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


世之人根本不会理会,但古人就吃这一套。张守珪见安禄山长得白白胖胖,说话又这么豪壮,觉得这小子将来不是池中之物,就放了他。不仅如此,还让他和同乡人史思明一起出去抓俘虏。没想到他们只要出手就能抓到人,次次都有收获,于是提拔安禄山为偏将,不久后又因其骁勇善战而收之为义子。】

【芜湖,偷羊贼安禄山就这样起飞了!】

“好贼子,真是福大命大,就这样逃过一劫!”看到这里,大唐百姓忍不住连拍大腿叹气,“幽州刺史怎么就不杀了他呢?”

唐玄宗李隆基也很是不满地皱眉。

“这张守珪当罚,他要是秉公执法处置了安禄山,大唐岂会有日后之患?”

——他却不曾想过,一个偷羊贼能在日后执掌三镇,甚至于掀起席卷天下的祸乱,难道罪责只在于安禄山?君王昏庸无道,即便没有安禄山,也有张禄山,王禄山。

指责张守珪之时,唐玄宗李隆基仿佛刻意遗忘了对方这种做法在此时屡见不鲜,古代封建社会,犯了大罪却因上位者的欣赏而一言免罪者,可谓数不胜数。最典型的例子不就是被秦始皇免罪的赵高吗?

平行时空的大秦。

秦始皇嬴政便想起了当初赵高犯罪却被他因私情而袒护之事。谁能想到这个被他放过的家伙,却在他死后祸害了他的大秦江山?

眼前这个安禄山,何尝不是如此?

当年偷羊被赦免,日后反而为祸天下。

——像这种犯了罪却逃过刑罚的人,难道还能指望他们将来成为刚正不阿之人吗?他们只会愈发熟练地钻漏洞走左道。

与此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史思明?此人难道亦与安史之乱有关?”

另一平行时空的开元年间。

张守珪本人呆呆看着被绑起来的偷羊贼,又呆呆看了看面前的水镜:“……你就是安禄山?”

……好家伙,我这么猛的吗?居然差点就收了个未来最大的反贼头子当义子?

刚才还觉得此人白白胖胖、语气豪壮、十分不凡的他,此时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似乎有一口黑锅从天而降,duang地砸在了脑袋上。

……长安的天子李隆基可不是什么心胸宽广的人,自己可别受了反贼牵累!

他二话不说便收回滚到喉咙口的话,伸手狠狠一挥:“按律处置,给我打!”

……倒不是他不想直接处死安禄山,而是天子李隆基很可能派人来接收此人,他还是不要擅自主张,静静等待天使就好。

与此同时,水镜之中展开时间跳跃,安禄山顺风顺水的升迁之路呈现在众人面前。

【八年后,他就坐上了平卢兵马使的位置,堪称节度使之下的最高军事长官。】

【——而这还不是安禄山的终点。】

【安禄山并非无才之人,反而骁勇善战,能言善道,再加上厚礼贿赂往来官员,让他们在唐玄宗面前为他美言,两年后,唐玄宗李隆基在平卢设置节度,深受唐玄宗喜爱的安禄山便被任命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

【——这依旧不是安禄山的终点。】

【也不知唐玄宗李隆基是对安禄山的能力和忠心过于信任,还是对自己的人格魅力过于自信,又是两年后,他居然给安禄山添了一个新的头衔——范阳节度使。】

【短短十多年,当年一穷二白的偷羊贼已是手握军权、可上朝面君的一方重臣。】

【安禄山无疑是聪明的,他吃准了如今的李隆基早已不复年轻时的英明神武,反而陷入好大喜功、忠言逆耳的境况,瞄准李隆基身边最能影响到他的两个人——外朝的宰相李林甫,后宫的贵妃杨玉环,对二人卑躬屈膝、极尽奉承,甚至不惜厚着脸皮拜年龄远比他要小的杨贵妃为养母,唐玄宗也就顺理成章成了他的养父。】

【从此,他每回入宫都要先拜养母再见义父,唐玄宗非但不觉得此人阿谀谄媚,反而非常高兴地令他与杨家年轻一代结为兄弟姐妹。安禄山的儿子们也鸡犬升天担任要职,大儿子安庆宗甚至得尚郡主。】

【如此看来,唐玄宗李隆基还真是拿安禄山当亲儿子一般,不,应该说比亲儿子更好。毕竟大唐皇室的政变传统让唐玄宗李隆基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无比防备,不仅将儿子们都关在十王宅,严禁他们与朝臣往来,当年更是创下“一日杀三子”的记录。】

【而不姓李的安禄山在他眼中却毫无威胁。这个三百多斤的便宜儿子不仅能说会道,还跳得一手轻快的胡旋舞,每回进宫都能哄得唐玄宗李隆基眉开眼笑。于是,当他又一次进宫请求担任河东节度史时,唐玄宗李隆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他。】

【至此,四十九岁的安禄山抵达人臣的顶峰——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汉高祖刘邦看得连连称奇。

“这安禄山当得上一句厚颜无耻,张口就认年轻小姑娘为母,比乃公还不要面皮!”

而这还不是最让他惊奇的,毕竟为了权力不择手段豁出一切嘛,不寒碜!

最令他惊奇的是,李隆基居然就这么乐呵呵地认下了这个大胖儿子。

——被人拍几句马屁就乐得找不着北,对他有求必应,三镇节度使都能轻易许出,简直是在皇位上坐久了便完全丧失了皇帝应有的精明和敏锐!

更令他匪夷所思的是:“一心防备亲儿子,莫非以为这江山只有姓李的能坐?”

亲生儿子关在十王宅,处处限制,甚至一日杀三子,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唐太宗李世民心中的不满已经抵达顶点。

向来疼爱儿子的他完全不能理解李隆基的行为——身为天子,防备其他人篡位可以理解。但对亲生儿子防成这样,究竟是该骂李隆基冷酷无情,还是骂他无能软弱?

——笑死,真正自信的皇帝才不担心儿子造反呢。别说儿子没这本事,即便真有此事,那不是分分钟反手镇压吗?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忍不住点了个赞。路过的唐高祖李渊陷入自闭。

【天宝年间的节度使究竟有多大权力呢?首先是兵权,由于均田制的崩溃,唐朝已经由府兵制转向募兵制,也就是花钱招兵,地方节度使就可以出钱无限征兵,这些招来的兵马俨然便是他们的私兵。其次是行政权,这一点上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出乎意料的大方,将地方行政权都交给了节度使,任由节度使上报朝廷自行任官。财政方面更不用说。总而言之,唐初之时仅仅掌管军事且并不久任的节度使,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职权不断膨胀,早已变成军民财政一网打尽,在地方一呆就是十多年不换,甚至可以兼任多镇的“畸形怪物”。】

【安史之乱,就是这一畸形怪物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