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
讶,有家里姑姑是外交官,说道:“比我姑姑说得听起来还像外国人!”
“就跟外国电影的差不多,这小同学还真有两把刷子!”
“我的天,咱们班人生活环境可真不容易,前有姚稷,就已经把我们打击得体无完肤,现在又来了个更小的苏月!要是让我们家老头子知道,得,又得骂我不学无术,连个孩子都不如!”
“就算骂你也没说错,这可不就是个孩子?你能比得过人家?”
“那我……肯定不行,不过你们说,新来的小同学和咱们班姚稷都算天才吧?他俩谁更厉害?”
苏月也听到了同学们的议论,他们提到的人仿佛之前听其他老师们也提过,姚什么来着?
第二天,她终于见到同学们口中的姚稷,没想到这位姚稷同学就是她的同桌。
见到同桌的第一眼,苏月先惊讶了一下,这位姚稷比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都矮,明显比大家都小,“他、他多大?”
白曼曼比了个数字:“十岁。”
苏月瞪大了眼睛,“十岁……的高中生?”
白曼曼无语戳戳她的腮帮子,“小朋友,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几岁?”
那当然不一样,她上高中是因为上辈子上过,而且她还有过目不忘的金手指,顶多算个假天才,可这位同学,他是真十岁呀!
苏月肃然起敬,用瞻仰学神的眼神看了一眼同桌,没想到对方也正好看过来,两人视线相接。偷看被抓住,苏月没好意思假装啥也没发生,对方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移开视线。
一秒钟后,苏月挥起爪子,笑眯眯地打招呼,“姚稷同学,你好,我是苏月。”
姚稷垂在旁边的手指动了动,“……你好。”
好像不太好相处,苏月默默转过头,察觉到旁边视线的收回,姚稷几不可闻地吐出一口气。
第75章 青年报
苏长河时常怀疑自己已经老了,尤其是和这群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在一起,这群年轻人实在太有精力了!
一个报纸,吵了三天,都没有吵吵出门道。关于报纸的名字,系里吵完班里吵,班里吵完宿舍里还在吵。
在宿舍里的两人再一次吵吵起来的时候,苏长河终于忍不住站出来主持大局,不是引经据典各有各的道理吗?干脆就综合一下,“就叫《社会主义学生团体青年报》怎么样?”
社会主义代表性质,学生团体表明创办人身份,青年代表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这份报纸将会对青年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吵来吵去的吴宏伟和任涛互相看看,“行!”
江春他们琢磨了一番,也道:“可以。”
那就成了,苏长河安排道:“我去找辅导员申请空教室,你们去联系我们班和二班的其他同学,通知大家,愿意参与的同学,下午六点在教室开会。”
大家分头行动,下午六点在空教室开会。这次苏长河不由着大家慢慢磨蹭了,他快刀斩乱麻,雷厉风行地确定会议流程:第一,选定编辑团队;第二,确立第一期报纸议论主题;第三,安排宣传、收稿及刊印事宜。
79级经济学系全体成员都愿意参与进创办报纸的事情,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苏长河只要起个头,大家就能接着往下想。
但因为都是天之骄子,各个都十分自信,往往说着说着,就不知道发散到哪儿去了,这时候就需要苏长河把话题引回来。
最后,大家讨论出,确定编辑团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常任编辑,另一部分是成员编辑。
其中常任编辑五个,每天一个常任编辑值班,要确保能联系上。常任编辑需要负责报纸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同时,为了避嫌,一般情况下,常任编辑不能向《青年报》投稿。
而成员编辑为所有参与成员,初期包括79级经济学系除常任编辑以外的所有同学,后期,如果有其他同学想要加入,需要经过报名及筛选。
成员编辑每半个月轮值一次,每次根据实际工作量确定当期人员数,按照总名单顺序轮值,轮值期的成员编辑同样不能向本报纸投稿。
对于这点,大家都没有意见,他们既然创办这份报纸,肯定希望它能成为一份权威报纸,而不是小数人的自娱自乐。
只是有人纠结,他们当然想深入参与报纸创办的一系列事情中,可是要真当了常任编辑,岂不是以后只能看着别人抒发观点,自己憋着?
“这当了常任编辑后,能不能卸任啊?”任涛挠头。
要是能,他们就先报名当常任编辑,等把报纸创办起来,再卸任当个成员编辑,想喷人就喷人,想审稿就审稿。
苏长河一眼就看出这小子打的什么主意,他说:“不行,常任编辑任职至少得满一年才能卸任,要不然换来换去,工作还怎么进行?”
不少和任涛想到一块去的同学唉声叹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古人诚不我欺。
编辑团队模式确定了,具体人选还要给大家考虑的时间,苏长河就掏出提前印制的表格,让大家先登记信息,反正除了五个常任编辑,其他都是成员编辑,先登记完,回头也好排个班。
“有意常任编辑的同学,明天中午十二点前到我这儿来报名,过时不候哦!”
这么快?只有半天考虑,时间紧迫,大家商量第一期议题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
苏长河干脆道,今天先到这里,明天选好常任编辑,大家再接着讨论议题。
散会后,大家回宿舍,苏长河骑着他的二八大杠回家,今天因为开会,他都没有去接闺女放学。
晚上苏长河问闺女,“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得咋样啊?”
“我同学都很照顾我,值日就给我分了块抹布,让我在那儿玩……我同桌还是个真学神,才十岁就上高中了!据说自从入学,就没考过第一名以外的成绩,我们班同学私下里还拿我跟他打赌,不过同桌好像有点不好相处,冷若冰霜,面无表情……”
苏长河耐心听着,为闺女跟同桌的相处出主意,“要不这样,我明天给你买点小点心,你带去学校,分给同桌一起吃。”
苏月无语地看了她爸一眼,虽然她现在年纪小,但她上的又不是幼儿园,还给小伙伴分东西吃?
吐槽归吐槽,第二天,苏月还是把他爸准备的果丹皮奶糖都塞兜里了。
姚稷看到放在自己桌上的糖,犹豫地看向同桌,同桌露出两个酒窝,“请你吃糖。”
姚稷站了好一会儿,才把糖收起来,“谢谢。”
苏月吐槽她爸出的主意,没想到好像真的有用,经过这一次的零食分享,同桌和她的关系好了那么一丢丢。
她下午去上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凳子被换成了一个高脚还有脚踏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