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7


顿时对李自成的选择唏嘘不已。唏嘘之余,倒也有几分感佩。

至少这家伙是真的言出必行,没有辜负百姓的信任,实现了曾经对百姓的承诺!

历史上有多少起义领袖不过刚刚小有成就便忘了初心,由屠龙者成了新的恶龙?

是以,李自成的所作所为在成熟政治家眼中固然十分天真,却尽得百姓之心。

无论镜内镜外,无数百姓都为之欢呼。

听闻免征,他们更是乐得手舞足蹈。

待听得被追赃助饷的缙绅地主暗中记恨、满腹怨言,百姓们顿时提起了一颗心。

明朝末年的百姓尤其义愤填膺。

“有小人想暗中坏事,对付闯王?”

田间地头的百姓从仙人的语气中听出了几分不妙,忍不住纷纷挥起了手中的锄头。

“哪个敢害闯王,俺先和他们拼了!”

【不知不觉间,天下暗流涌动。】

【李自成对此一无所知。刚刚入主北京城的他有太多正事要办,忙得脚不沾地。】

【入城以来,又是接管大明中央机构;又是对明朝官僚进行甄别,或用或惩;又是安排人手接管地方行政,并派出军队稳定地方;又是抽调军队,为南下征讨张建忠等割据势力、彻底一统天下做准备;还要拟定新朝政策法令,准备登基大典……摆在李自成面前的事务简直不要太多。】

【其中就包括派人招降吴二桂。】

【吴二桂何许人也?】

【宁远总兵,平西伯,驻防山海关。】

【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大军进逼北京,崇祯下诏勤王,吴二桂率四万辽东军与八·九万关外汉民入关,与山海关总兵高第会合,按兵不动,坐观形势变化。】

【随着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未来天下谁主沉浮显然已经毫无疑问。当李自成派居庸关降将唐通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二桂与高第,一者欣然领命——这一日是二月一十一日,也是崇祯皇帝身死的第二天。】

【将山海关防务暂时交给唐通,吴二桂带上兵马向北京进发,准备接受新朝皇帝的封赏,谁知半路上却惊闻噩耗——他留在北京的家人遭到了大顺军将领的冒犯。】

【其中内情后世已不可考,有说是吴二桂爱妾陈圆圆被刘忠敏所夺,也有说是吴二桂之父吴襄被刘忠敏拘押,追赃助饷……总之,收到消息的吴二桂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甚至怀疑李自成的召见是一场骗局,一旦入北京,性命难保!】

【他果断改变主意,率领兵马直奔山海关,来了一出闪电突袭,占领山海关。仅有八千兵马的唐通毫无防备,猝不及防遭袭,只能率残军撤往不远处的一片石。】

【一时间山海关地区人心惶惶,除了高第与一部分缙绅地主支持吴二桂,其他人都是惶恐不安,故云:“吴帅旋关日,文武尽辞行。士女争骇窜,农商互震惊。”】

【吴二桂叛变的消息传到北京,李自成震惊不已,他第一时间批评了刘宗敏的鲁莽行为,安抚吴二桂之父吴襄,并派人代吴襄书信一封,规劝吴二桂幡然醒悟。与此同时,他亲率大军,前往山海关平叛。】

【李自成甚至还带上了吴襄与崇祯皇帝那已经被封王封公的二个儿L子,但凡吴二桂还挂念故主、孝顺生父,就不该与大顺为敌。倘若吴二桂油盐不进,带着大军前来的李自成不吝于动武,将之物理消灭!】

【而吴二桂选择了第一条路。】

【这令他的野心昭然于世——倘若他是因家人受到冒犯而一怒起兵,如今他全家老小的性命都在李自成手中,为何不肯接受大顺招揽反而执意与之相抗?难道就不担心李自成将他全家老小杀了祭旗?】

【民间广传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更是无稽之谈,平白令陈圆圆担了祸水之名。】

【事实就是,他和那些利益受到侵犯的缙绅地主一样,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自己。当大顺政权“追赃助饷”的消息传来,聪明如吴二桂,便在第一时间做出了选择。】

【他本想投靠大顺,封王拜侯。李自成的所作所为中透露出的倾向让吴二桂意识到,大顺给不了他想要的荣华富贵。或者说,李自成的承诺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相比之下,满清无疑能给出更多。】

【李自成大军尚未抵达,吴二桂已然派人联系上清廷摄政王多尔衮,达成协议。】

【他的选择改变了诸夏的命运。】

【他也因此成为民族的罪人。】

水镜之中,泛黄的书信轻轻飘起,将吴二桂厚颜无耻的嘴脸公布于天下:

[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河山之永也。]

第147章 闯王之死

“干什么!吴三桂这是要干什么!”

水镜之前的无数看客都惊骇难言。

而明末之人尤其震怖,不禁失声惊呼。

随着李自成占领北京城,许多人已经渐渐接受大顺取代大明的事实。当吴三桂闪亮登场,众人还不曾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见他干脆利落接受李自成的招降,没有人因此大惊小怪,只觉得此事理所当然。

宁远总兵?驻防山海关?那又如何?

——李自成一路走来,改换门庭的大明降将还少吗?居庸关守将唐通就是其中之一。吴三桂手中虽有辽东精兵,总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抗衡大顺吧?北京城里殉的大臣都只有二十余人而已,可见大明臣子的忠心。吴三桂的选择不过是随大流罢了。

就连崇祯一朝的君臣,都并未对此发表言论——自从“二十余人”、“七千万两”这两个简单的数目出现,朝堂便陷入沉默。

前者是北京城中自杀殉国的官员数量,后者是李自成在北京追赃助饷的收获。须知北京城中官员共有二三千之数,且崇祯皇帝想尽办法都只抠出了二十万。如此鲜明的对比摆在眼前,令大明朝臣一片尴尬,他们只恨自己为何不是不用上朝的贵戚!

而崇祯皇帝则是气得眼冒金星。

“好一群大明忠臣啊!”

“大明有你们真是朕的福气!”

一想到未来的亡国之祸,再看这群装傻的朝臣,崇祯皇帝朱由检当场就暴走了。

不是有钱吗?通通拿来吧你!

反正最差的下场也就是亡国,他还有什么不敢干的?哪怕最后还是要在歪脖子树上吊死,他也不愿放任这群国蠧活着享福!

皇帝发疯,大明朝堂顿时乱作一团。于是接下来水镜之中播放了什么内容大家都无暇理会了,直到他们听见多尔衮的书信。

“???”

于是,历朝历代不约而同发出惊呼。

“干什么!吴三桂这是要干什么!”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