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9


京大呢。

闻教授听说苏月要参加奥赛,还挺新鲜,说:“要是进不了集训队,可别说是我教的。”

在这种紧张的学习中,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全国选拔考试。

送闺女去考场的路上,苏长河都忍不住感慨,可算是到考试时间了,这段日子,他闺女都赶上高考前了。

“闺女啊,考不好也没事,咱不靠这个,爸养你呢,哈,那啥集训队进不进无所谓,惊喜爸还给你!”

苏月没好气道:“爸,我还没考呢,你就先灭我威风!”

“得得得,”苏长河说:“爸闭嘴,等着你的好消息。”

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汇聚一堂,一到考试地点,苏月就感受到了那股严肃紧张的气氛。

决赛现场,苏月和姚稷没有那么突兀,因为现场也有年纪跟他们相差不大的考生,十二三岁的样子,穿着改小的军装,苏月他们看过去的时候,那人也看了过来。

苏月朝他点点头,那人迟疑了一下,也点了点头。

进考场的时候,苏月有注意到,那人进了他隔壁的教室,考的也是物理。

这场考试,苏月越发地认真,她心想,华国十亿人口,怎么可能没有天才?她只能算是伪天才,来参加这场考试的不乏真天才,她想和真天才较量,只能拼尽全力。

上午和下午的考试全部结束,等在外面的于老师也松了一口气,她看看苏月的神色,实在着急,问道:“考得怎么样?难不难?”

苏月有些疲惫:“会写的都写了。”

她打了个哈欠,苏长河直接将她抱了起来,和于老师说:“老师我们就先回去了。”

于老师摆摆手,“好,回头再说,让苏月好好休息吧。”

回去的路上,苏月就睡着了。

苏长河摸摸她脑袋,轻声道:“臭丫头,怎么突然这么拼?”

自从穿过来,他闺女就没这么累过,苏长河叹了一口气,多半还是上次的事让她没有安全感,追根究底,还是他这个当爹的做的不到位。

苏长河心想,目前的事业还不够啊,还得再努力。

苏长河充满了斗志,他最近打算回前进大队一趟,其实要不是闺女要考试,他已经回去了。

这次回去,有两件事。

一是分田到户。今年五月份,一号领导在一次重要讲话中,肯定了“大包干”的做法,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淮宁县就已经开始了。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分田到户,苏长河也不用回去,他跟蕙兰的户口都迁到了学校,用不着分给他们田,他回去主要还是为了第二件事。

过年那会儿,拜访姚书记,他当时提了个建议,关于与其他生产队合作共赢的事,其实主要还是他们帮扶其他生产队。姚书记当初就有点意动,估摸着已经做好了相关工作,这次通过卫阳传来话,想见一面细聊。

苏长河想了想,答应了,愿意帮扶其他生产队是一回事,讨价还价又是一回事,别的不说,他们这么乐于助人,县里得给他们点支持吧?

也不多要,砖瓦什么的可以有。

老家的加工厂想扩大规模,都受到队里的房屋建筑限制,要是有可能,就趁着这次机会,把队里重新规划一下。

苏长河说话从不食言,当初给大家说的二层小楼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苏长河回老家忙的时候,苏月过了好几天吃了睡,睡了吃的美好生活,要是有手机有网,她还能再躺几天。

她还惦记着她爸说的惊喜,却不知道梁校长已经收到了一个大惊喜。

第107章 喜报(修

“热烈庆祝我校苏月同学荣获奥赛全国选拔化学第一名、物理第二名”

“热烈庆祝我校姚稷同学荣获奥赛全国选拔数学第一名”

三中门口,大门正上方挂着两条长长的横幅,边上还贴着两张大字报,大红的纸张,方正工整的楷体,顶头就是两个大字“喜报”!

要不是怕炸到学生,梁校长还打算在门口放几挂鞭炮。

不过也用不着鞭炮声,那搁老远就能看见的大横幅和红艳艳的喜报早就吸引了路人的注意,现下喜报前就围着一群人。

“奥赛是啥?”

“这你都不知道?国际性的比赛,现在是从咱全国选人,选出来组队代表国家去和那些外国人比赛……”

“嚯!那这三中的两学生还挺厉害!”

“可不吗?全国第一!这个叫苏月有够牛的,一人考两门,一个第一,一个第二……听我家三姑父的大儿媳妇的娘家哥哥说,这奥赛的题目可难了,高考知道吧?这题目比高考都难!”

围观的人更是一惊一乍了,比高考题目都难,人家孩子还能考全国第一,想想自家孩子那怂样,真是越想越气,孩子跟孩子,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人家孩子这都怎么教的?怎么就有本事?”

还有人说:“没想到三中现在都这么厉害了?二中、四中的学生都没考过他们……”

对这话,围观人群中老师们含笑不语,就……倒也没有很厉害,这俩学生严格说起来,也不算他们教出来的,人家本身就是天才。

天才不能以常理来看。

他们唯一的功劳大概就是给了天才足够的自由,在他们自学的时候,没有指手画脚。

毕竟天才出在三中,老师们还是与有荣焉的,尤以高二三班的于老师最为自豪。

自从知道俩学生的考试结果,于老师整个人红光满面,容光焕发,用他媳妇的话说:“跟吃了十全大补药似的,比我们结婚时还精神!”

能不精神吗?

这可是他的学生!

甚至是他首先提出参加奥赛这事,他虽然没能在专业知识上给予两人帮助,但是他也算是伯乐啊!

没有伯乐,他们华国的奥赛队伍就少了两匹千里马呀!

于老师见天美滋滋的,一口白牙就没收起来过,一个办公室的高二年级其他几个班班主任看他春风得意的样子,跟吃了柠檬似的,浑身酸气儿隔着三米远都能闻见。

甭说什么同在一个学校的革命战友情,他们现在就要不待见于老师。

这货多狡诈阴险啊,两个天才啊,愣是都被他抢去了!

好歹也让他们分分,谁不想有个天才学生?

若干年后,还能指着新的一批学生说,“知道那谁谁吗?嗯哼,那也是你们老班我的学生,你们的师兄师姐!”

对三中的学生来说,苏月姚稷考了第一这事没有让人特别惊讶,就惊讶中夹杂着一丝理所当然。

就是一个考试,苏月和姚稷在他们学校每次考试也是第一呀,出去考还是第一,也正常,对吧?

对个屁!

学生也分两种,成绩好的和成绩不好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