做出来了?她不是在做梦吧?

对了,以后自家是不是能卖空调了?

苏长丽这么想着,没注意把话问了出来,苏长河道:“我就是这么打算的,厂里准备发展新业务了。”

“噢!”苏长丽现在也不觉得小侄女难养了,这哪是小弟养闺女,分明是小侄女养小弟嘛!

苏长河:“三姐你这样看着我干啥?”

“没干啥,羡慕啊!有月月这么个闺女,你真是后半辈子都不愁了。”

苏长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是啊,等我不想上班了,就让我闺女养着我,闺女行不?”

“行,当然行!”苏月毫不犹豫道,“你可是我亲爹!”

苏长河更加开心了,闺女果然是贴心小棉袄。

没想到小棉袄下一句就是:“不过亲父女明算账,爹,我们小组的分红别忘了给啊,有了钱我以后才能养你啊。”

大家哈哈大笑,苏长河把闺女的头发揉成鸡窝,咬牙道:“没忘,肯定给你们!”

苏长河做事一向雷厉风行,这边确定了空调可以投入生产,那边就立马召集人手开辟新事业。

厂里的人吓了一跳,他们不是食品厂吗?怎么突然要生产空调?

苏长河就说:“现在技术已经有了,就说干不干吧?”

大家讨论了讨论,干……肯定还是要干的,赚钱的生意到手里还给放跑,那不成傻缺了吗?

苏长河就安排道:“那就行,咱们抓紧时间,半年内要做到:一,找厂房;二,建立生产线;三,招工人;四,推向市场。半年后就是夏天,天气热,正是空调销售的高峰期。”

突然增加了一项大任务,盛世的人越发忙碌起来,厂里的人走路都是跑的,不过他们心甘情愿,因为厂长说了,把家电事业部做起来,将拿出其中利润的百分之十作为分红,按照员工的贡献度分给大家。

这话一说,他们干活干得贼有劲儿,巴不得今天找好厂房,明天招工,后天就开始生产!

员工有分红,做出重要贡献的苏月他们,苏长河当然没忘。

除了分红,他还先给他们发了一笔奖金,道:“分红还早,这笔钱是咱们厂里的科技奖,有成果就发。”

明晃晃地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最好早点把其他家电整出来。

这笔钱不算少,三人分下来,每人都有大几百。

金凤自从拿到钱,嘴巴都没闭上,笑得牙龈都露出来了。

考上大学时,她确实想过以后能够改善家里的生活了,但那都是毕业之后的事,没想到现在她就实现了这个目标,光是这学期参与的两次项目得到的奖金,都比她爸和她哥两个人一年的工资都高了。

金凤真是太高兴了!

她妈还愁过年买多少肉,这下不用愁了,买个十斤二十斤都没问题,她有钱!

不过她还没有高兴得丧失理智,金凤道:“月月,不用分给我们这么多,主要工作都是你做的。”

萧丛云虽然没说,但眼神也是这个意思,按贡献度分钱,他俩也不该拿这么多。

苏月说:“我不是已经多分了吗?我四,你们各三,刚刚好!”

看她还要说,苏月道:“哎呀要是没有你们帮忙,我一个人也完成不了啊。”

“那可不一定。”金凤嘟囔了一句。

“好啦好啦,别纠结了,有这功夫,咱们把洗衣机整出来,又能分钱了!”

第181章 联谊(上

王霞是首都第一服装厂的一位车间女工,她的相貌平平无奇,家庭条件也普普通通,在服装厂数千的员工中十分不起眼。

要说她身上哪一点不普通,大概就是她已经二十二岁了,还没有结婚,甚至连个对象都没有。

在这个十七八岁就已经结婚甚至生孩子的时代,她这种情况简直称得上异类。

不过,王霞的街坊邻居、厂里的领导同事都很能理解她:小王这姑娘不容易啊,爹妈早早地去了,给她留下一对还没上小学的弟妹,小王自个儿才十三四岁呢,就要抚养弟妹,这不,把自个儿都耽误了!

王霞的街坊邻居、领导同事对她都是比较同情的。

可是,要是让王霞自己来说,她宁愿辛辛苦苦抚养弟弟妹妹,也比她父母还在时生活好。

说到自己的父母,王霞的心情十分复杂。

平心而论,她爸妈都是好人,真正的好人,言行一致,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帮助他人。

如果她只是一个外人,她也会赞扬敬佩这种好人,可是作为家人,她宁愿她爸妈自私一点。

王霞她爸是厂里的老师傅,工资不低,她妈也是厂里的工人,双职工家庭,按理说,他们家日子怎么也过得下去。

然而事实上,他们家的日子却过得糟透了。

她爸的工资,每个月雷打不动要往老家寄一半。

孝顺长辈、帮衬兄弟并不是不对,可是谁像她爸这样,养了父母,养兄弟,养了兄弟,养侄子侄女,甚至她堂哥有了孩子,还找借口说孩子身体不好,让她爸每个月往老家多寄几块钱。

她爸还真答应了!

除了寄回老家的,她爸剩下的一半工资也用不到家里。

因为人人都知道王师傅是个好人,家里揭不开锅了、儿子闺女结婚缺钱、老人生病住院……不管什么理由,都找她爸借钱,以致于,她爸的另一半工资基本上在手里还没捂热就没了。

王霞她妈也没好哪儿去,不仅滥好心,耳根子还软,别人在她面前哭一哭,她就以为人家是真可怜。

王霞从小到大经历过无数次自己的东西或者家里的东西被别人“借”走,大到缝纫机以及钱票,小到油盐酱醋、锅碗瓢盆。

她十岁那年考了班级第一,她爸妈给她买了一个新书包,她还没背,舅妈来家里做客看见,就对她妈哭,说表妹可怜,从小到大还没背过新书包,然后,她的新书包就成了表妹的。

其实王霞从小到大也没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