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


生产一些,在马拉松比赛之后,推出马拉松运动员同款服装。”那么多大学生都穿的衣服,总有人想买吧。

庞厂长若有所思,他看着苏长河的眼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不过他没立即答应,而是说这件事需要和厂里商量商量。

苏长河表示理解,服装厂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就算是厂长,往外白送衣服,也需要厂里面同意。

其实有他这个话,事情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苏长河在庞家混了一顿饭,饭桌上,庞厂长拉着他又聊起未来服装的发展,苏长河上辈子虽然不是做服装生意的,但他见得多,有个朋友就是开服装厂的。

两人相谈甚欢,走的时候,庞厂长已经拍着苏长河的肩膀说,“放心,会尽快给你消息。”

庞明亮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爹精明得跟个老狐狸似的,竟然都能被苏班长说服!

就一个字,牛!

没过几天,庞明亮带来他爹的消息,服装厂答应了,细节方面还要再谈。

谈就谈吧,苏长河跑了几趟,总算把赞助的服装定下了。

初步定为短袖T恤加短裤,T恤后背印上“第一届大学生马拉松比赛”的字样,前面胸口处印上比赛编号,从0001开始,尾号不定,根据实际参赛人数决定。

衣服颜色为红底白字,这可是苏长河辛辛苦苦谈下来的,服装厂想做成白底红字的,苏长河不愿意,白色容易透,有些女同志穿起来不方便,而且,一片白哪有一片红好看?

这年代的人都喜欢鲜艳的颜色,到时候再宣传一波华国红,同款服装还不卖断货?

苏长河就是这么说服服装厂的人的,反正最后得偿所愿。服装赞助搞定,其他所有费用,炸鸡店全包了,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与此同时,其他同学也和政府沟通好,成功申请了赛道,赛道不在别处,起点就在□□广场前,整条路线更是在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上。

苏长河都震惊了,厉害了我的同学,大家未免也太牛了吧?□□广场和长安街欸!

这和阅兵的路线有啥区别?

同学们挥挥手,一派云淡风轻的样子,完全不提他们是怎么缠着学校老师,又是怎么费尽心思和政府领导沟通。

他们心想,班长都把赞助搞定了,他们怎么能拖后腿?那必须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在紧张的筹备工作中,由京城各大高校学生组成的组委会忙得团团转,终于,十二月上旬,马拉松比赛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十二月十八号这天早上,随着礼炮声音,□□广场前响起广播的声音,组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参赛运动员,全体成员,面向鲜艳的五星红旗,齐声高唱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站在最前方的苏长河,转身面向大家,他高声喊道:“我宣布,第一届大学生马拉松比赛正式开始!”

第83章 马拉松

京城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的场面了。

从天/an/门广场到西单、广播大楼,再经宣武门、和平门、前门,直至绕了一圈,回到天/an/门广场,长安街长长的街道两侧,矗立着一面面的彩旗。

每一面旗帜上都画着奔跑的简笔小人,围绕着小人,上方一圈写着“第一届大学生马拉松比赛”,下方印着“首都第一服装厂”或是“相约奶茶”的字样。

彩旗在半空中迎风招展,旗杆下,站着一个个着装统一的年轻男女,他们穿着红马甲,戴着醒目的黄色帽子,胳膊上别着红袖章,动作整齐划一地沿着街道铺展开。

每个人都精神抖擞,气势昂扬。

这声势浩大的场面吸引了无数路人,有路人不知道情况,奇怪地问:“今天是什么日子?这是搞啥活动?”

知道的人就说:“哎呦喂,这您都不知道,马拉松呀!”

不知道的可不止一个人,旁边其他人也都看向他,“马拉松?马拉松是啥?”

说“马拉松”的那人不是一知半解,他还真知道,他外甥就是个大学生,这人看过他外甥拿回来的报纸,报纸上写的可清楚了。

“马拉松是外国流行的一种运动,长跑,长跑知道吧?马拉松就是非常非常长的长跑,全程要跑三四十公里。”

旁边人倒抽一口凉气,“乖乖,这么长啊!”

几十公里,再跑还跑京郊去了。

也有人听说是外国的运动,就皱眉撇嘴,“外国的运动,咱搞这个干吗?”

“话不能这样说,国际上都有这个运动项目,咱这叫跟国际接轨!”这人回忆着报纸上的话,“那些大学生们还说,还说什么来着?哦,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意思就是咱们要发展文明,就要先强身健体……”

另一个人接话道:“就是嘛,没有健康的身体干啥都是白搭,再说了,外国的运动,咱们怎么就不能举办了?咱们又不比外国人差在哪儿,他们能跑我们华国人也能跑!”

“没错,没错,是这个理儿!”

“真比起来,还不一定谁输谁赢!”

大家提起外国人,甭管心里咋想,态度上就要藐视对方,说了几句,几人又问那个介绍马拉松的人,“那这些穿红马甲的人又是干什么的?”

这他哪儿知道?他就是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比赛,报纸上也没说那么细啊。

“这个嘛……”正好有个红马甲走过来,这人眼尖,瞅见红马甲胳膊上的红袖章好像有字,伸长脖子瞥了一眼,哦,“志愿者,他们是志愿者!”

至于志愿者具体干什么,可别再问他了,为防止大家追问,这人惊喜地朝远处招招手,“哎,我外甥,我外甥在那儿,他也参加了,我过去瞧瞧。”

其他人也用不着问他了,志愿者们已经开始工作了,他们的第一项工作正是维持秩序,“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各位同志往后退一退……”

“麻烦前面的同志退到赛道外,等下会有参赛选手从这边经过……”

“请大家退到赛道外,谢谢大家配合……”

比赛筹备期间,苏长河他们就做过预判,报名参赛的人员一共有两千五百六十七人,每个参赛人员都有可能会有同学朋友家人围观,预计每人带两个“家属”,初步估计也有五千人,加上参赛人员本身,也就是说,比赛当天现场可能有七八千人次。

人多就容易出乱子,以防万一,他们提前招募了比参赛运动员还多的志愿者来维持现场秩序。

事实证明,这个举措是正确的。

现场人次何止七八千,广场两侧人山人海,看热闹的人上至八十岁老太太,下至八岁小孩,都让人不禁怀疑,今儿这活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