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5


,头顶上细小的绒毛都炸起来了。

她是真气!

上回萧丛云饿晕过去,给她吓一跳,她说呢,为什么在家没吃饭,家长不知道?原来不是不知道,是他那个爹故意饿的!

这不是傻缺吗?

见过坑人的,没见过这么坑儿子的,这些学生正是费心费力费脑子的时候,不说弄点好东西给孩子补补就算了,竟然不让孩子吃饭?

就因为没考第一?

有能耐自己考啊,真是拎不清轻重!

乔薇不让仨孩子操心了,她说:“这事交给老师。”

萧丛云是一个好苗子,到目前为止,集训队里大大小小考试无数次,他从来没有掉出过前三名。此外,他还难得的勤勉。做学问,天赋是一方面,但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勤勉必不可少。

老师们怎么可能看着他被人祸害了?

乔薇直接把这事汇报给了教育部领导,领导们出面,找萧父谈话,明确地告诉他,萧丛云不仅是他儿子,更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言下之意,你就别祸害人才了。

另外,又和萧家当地的教育局打了招呼,让他们寒假期间,不定时去萧家走访,照顾他们的学生。

自己的儿子自己不能管,事还闹到学校去,萧父生气,偏又无可奈何。他终究是要脸的,能扯着“为孩子好”的大旗管教儿子,却不能正大光明地虐待。

最后,只能黑着一张脸,带萧丛云回去。

苏月和姚稷听说后,稍微放下心,不过在萧丛云走之前,还是把电话号码留给他了,还约定了暗号,以防有话不方便直说,只要他在电话里说出暗号,他们立马去找老师。

苏月还给了两个电话,老家一个,这边一个,她还和巷子里管电话的阿姨打好了关系,阿姨答应她,有人找她,一定第一时间通知她。

老家就更不用担心了,办公楼那儿成天都有人在,只要是白天,电话响了就能接到。

就算萧丛云回老家,也没事了,苏月吐出漱口水,天太冷,冷水刷牙都冰牙齿。

洗漱完,苏月蹲在厨房吃早饭,吃完早饭,她妈才回来,“妈,你去哪儿了?”

“医院!还能去哪儿?”

马蕙兰也放了寒假,不过她早早开始实习,放假也忙,她拍拍身上的衣服,干脆把外套脱了,去屋里换了一身衣服。

从医院回来,不换衣服总觉得难受。

“啊?妈你不是昨天才值的班吗?今天怎么又轮到你?”

“不是轮到我,之前有个病人有点事……”之前有个病人难产,马蕙兰动的手术,那个病人就认定了她,这次家里亲戚生产,死活非要她去。马蕙兰都说了,她只是实习生,人家也不听,非说她负责,他们才放心。

马蕙兰不欲多说,问道:“什么时候起来的?早饭吃了吗?”

“吃了。”苏月嗯嗯点头,“妈,咱们什么时候回老家啊?”今天都腊月二十五了,还有一周不到就要过年了。

“明天吧,明天咱们先回去。”

“我爸呢?他不回去吗?”

“你爸还有事要忙,他等第二批。”

现在要回去的人可多了,前进大队有不少人在京城,像老太太们是一批,白红梅领着那些年轻小姑娘又是一批,还有马超英他们在厂子里干活的人。

要是坐火车回去,买票都得费不少事,好在他们自己有车。

盛世旗下已经成立了正式的运输队,目前有四辆车,两大两小,都是货车。运输队一共有八个正式工人,两人一班,此外,还有两个学徒。

马向东正是运输队队长。

平时厂里货物往来,基本上都走他们自己的运输队,这次春节放假,运输队开车送大家回家,也是厂里的福利之一。

厂里的人多,除了前进大队的人,其他人来自全国各地,当然不可能一个一个送到家门口,苏长河给规划了两条路线,按路线,一路走一路丢,把大家送到各自家乡所在的市或者县。

这就已经很省事了。

厂里的很多工人还不愿意回家。

过年期间,厂里不能完全停工,需要一部分人留守。苏长河就提前跟大家说清楚,过年放假是他们盛世旗下所有产业的规定,从年三十到初六,为正式假期。在这期间,留守的人算加班,按三倍工资补偿。

话一出,大家就炸了。

本来他们就愿意留守,厂里对他们那么好,包吃包住,福利待遇还好,就问最早来的那一批,谁手里没存下几百块钱?

而且要过年了,厂长还给大家发年终奖,一人一个大红包!

最少的那个都有一月工资,多的直接破百!

外面哪家厂子有他们待遇好?

分厂的工人除了前进大队的人,就是退伍兵哥们,这些经过选拔的兵哥们非常实诚,厂子对他们好,他们就一门心思回报厂子。

苏长河没宣布有加班补偿时,他们就愿意留下来加班,宣布之后,更加不愿意放假了。

放什么假?放假哪有上班好?

加七天班,拿的补偿都快赶得上一月工资了,他们一个月工资大几十,给家里多寄点钱,不好吗?

这个说:“我家远,不用回去……”

那个说:“家里还有几个兄弟,用不着我……”

还有直接说:“我没结婚!没有家庭负担!”

最后采用了一个公平的法子——抽签。

抽到红签的人兴高采烈,不像抽中加班,倒像中奖了。

炸鸡店那边也是一样的操作,不过过年期间的保卫工作一并交给了厂里的保卫科,给炸鸡店的保卫科放了假,让高原他们几个都回家。

他们去年就没回去,今年也该让人家回家看看了。

葛二蛋是炸鸡店保卫科的一员,也是最早去京城的一批退伍兵哥。

他家在西北的一个小村子,他已经出去一年多了。这一年来,他人没回来,东西没少往家里寄。

他媳妇刘四花隔三岔五去县里拿包裹,家里有吃的,孩子身上的补丁少了,精气神都不一样,更何况,今年刘四花还送两个孩子去上学。

村里都说葛二蛋发财了。

要不然怎么能天天又寄钱又寄东西的?

而且寄的钱可不少,这事村里人还是通过葛二蛋的嫂子弟妹们知道的。

葛家早就分家,葛二蛋上面还有葛大蛋,下面还有三蛋、四蛋。葛二蛋退伍手里也有一笔钱,都让他爹妈补贴给兄弟了。

葛家老头奔着大房养老,喜欢大房,葛家老婆子喜欢两个小儿子,葛二蛋夹在中间,爹不疼娘不爱。

分家的时候,葛家用葛二蛋的津贴起的屋子,结果把人赶去了老宅,谁不知道葛家那老宅屋顶都塌了?

据说葛二蛋两口子几乎被光着身子分出去,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