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2
从三几年,老太太就活跃在各个战场上,手底下救过的人,按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来算,老太太都够成佛了。
而且老太太救的人可不分哪个党派,当年在淞沪战场上,送到她手里的受伤的爱国人士,她都救。
后来有一次老太太的身份暴露,特务要对她用刑,驻扎在附近的部队、警察局直接就扛着枪去了。
连对方的最高领导都说:“勿要轻慢有功于国之人。”
姚老爷子和季老爷子也受过老太太的恩情,虽然老太太说她是军医,这只是她的本职工作,但他们还是很尊敬老太太。
他俩今儿来之前可没想到会见到老太太,更没想到老太太竟然是苏长河媳妇的老师。
老太太徒子徒孙无数,正经行过拜师礼的徒弟有八个,这八个徒弟中,大徒弟已经做到了卫生部部长,其他的有当院长的,有当主任的,还有当“御医”的。
老太太走出去,那就是祖师爷,她多少年没再收过徒弟,谁知道竟然让苏长河的媳妇叫老师?
还不是那种上过她的课,称呼老师,老太太可是亲口说了,赶明儿行拜师礼,请他们过去。
这可就是正儿八经的徒弟了!
姚老爷子和季老爷子心中惊讶,本以为苏长河这小子不错,没想到更厉害的是他媳妇!
这一家子真是令人嫉妒!
十二点出头,终于开席了。
说是只请了亲近人,实际上人也不少,苏长河预备了三桌,此外,怕她闺女那些同学跟大人一起吃饭不自在,又单独给他们准备了一桌,让他们在屋里吃。
符红桃几人再次感慨:“月月,你爸妈也太好了!”
谁家爸妈会把孩子的同学当正经客人招待啊?
而且,他们的菜和外面大桌上一模一样,还给他们准备了果汁!
苏月嘿嘿笑,她也觉得她爸妈超好,她上辈子一定做了特别特别多好事,这辈子才能当她爸妈的闺女。
“下回放假,你们还来我家玩啊!我让我爸给你们做好吃的,我爸做饭也可好吃了。”
今天的菜不是她爸做的,是她外婆她们那些奶奶们,还有大舅妈她们那些伯母婶婶们动手的。
她爸本来打算请个师傅上门做,被她外婆她们劝住了,她们说:“请啥人?自家这么多人呢!”
她们做菜没她爸做得那么好吃,但是舍得放油,又多是肉菜,一锅炖也难吃不到哪儿去。
苏月的同学们就吃得很满意。
院子里的大家吃得也很满意,样数不多,但每盆都很实在,姚老爷子还说,有吃大锅饭的感觉。
一众人边吃边聊,这边吃着,那边锅里继续蒸着包子,马老太太指挥着小儿子去看火,“让你姐出来吃饭!”她老师还在这儿呢。
马向东三两下扒完饭,去厨房换他姐,马蕙兰说:“不急。”她等鸡汤好了,拿大瓷盆出来,盛了鸡汤,让马向东帮忙端出来,一桌一盆。
她自己也端了一盆,给主桌送去,顺手给隋教授盛了一碗,“老师,您先喝碗汤。”
隋教授瞥了眼汤里的猴头菌、黄芪、党参,嘴角带上笑意,她年轻时候,经常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一天,饮食不规律,胃一直不太好。
参芪猴头鸡汤,健脾养胃。
一旁的庄教授看见,笑问:“您老胃不好?”
得到肯定回答后,他笑道:“您这徒弟有心。”
隋教授也笑:“是,女娃娃贴心。”
吃完饭,厨房里也不用苏长河他们操心,老太太们带着人就收拾了,苏长河和马蕙兰则各自拿着碗,端着包子,去拜访街坊邻居。
也算是和人家打声招呼,以后咱家就搬进来了,就是各位的新邻居了。
马向东和向阳两个“弟弟”就一人负责一个,给他俩补充包子。
累倒是不累,就是马向东挺疑惑,大白面包子啊,他妈竟然舍得?
马老太太“啪”给他一巴掌,“一看你就憋好屁!”
马向东冤枉,他来回送包子连口水都没喝,“我没有!”
“噗嗤!”在院子里洗碗的许三妞没忍住,笑出声来,她今儿跟着她哥一起来的。
马向东本来没觉得怎样,朝她看了一眼,正好许三妞觉得不好,也看过来,两人对上目光,俱是脸一红。
许三妞低下头,马向东也慌忙移开视线,也不跟他妈争辩了,跟后面狗撵似的,蹿到了向阳的房间。
白红梅目睹全场,忍俊不禁,她用胳膊撞了撞马老太太,无声地朝许三妞呶呶嘴,又朝小叔子跑走的方向点了点。
婆媳多年,不用说话,两人就完成了交流,马老太太伸手比了比,脸上也露出点笑意。
如果说家里还有哪点不如意,就是老小的婚事了,这小子也二十了,到现在都没有有对象。当初在县城说的那姑娘闹翻了,她就说再给他说一个吧,这混小子非说不急不急,逼急了,人就说在运输队有事。
马老太太当时还担心,这小子不会是瞒着家里,还跟那姑娘好吧?后来打听到那姑娘嫁人了,她才放下心来。
回去路上,马老太太就拉着许三妞一起走,一路走一路聊,把人家里情况都套了个七七八八。
京城本地人,上面仨哥哥,大哥二哥都娶妻生子了,各自有工作,三哥不是别人,正是小许,小许她认识呀,那小子人活络,见人就笑,经常跟在长河身边,长河还挺看重他,办公室外都有他的一张办公桌。
马老太太越打听心里越满意,晚上又悄悄问大儿媳妇,“这三妞人怎么样?”
这丫头和红梅正好都在前门大街总店,红梅肯定了解。
白红梅知道婆婆起了心思,就笑着说:“是个好姑娘!人踏实肯干,又能吃苦……”
她就说起一件事,前门大街总店天天客人多呀,收银点单一开始就是许三妞一个人,这小姑娘刚开始也手忙脚乱,收错钱私下里还偷偷哭来着。
后来有一回下班了,白红梅盘完账,看她还没走,就去看了一眼,就见这姑娘趴在柜台后,拿个小本儿,在那儿抄口诀。
就是小丫给出那主意,速算口诀,什么样儿的套餐多少钱,几份鸡排,几份鸡米花加奶茶,又是多少钱。
她就问她抄那干啥,许三妞说抄回去,有空能背一背。
后来她就很少错了,有时候客人点完单,她张口就说出多少钱,现在已经是她们总店收银一把手。
白红梅是愿意有这么个妯娌的,起码这人和她相处得多,她知道她是什么样儿的人,比外头找的不知根底的不知道好多少。
就像老四以前那个对象,还没过门,就算计婆家东西,要是弄那么个妯娌回来,这日子都没法过了。
听了大儿媳妇的话,马老太太更加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