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


温老太太摆摆手:“你在这儿坐会吧,我去送饭。”

“哎别,”马老太太接过饭盆,“还是我来吧,他们还轮不上您这座大佛出场。”

比起老苏家人,马老太太看温老太太顺眼多了,这老太太虽然讲究忒多,比如院子里不种菜要种花,家里吃饭必须用一整套餐盘,又比如过什么节就得吃相应的点心,还要配专门的茶。

上回过端午,好家伙,整了六七种粽子,一个个石子大小,一口一个,还不够吃。

但不管咋样,她是为她闺女他们好,一回来,饭菜摆上了,水烧好了,衣裳洗好了,屋里还摆上了花花草草。

她闺女就爱过这种日子,过得还美得很。

那就随他们吧,还能咋办?

这老苏家人就不一样了,那老爷子老太太可不止长河一个儿子,她就要把他们震住,让他们知道他们老马家不是好欺负的,所以啊,都别打坏主意!

马老太太端着饭盆,又换上一副笑脸,出去:“饭来了,饭来了,亲家,先给你们盛,哎呀别客气,都别客气……”

这一顿饭,马老太太较为满意,苏老太太就不太满意了,中午的饭就跟梗在她嗓子口似的,到晚上都没下去。

晚上她吃得少,吃完见儿媳妇他们各忙各的事,悄悄把儿子叫到屋里。

她是在憋不住了,问道:“你丈母娘她们开那个店,工资很高?”

苏长河报了个最少的基本工资:“一个月三四十吧。”

苏老太太嘀咕:“那她怎么买得起房子,还一买买两套?”

当然是因为除了基本工资,还有绩效、分红、奖金、全勤等等杂七杂八一箩筐,丈母娘还是分店店长呢,拿的基本工资等级也不一样。

这些苏长河就没跟他们说了,老马家那头,大家有共同利益,劲儿往一处使,这边就不一样了。

要是真跟老太太他们说家里的家底儿,指不定老太太心疼其他儿孙,还想着让他分两个哥哥一些。

刚来看到这房子,老太太不就嘀咕了几回吗?说什么他大哥二哥家可怜,一家子住的地方还没有他这里给帮工住的地方大。

苏长河没搭她的话茬。

这时他也不细说,只问他们:“要不您和我爸也留在京城,我想办法给你们安排进去?”

苏老太太犹豫了一下,又摇头:“不,还是不了……我要是留在这边,你大哥二哥家里的孩子怎么办?他们都要上班,家宝才九岁。”

苏长河翻了个白眼,我闺女不也九岁?

他就知道,老两口舍不得其他儿孙,他说:“行吧,行吧,随你们。”

他们要是愿意留下,苏长河肯定会给他们安排个合适的工作,不说别的,厂子里哪儿安排不下两个人?

到时候,他俩不用伺候儿孙,手里有工资,厂里又包吃住,日子过得肯定比在沪市强,可老两口不愿意啊,让他们过来享福,他们也放不下。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

苏长河就说:“那这样吧,我再给你们一个月一个人多加五块钱,以后一个月,给你们一人二十五。”

之前每个月给老两口一人二十,权当他不在身边,给二老养老,现在再加五块,两人一个月也有五十,五十块钱不算少了,有的人家一家子一个月也不一定能拿到五十。

回头再给老爷子在家附近找个类似门卫之类的活,一个月再拿二十来块钱工资。

老两口手里有工资和他给的养老钱,就算在沪市,日子也能过得舒舒服服。

前提别一昧贴儿孙身上了,苏长河把丑话说在前头:“钱是给你们俩花的,要是让我知道都贴补到别人身上了,别怪我找事啊!”

苏老太太:“你这孩子,钱都给我们了,还管我们怎么花?”

“您儿子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养爹妈成,养隔房的谁谁,我就不乐意!他们要是捧着你们,你们贴补点也成,本末倒置不成,回头我把钱断了,可别怪我。”

苏老太太不说话了,给钱的是老四,老四他们还管不了。

苏老爷子却说:“不行,不能要,那二十也不用给我们,我们现在手里头还有钱。你把工资给我们一半,欠银行的钱什么时候能还完?”

“给你们就收着!”苏长河不跟他们废话,一锤定音,“大不了我靠你们孙女养着呗!”

苏老爷子气笑了:“那你是有出息!”

第二天,带一家老小出去玩,什么故宫、长城、天坛,反正经典景点都走了一遍。

老两口穿着儿媳妇给买的新衣服,跟着儿子看景点,两人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不止他们,王芳、苏长丽长这么大也没来过京城,两人也看得目不转睛。

唯有苏家才总有些心不在焉,苏月从后面拍他,吓了他一跳,苏月问:“家才哥,你怎么了?你在找什么?”

“我、我、我没啊……我没找什么……”

“还说没有?哥你一路上眼神都这样了……”苏月模仿了一下他的样子,“还说没有?你要是不说,我可去问大伯母了啊。”

“哎别别别……”苏家才急忙拉住苏月,朝看风景的家人看了看,蹲下来和苏月小声说,“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告诉别人?”

“好。”

“那我们拉钩?”

苏月伸出小拇指:“哥,你可真童真。”

苏家才脸一红,还是坚持拉完钩,他问:“你知不知道教育部在哪儿?他们里面管高考的是什么部门啊?外人能不能进去?我是说真有事能不能进?”

苏月很不解:“你问这个干什么?”

苏家才又朝其他人那边看了一眼,做贼心虚一样,将声音压得很低很低,“你先告诉我。”

苏月给他指了指教育部的方向,说了教育部的地址:“主管高考工作的应该是高等教育司,外人肯定进不去呀,门口有人守着呢,就算要找人,人家也会问你找谁,要登记的……哥你到底想干嘛?”

很不对劲啊小伙子。

苏家才真吐出了一件事:“我怀疑……我一个同学的成绩有问题……”

第142章 怀疑

苏家才说这句话的时候,苏月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他说出整件事。

苏家才上的高中叫兴华中学。

兴华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在沪市众多中学中,只能算是平平无奇。

唯有一点值得说道,那就是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兴华中学收的学生中,除了沪市本地人,还有很多“外地人”。

所谓的“外地”就是指黄浦江以东的地区。

沪市有一句俗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浦西与浦东虽然只隔着一条黄浦江,发展却大大不同,浦西高楼林立,而浦东还是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