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8
又一次被拉出来公开处刑,朕这个太宗皇帝不要面子的吗?
事实证明,他在镜中人眼中没有面子——
【作为华夏历史上唯一以非大一统之身跻身大一统王朝之列的朝代,宋朝无疑是特别的。】
【它名将名相辈出,文化璀璨多姿,唐宋八大家有其六;经济繁荣发达,科技发展兴盛,古代四大发明有其三;却偏偏强邻压境,国力不振,从开国到国灭,始终笼罩在异族政权的阴影广【而这一切,或许从宋太·祖赵匡胤未完成统一便早逝,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北伐却败给孤儿寡母,徒留“驴车战神”之名,从此不再妄图北伐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宋真宗继位后,宋廷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滑——面对大举南侵的辽国,在宰相寇准的逼迫之下不得不“御驾亲征”的他,好不容易获得胜利,却迫不及待与辽国议和,签下一纸令他受尽后人唾弃的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输送“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彼此约为兄弟之国。】
【简单点说,就是上贡保平安。】
“我呸!放他屁的兄弟之国!哪个兄弟是要上贡的?”
再次听到这狗屁的澶渊之盟条约,不少暴脾气的人都忍不住骂街。
汉武帝刘彻的眉头更是紧紧锁了起来。
他对夷狄外邦的态度可不像后世某些皇帝那般友好,更不存在什么宽容博爱的胸襟,尤其是与大汉纠缠百年的匈奴人,在他眼中,死掉的匈奴人才是好匈奴人!
从前大汉实力不足只能委曲求全,刘彻一一上位,就迫不及待厉兵秣马一雪前耻。因此,他实在不能理解这宋真宗的心态,倘若宋朝输了不得不暂时服软也就罢了,大不了学勾践卧薪尝胆,但宋朝明明打赢了,最后居然还上贡,简直离谱至极!
所谓兄弟之国的约定,不过是一纸遮羞布而已。从来只听说附属国向宗主国上贡,可不曾听说地位平等的兄弟之国还要上贡,不对,他就没见过所谓的兄弟之国。这四个字说出来,本就是一个笑话。
而平行时空,刚刚意气风发完成泰山封禅的宋真宗已经涨红了脸,额头条条青筋绽出,他环顾左右,强行为自己辩解:“兄长给弟弟赏赐,不叫上贡……兄弟之间的礼尚往来,怎么能叫上贡呢?”
有人飞快点头,纷纷赞同皇帝的话,也有人默不吭声,内心反驳:若说兄弟之间的礼尚往来,也不见辽国有什么回礼啊!
——莫非回礼就是辽国不再南侵?
平行时空的宋仁宗也在为自己的亲爹辩解,毕竟仙人明显对宋真宗看法很不好:“若无这一纸盟约,宋辽两国岂能有数十年和平?区区一些岁币罢了,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不起刀兵,皆赖澶渊之盟啊!”
话音落下,突然有信使入殿。
“官家,边关急报,西夏寇边!”
宋仁宗大惊,西夏国主李元昊继位以来,屡次兴兵开疆拓土,早已拿下河西地区,控制了河西走廊,之后又不肯对宋称臣,更自立为帝,而今居然还敢兴兵犯宋?
北宋君臣当即第一时间商讨起对西夏作战之事,而高悬的水镜却预言了结局——
【澶渊之盟的确为大宋买来了和平。宋仁宗即位后,辽宋之间太平无事,军事力量反倒都用来镇压国内频繁发生的起义。】
【这个在青史之上被无数士大夫歌颂盛赞的千古仁君,当了四十年太平天子,他治下的大宋群星璀璨,范仲淹、包拯、欧阳修、富弼、韩琦、苏轼、苏辙、狄青……文有名相,武有名将,但这璀璨的群星都不能阻止北宋国力的不断下滑,只能眼睁睁看着北宋江山弊病丛生而束手无策,看着天下百姓遭受层层盘剥而无能为力,看着辽国兴盛西夏崛起而北宋日渐穷困。】
【汉文帝父子有文景之治,明仁宗父子有仁宣之治,而千古仁君宋仁宗有的是士大夫妙笔生花吹嘘出来的太平盛世——】
【西南侬智高举兵反叛,攻破数州,最后靠狄青平定,而最大的功臣狄青却在文重武轻的环境中备受打压,抑郁而终;】
【国内盗匪不断,百姓饱受盘剥,文人士大夫在不抑兼并的环境中如鱼得水,皇帝无为而治,虚心纳谏,动辄对士大夫赏钱赏官,全然不顾北宋国库已日渐空虚;】
【西夏最有作为的国主李元昊在这一时期崛起,对北宋三战三胜,最终因彼此国力差距太大,西夏穷兵黩武难以为继,这才选择议和,向宋称臣,李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北宋封号,从此称西夏主。】
水镜之中,泛黄的绢帛幽幽浮现,第一行就是四个醒目的大字:《庆历和议》。
和议的内容明明白白展现在所有人面前——西夏称臣,而宋朝每年赐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还要在各种节日赐银2.2万两,绢2.3万匹,茶1万斤。
“???”
“这也算是和议?这就叫对宋称臣?宋朝皇帝可真是不要面皮,上贡都能说成是赏赐!”宋朝以前的百姓可真是大开眼界,“称臣就有这么多实惠,这谁不乐意?”
正在喝水的唐太宗李世民一口水喷出来。
“……称臣可不兴这样的啊!”
如今他们大唐周边也有一圈向大唐称臣的小弟,倘若每一个小弟都要他“赏赐”那么多钱,只怕得把他大唐的国库给掏空了。
更何况,难道不该是小国向大唐上贡吗?从未听说过小弟不交保护费反而从大哥手中讨赏赐的,这种小弟就是欠打!
如此也能看出这所谓议和称臣的实质——不过是一方打不过,一方不想再打,于是后者顺水推舟议和,年年收保护费而已。
如此合约实在是令世人耻笑。
“难道该夸宋仁宗至少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汉武帝刘彻发出辛辣的讽刺,“他爹每年要送十万两银子,二十万匹绢,他好歹只送七万两银子,十五万匹绢!”
前者给辽国,后者给西夏,这倒是令辽国和西夏的强弱关系与地位高低一目了然。
然而,同时给这两个国家输送岁币的宋朝又算什么?食物链最底层的存在吗?
“仁宗?”汉文帝刘恒摇了摇头,辛辛苦苦给儿孙囤粮的他简直替宋仁宗心疼,“如此多的金银绢帛,无一不是民脂民膏,年年供奉不断,该令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君王垂拱而治,天下不起刀兵,看似太平盛世,不过是百姓的血肉铸就而成罢了。且岁岁年年下来,宋愈弱而敌愈强,将来迟早有一日,中原万里江山为外敌所夺!”
他那穷兵黩武的孙子,固然害得许多百姓家破人亡,但坚持打匈奴的原则是没错的,祸害了一代百姓,却可保三代甚至更久的太平。
而宋朝这般,却是让百姓世世代代割肉奉敌,不仅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