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0


以开矿征税为名,派大批太监在全国各地搜括民财,闹得民不聊生;他自以为是,企图废长子而立爱子,却怎么也斗不过一群文臣。争国本争输了的他竟然一赌气学起祖父嘉靖皇帝不上朝,从此开启近三十年的怠政生涯。】

【他自己摆烂不要紧,还带着整个大明王朝一起摆烂——他不仅不理政,大臣的折子也留中不发,不郊不庙,不见朝臣,不批奏折,主打的就是一个什么也不干。】

【到后来,就连六部尚书这样的重要官职都由于皇帝不任命而长期空缺,统计三品以上大员共三十一员,竟空缺二十四人!】

【试问这样的朝廷该如何治理天下?】

【更别提在万历摆烂之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各种党派,楚党、宣党、浙党、东林党,各有主张,争权夺利,霍乱朝纲。】

“治理?治理个屁啊!”

明太祖朱元璋怒极反笑。

他是万万没想到,一个嘉靖皇帝还不是极限,又来一个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这群不孝子孙是生怕大明江山不垮是吧?

就他们这种折腾法,难怪大明要亡呢!

一气之下,他揪起朱棣,啪啪一顿打。

“都怪你这小子,生出了一群不孝子孙!”

平行时空,朱棣正在干着跟他爹一样的事,揪起好大儿朱高炽就是一顿打。

就连打人的理由都一模一样。

“都怪你这小子,生出了一群不孝子孙!”

【当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高举反旗,后金军队席卷辽东,摆烂多年的万历皇帝这才惊醒,他集结大批明军与朝鲜军,四路出师,企图一举荡平后金,却以惨败告终。反倒是后金在萨尔浒之战后彻底崛起,此后数十年发展,成了明朝的心腹大患。】

“怎么又是女真人?”

大宋天子们瞬间捕捉到敏感词。

“努尔哈赤?”

正在打儿子的朱元璋/朱棣猛然抬头。

“后金与满清是什么关系?”

他们猜疑不定,只能继续往下看。

【万历皇帝去世后,不受他重视的长子朱常洛即位仅仅一个月就服“红丸”而死。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即位,年号天启。】

【他面对的是万历皇帝留下的烂摊子——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朝堂党争不休,国库空虚,军备废驰,盗匪四起!】

【随着东林党一家独大,其他党派与明熹宗重用的大太监魏忠贤结成阉党,你来我回,在朝堂上杀得昏天黑地。当阉党大获全胜,几乎将东林党逼入绝境之际,还来不及为胜利狂喜,天下早已发生惊变。】

【辽东努尔哈赤连年入侵,席卷数州,到天启六年时,已将战线推进到宁远城;】

【外患未平,内患又起。天启七年,面对天灾不断、赋税日增,以至易子而食的绝境,陕西之地的百姓终于揭竿而起!】

【他们掀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第137章 国之将亡

【陕西农民起义酝酿已久,追根溯源可至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明廷四路大军齐出辽东,却惨败而归。大量兵丁西逃,不敢归伍而落草为寇,从此结聚抢掠。】

【天启年间,岁大饥。朝廷却因辽东事急,对百姓征收“辽饷”如故。所谓“辽饷”,起初是万历皇帝为征辽东而加派给百姓的赋银,每亩加银九厘,共加赋五百二十万两。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供应得起?】

【于是,饿死者道路相望,幸存者相聚为盗。盗贼四起,则饿死者愈多。随着天灾连年,“赤地千里,斗米千钱不能得,人相食,从乱如归。饥民为贼由此而始”。】

【——这就是天启年间辽西的现状。】

“难怪,难怪,百姓会反……这是不得不反啊!”望着镜中的一幕幕惨状,汉文帝刘恒叹息不已,“既不能抗外敌,为何将负担加诸百姓?如此朝廷迟早要完。”

北方草原的匈奴带给大汉的威胁比后金对大明的威胁更甚,大明尚有实力与后金一战,他们大汉可是连马匹都凑不齐啊!

虽则如此,无论是高帝高后,还是如今的他,可从来没有想过从百姓身上搜刮粮饷来对抗匈奴——如此无异于抱薪救火!

堂堂正正发展民生提高国力,才是正道。

——就算暂时没有条件发展民生提高国力,不得不搜刮外财,也该宰大户才对。

在这一点上,老刘家的皇帝都很有发言权。关于压榨豪强地主,他们经验丰富。

“百姓能有几个钱?”平行时空的明太祖朱元璋也发出不解的声音,他恨铁不成钢,“那么多贪官污吏,抄家抄起来啊!”

感同身受的百姓们更别提多揪心了。

水镜之中陕西百姓的遭遇,何尝不是许多人曾经有过的亲身经历?只不过他们运气好一些,在天灾人祸中活了下来而已。

可在苦难中挣扎一生,又算是幸运吗?

他们在彼此的眼中看见茫然与麻木。

直到高悬的水镜挥洒出一阵明亮的光,茫然的人眼中这才亮起了小小的希望。

……不,不一样了。有仙人的眷顾与提点,他们的生活早已开始发生转变。

有人通过水镜学会了认字;有人发掘出科学方面的天赋走上了全新的路;加之如今田间的农具照着后世的模样改良,大家耕田的效率都提高许多,收获也多了不少……且朝廷颁布的政策也比从前宽松了许多,大家都说是仙人爱民,天子也受到了“感化”呢。

可是水镜中那个没有仙人眷顾的大明呢?生活在那个大明的百姓就只能饿死吗?

望着镜中赤地千里、道殣相望的悲惨画面,望着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强征粮食的朝廷官员,许多人情不自禁挥起了拳头。

“该死的狗官,反了他的!”

他们的怒火仿佛蔓延到水镜之中,或者说,是镜中百姓的怒火感染了他们,只见蜂拥的人群冲进官府,一张张愤怒的脸孔浮现在镜中,喊杀之声传遍平行时空——

【连年的天灾、沉重的赋征、官吏士绅的极尽盘剥、朝廷非但没有救济反而敲鼓吸髓……一切的一切都促使被压迫至绝境的陕西百姓站起来反抗。天启七年(1627)二月十五日,澄城县点燃了第一把反抗之火。当征粮的知县张斗耀被愤怒的百姓冲进公堂乱刀砍死,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爆发了!】

【此时的明熹宗朱由校又在做什么?】

【——他已是病体沉疴,不久于世。】

一豆灯火在昏暗的水境中燃烧起来,由模糊变得清晰的画面里,脸色蜡黄蜡黄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躺在病榻之上,奄奄一息。

一位身着藩王蟒袍的少年站在榻前,忧心忡忡地望着他,年轻的脸上满布愁容。

天启皇帝朱由校费力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