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4
真拿自己当舅舅当元老,拿皇帝当外甥当小孩,总觉得自己做的才是对的,迟早要被皇帝干掉。
汉文帝刘恒在位的平行时空。
眼看着李治前脚还哭着不忍杀舅舅,后脚就干脆利落地下手,还听许敬宗直接拿汉文帝哭死舅舅薄昭的事来举例劝天子对舅舅下手,朝堂寂静无声,大臣们的表情那叫一个尴尬。
沐浴在朝臣异样目光中的汉文帝刘恒感受到了强烈的即视感,忍不住轻咳一声。
——学朕什么不好,要学这个!
——这是诽谤,赤裸·裸的诽谤!
【这一年是显圣四年(公元659)。】
【曾经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凌烟阁功臣之首,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朝政大权彻底落入了唐高宗李治之手,属于唐高宗李治的时代正式到来!】
【而他彻底掌握大权后所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面向全国颁布《显庆姓氏录》,重新规定士族的等级,而武则天的家族就被列为第一等,真可谓光明正大的偏爱。】
“??????”
废了两任皇后、最后杀母立子的汉武帝刘彻完全不能理解唐高宗李治的所作所为。
从曾经的吕后,到他的祖母窦太后,这么多先例还不能做前车之鉴吗?唐高宗拼命抬举皇后,就不担心将来又出一个吕后?
好半天,刘彻只能吐出一句。
“……别太爱了。”
【从此,关陇世族逐渐退出政治舞台,以许敬宗为代表的新兴势力活跃起来。】
【好不容易独揽大权,就在唐高宗李治准备大展拳脚之际,不幸的事发生了。】
【显庆五年十月,唐高宗李治开始发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他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帮手。此时,太子李弘年幼多病,朝堂上的大臣又不能信任,以免出现下一个长孙无忌,万般无奈的唐高宗李治最终选择了亲密无间的盟友、皇后武则天。】
【原本被束缚在后宫中的武则天就这样得到了参与朝政的机会,哪怕只是偶然的、暂时的,而且大权依旧在天子手中。但这对她来说依旧是一个无比宝贵的机会。】
【——这大概便是武则天登上政治舞台的开始。此后多年间,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高宗为主武后为辅,并称二圣治理天下。】
【在辅佐唐高宗治理朝政的数十年间,曾经的闺阁少女武则天获得了长足的锻炼。唐高宗李治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封建时代女子无法接触的知识、治理国家的经验,乃至帝王心术,都化作宝贵的财富,让日后的她有机会走上那条与众不同的路。】
【上元元年(674)十二月,武则天“建言十二事”便充分展现了她的政治才华。】
水镜之中,一封长长的古卷自上而下展开,武则天提出的十二条意见历历在目。
一、劝农桑,薄赋徭;
二、给复三辅地;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四、南北中尚禁浮巧;
五、省功费力役;
六、广言路;
七、杜谗口;
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
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
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
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
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广开言路、休养生息、弘扬孝道、提拔人才……武则天的建议可谓面面俱到,此时的她,俨然已经成长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优秀政治家。
历朝历代平行时空,亲眼看到这一条条举措的有识之士都不禁点头,对武则天的才能表示认可:“难怪此女竟能为帝!”
平行时空的女帝武则天目露追忆之色。
随着仙人的盘点,她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看到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曾经的苦难与挫折,对此时的她来说已经微不足道,而被立为皇后的高光时刻,仍让她念念不忘,看到这一幕,嘴角都忍不住上扬。
至于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唐高宗李治……
她不知晓九泉之下的李治如何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但她并不后悔。
无论如何,她都对李治心怀感激。
她能有今日,身为丈夫的李治功不可没。李治去世之后,她几乎将之夸成了完人。
可能武则天唯一没想到的就是,唐高宗李治会受她牵连,留下懦弱无能的名声。
女帝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后世的史官不愿意承认武则天的能力,只好将她的上位归于唐高宗的无能,这自欺欺人的样子何其荒唐可笑!
【弘道元年(公元683)十二月,在位三十四年的唐高宗李治去世,谥号天皇大帝。】
【在位期间,他命人修撰五经正义,对并称为五经的五部儒家经典进行解释,又将帖经和杂文纳入科举考试,诗歌亦在其中,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唐诗的兴盛;由长孙无忌主持编修,永徽时期彻底完成的《唐律疏议》,作为华夏现存最早的完整古代法典流传至今,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外,在唐高宗李治手中,大唐王朝的版图抵达巅峰,就连当初拖垮隋朝的高句丽也被一举消灭,空前的强盛震慑万邦!】
【李治去世后,皇太子李显即位,而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相较于历代皇太后,武则天拥有更大的权力,来自李治的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此时的武则天年已六十。封建社会,这个年龄的老人称得上长寿,都开始安心养老了。但武则天却是一个例外,她依旧精力旺盛,耳聪目明,充盈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活力,这份活力来自对权力的汲汲渴求。】
【——她不想退居深宫,也不愿安心养老。浸营朝政多年,几乎被李治手把手教出来的她,不甘心放弃她的政治生涯。】
【倘若李显如他父亲一般英明神武也就罢了,偏偏李显却是个糊涂鬼——刚刚即位,他就立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又授乳母之子五品高官,宰相裴炎劝阻之时,他居然振振有词:“哪怕要我把江山送给韦玄贞都可以,何必吝惜一个侍中!”】
【好家伙,这种话都说得出口。有你这种皇帝,真是大唐的福气!】
【反正宰相裴炎是被吓得不轻,深感这个皇帝不靠谱,他找上太后武则天,商议废立天子之事。】
【后人无从得知此时的武则天心情如何,是愤怒,还是狂喜?只知道最后的结果——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李旦成了新的天子,而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朝政大权就这样实际落入了武则天之手。】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同时打出一排问号:“???”
李治的成就让他们震撼,居然打下了大唐最大的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