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9
离开的背影,众人心中不由一哽。
尽管目前还不曾看到他有多么亮眼的功绩,但旁观过他这二十多年起起落落的人生历程,很难有人不喜欢他。
他不像冠军侯霍去病那样,一出场就大放奇光,万众瞩目,更像是大家身边每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有坎坷,有磨练,有冲动,有热血……他给人的感觉是如此亲切。
看他毅然拜别老母妻儿参军,众人心中都忍不住涌出担忧;看他奋勇杀敌,众人都仿佛随他一起杀敌,心情无比激动,热血疯狂上涌;看他无可奈何前往应天,位卑不敢忘忧国,秉笔上书千言,所有人都仿佛被他心中那股爱国的火焰点燃。
大家发自内心想看到他实现理想。
不知多少人不知不觉变成了岳飞的粉丝。
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这一刻,无数人对赵构破口大骂。
“狗皇帝!如此忠臣说削就削?”
“这大宋江山不是你赵家人的吗?”
“真恨不能杀了这个狗皇帝!”
【几多出生入死,却被打回原形!】
【换做任何一个人,只怕都要心灰意冷了。就算不因此黑化叛国,多半也会归隐山中,不问世事。可岳飞却没有放弃。】
【他征战沙场,出生入死,是为尽忠报国、拯救黎民,而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富贵荣华。既然如此,没有了军籍和官职又怎样?】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只要胸膛中这颗心脏还在跳动,只要身躯中一腔热血没有熄灭,只要踏上战场的初心不曾改变,就足以奋战到底!】
【他奔赴河北,加入抗金前线。】
“好!”
诸多平行时空的酒馆,情绪投入的人猛地一拍桌子:“大丈夫正该如此!”
“岂可因一时困厄而气馁!”
【在这里,岳飞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在张所的赏识下,他从白身连升数级,当上了统制。不久后,又在都统制王彦的带领下赴卫抗金。】
【岳飞这七千人出发不久,后方突生变故。主战派的宰相李纲被罢免,张所亦被贬岭南,南宋小朝廷一心求和,王彦所率领的队伍成了一支无依无靠的孤军。无可奈何的王彦只能以稳为主,暂时持重。】
【这无疑令年少气盛的岳飞十分失望。他多次责备王彦胆怯,王彦却对这种欺凌上司的行为予以包容,始终未做表态。岳飞却只觉憋屈。一气之下,他率兵出击!】
激烈的战鼓声奏响,镜中出现激动人心的一幕。只见岳飞奋勇当先,击败敌军,又奋力挥舞着抢来的敌军大旗,勇不可当。
他身被十余创,几乎整个人都被鲜血染红的身影,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人眼里。
一时间,各军士气大振。
“冲啊!冲啊!冲啊!”
水镜之前的众人眼看着宋军在岳飞的激励之下如同猛虎下山,一连两战连败金军。
众人的情绪也不免被感染。
激烈的叫好声,鼓掌声,同时响起。
“杀得好!”
“彩!彩!彩!”
“好男儿当如是!杀贼!杀贼!”
唯有精通军事的将军们忧心忡忡。
“如今河北已成金军大本营,区区七千人,一旦被大军包围,后果难料啊!”
“岳飞的战绩越亮眼,就越危险……”
“敌众我寡,王彦的顾虑也有道理……”
在他们忧心忡忡的注视中,战局果然发生了变化,向着不利于宋军的方向发展。
【大概是宋军的战绩过于突出,消息传出去之后,金人大惊——以宋军的战斗力,居然连败金军,莫非是宋国大军来了?于是,数万金国大军浩浩荡荡杀了过来。】
【这下子,王彦傻眼了。】
【此时此刻,唯有血战到底!】
【经历一番惨烈的厮杀,王彦死里逃生、杀出重围,带着七百多员残部退守西山。他们在脸上刻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大字,誓要与金兵厮杀到底。而两河百姓也纷纷响应,最终,王彦竟聚众十多万,与金军作战数百次,收复数百里山河。】
【——八字军的威名响彻天下!】
【此时,同样突围而出的岳飞正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在太行山一带苦战,当他听到八字军的消息,意识到自己从前的错误,顿时只身前往王彦的山寨,向其谢罪并借粮。】
【不过,王彦并没有收容他,也不肯借粮。他仍然对这个桀骜不驯的部下心怀成见,但见岳飞离散之后还肯重归军伍,而非落草为寇,便告诫其继续为国尽忠。】
【……在王彦这里碰了壁,岳飞也不气馁。他回去率领部将继续在太行山苦战,一举擒获金将拓跋耶乌,不久后又单枪匹马刺死金酋黑风大王,上万金军都仓皇败走!】
第129章 孤身转战
水镜中将岳飞与王彦之间的矛盾完完整整展现了出来,顿时引得众人一阵议论。
年轻气盛如冠军侯霍去病之流,便撇撇嘴,支持岳飞主动出击:“大丈夫征战沙场,本就该为国杀敌,何必顾惜己身?便是敌我差距十倍百倍又如何?充当缩头乌龟倒是持重,那还不如脱了战袍去!”
——当初大汉与匈奴开战之前,从天子到将士,难道就有必胜之把握吗?归根究底,有些仗不可不打,哪怕胜算渺茫!
——岳飞的所作所为固然莽撞,却驱散了“金兵不可敌”的阴影,鼓起了所有人的勇气,否则的话,面对数万精兵包围之时,他们能不能奋勇作战突围还是两说呢。
“……依我看,宋朝从上到下,包括这王彦,缺的就是这一口心气。”
有赞同的,自然就有反对的。见岳飞不顾上命贸然出击,一些性格老成持重的将领就狠狠拧起眉头,尤其是那些极为重视军纪的将军:“不守军纪,罔顾上命,老夫麾下若是有这样的士卒,早就军法从事。年轻人一腔热血报国是好事,却未免过于冲动,做事完全不顾后果,太莽撞了。”
尽管口头如此批评,但大部分人对岳飞都是欣赏居多,一介农家子,背井离乡参军入伍,只为重整山河,这是何等的觉悟?遍数历朝历代,有这般觉悟的人都罕见。
上自天子,下至百姓,谁能不欣赏岳飞?
绍兴年间,正在准备北伐的岳飞亦是微怔,仙人对他如此看重,大书特书,让一直以勒石燕石为目标,欲同关张一般名传后世的他受宠若惊,心中万分自豪。而今跟随水镜重新回顾半生经历,已过而立的岳飞不禁微微一笑,目光中透出怀念。
军帐中,一双双充满钦佩的目光投向他,而沐浴在众多敬佩目光中的岳飞有些不好意思:“昔日年少冲动,教大家见笑了。”
其他人狂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