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
有些激动地问:“长河你要多少人?”
“预计在五十人左右。”
“五十人肯定有!”马向国说道:“这事我得跟部队领导说一声。”
苏长河说:“可以啊,要是直接跟部队合作更好,不过二哥,丑话说在前头,我招他们来是当工人的,得会干活……”
“都干什么活?难不难?”
苏长河报了几种工作,难是不难,刚开始不会,招进来教一教也就会了,主要是他这里招的就是普通工人,这点得先说清楚。
“还有一点,二哥,招人可以从部队招,招进来具体怎么安排就得听我的,不管以前什么身份,进厂里我都一视同仁。”
这是应该的,长河愿意从部队招人,是帮他们解决困难,部队怎么可能插手厂里的事。
马向国保证道:“你有啥要求都告诉我,我肯定先和领导说清楚,放心,不让你们为难。”
苏长河将要求和福利待遇一项项告诉他,“这都是暂定的计划,具体待遇到时候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我能保证的是,和之前高原他们一样,每月工资不低于三十……”
这待遇就不低啦,马向国可是知道高原他们不仅有工资,还有什么奖金年终奖,过节长河还发这发那,据他们几个给他打电话说,光炸鸡奶茶都能免费喝好几回。
葛二蛋那小子还可惜自家媳妇孩子没法到京城来,说:“俺们天天都有肉菜,炸鸡奶茶让俺们吃都可惜了。”
马向国迫不及待地要去汇报,在他挂电话之前,苏长河又想起一点,“哦对了,二哥,这次对身体素质要求没那么高,除了其中六个进保卫科,身手要好点,其他普通工人只要不影响手上的活就行……”
“啥、啥意思?”
“意思就是伤残的退伍军人也招——”
苏长河话还没说完,那头“啪”地一声挂了电话,苏长河挠头:“嘛情况这是?”
他哪里知道,部队那边,马向国手一抖,给电话摁了,马向国听着忙音的电话,赶紧又拨回去,确定自己没听错后,激动道:“长河,我这就去和领导汇报!”
他一溜烟冲了出去,传达室的同志疑惑地看着他的背影,“马副连长咋这么激动?”
部队的领导比马向国还激动,一个一个都是他们手底下的兵啊,国营厂子的工作紧缺,大部分的兵因伤退伍,都没安排上工作,只能回去务农。他们身上残疾,干农活比一般汉子更艰难,很多同志的日子都不好过。
他们看着也心疼,可是也没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一部分津贴,帮助最困难的同志。
可是他们的帮助是授人以鱼,让他们的同志有正式的工作,才是授人以渔,对他们本人以及家庭来说,才是长久的真正的帮助。
几个领导心情激动,要不是马向国拦着,他们都想亲自打电话和苏长河聊一聊。
张营长还是马向国的领导,他也在办公室,他说起以前去苏家拜年的事,说:“听说长河同志那个时候就带领生产队的老乡们搞养殖场,让老乡们过了个肥年。”
领导们都道,苏长河同志真是个好同志,他们说:“别说五十,五百人,咱们部队也有,我们肯定给苏同志挑好的。”
还有一个领导提议,“苏同志要不要来我们部队看看?亲自选一选人嘛!”
领导们纷纷表示这个提议不错,苏长河同志过来,他们也能让他感受一下部队的热情,大家拉拉关系,下次要是再招人,还可以从他们部队里挑,他们的兵,绝对都是好样的。
马向国作为苏长河同志的二舅子,被安排了邀请的任务。
“去部队?”苏长河摇头,意识到这是打电话,摇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二舅子也看不见,拒绝道:“不了,京城这边还有不少事,我暂时走不开……”
他最近正忙着联系供货渠道,这两天正和一个屠宰场沟通,这个屠宰场颇有种“有肉不愁卖”的高傲,对他这种找上门的没听过的单位爱搭不理,苏长河正想办法呢。
“要不这样,二哥,我给你发一份招工要求,和咱队里厂子招工流程一样,部队里帮忙按这份要求搞个招工考试?”
这样招进来的人也更有保障,不能回头两个厂子的人见面一交流,嗐,老家在乡下的厂子招工比京城厂子还难?
这也不合适。
苏长河忙着开办分厂的一系列事情的时候,苏月也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PVDC的结果下来了。
第94章 退伍兵哥
在这个时期,华国的科技和外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还有很大一截差距。
此时,华国的科研人才的精力主要放在攻克那些利国利民甚至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技术上。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就像一个贫困的家庭,衣食住行哪哪都缺,外面还有强盗虎视眈眈,家里人力物力只有这么点,只能先紧着最紧要的方面。
至于PVDC,老实说,此时华国的很多人还没有注意到一种小小的包装材料。
事实上,在苏月他们上辈子,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随着火腿肠进入华国市场,华国才开始接触和应用这种新材料,之后逐步开始研发及实现产业化。
但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在千禧年以前,华国的PVDC使用全部依赖于进口,每年要耗费大量的外汇。
现在不一样了,闻道生把资料送到研究所,研究所的同志还以为是他的实验室出来的成果,很快进行测试研究。
这么一研究,就发现——
咦,这种新材料的性能竟然如此优越?
阻湿、阻氧、防潮、耐酸碱、耐油浸、耐多种化学溶剂……
几乎可以说是目前所有的塑料包装中最好的一种包装材料。
几乎是一瞬间,研究所的同志就举一反三,联想到各种用途,譬如食品、药品、军工用品、日用品、化工用品、电子产品等多种包装。
闻道生联系的是首都研究所,研究所就在京城,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地方,所内有很多老同志,每一个拿出去都是各自领域的大佬。
大佬们见多识广,刚好有一位大佬实验做到一半,出来换换脑子,溜达着溜达着,就溜达到了这个实验室。
大佬一听,新材料?有意思,让我来瞅瞅。
而后,就弄出不少成品,将联想的用途付诸实践。
另一位大佬捧着个杯子过来看热闹,“这不是老M的保密技术吗?”听说二战时期,老M还用过这种材料进行军用产品包装,据说效果很不错。
弄出成品的大佬说:“是啊,号称技术含量高,不解密不转让。”
看热闹的大佬笑了,“不错不错,让老M知道,还不气死他们?小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