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


身影重重倒下,喷涌而出的鲜血仿佛染红了镜面,也染红了水镜之前魏武帝曹操的眼睛。

他一动不动注视着亲手建立的魏国被人颠覆,注视着自己的子孙后代步上汉献帝刘协的后尘,心中之愤怒痛苦难以想象。

“这世间难道真有因果轮回?”

他的儿子篡了大汉,又被司马氏所篡。近乎轮回的发展让这位一代枭雄心中都难免生出难道真是报应的想法,不过这样的念头转瞬即逝,王朝兴替之事,他已经看透,一切不过是天道循环而已。

心绪纷杂的他只能轻轻一叹。

“我何尝不想做大汉的征西将军……”

“主公,司马一族已尽数下狱!”

直到前来回禀的人将他从怅惘中惊醒,曹操这才回过神,他的目光转为冷酷。

“都抓起来了?好,好,好!宣告天下,三日之后明正典刑,尽诛司马一族!”

“是!”

回应的人声音响亮,欢欣鼓舞。

——这可不仅仅是曹家的私仇。

但凡见过南北朝乱象之人,无不对罪魁祸首司马家咬牙切齿地痛恨。

当初仙人不曾指名道姓,碍于司马一族的名望,他们还不好下手,免得冤枉了人。即便如此,曹操也早就明里暗里将其看守起来,绝不允许任何一人逃走,而今事情真相水落石出,抓起来名正典刑就是应有之事。

天下之人若是听闻,都只会拍手叫好!

司马家下狱时,水镜之中的镜头也从北方移开,重新回到了南方的蜀汉之地——

【曹魏内部生乱、司马氏篡权揽政时,南方的蜀汉早已走出诸葛丞相去世的阴霾,君臣上下齐心,为蜀汉的未来而奋斗。】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一张熟悉的丝帛飘飞在水境中,一个又一个文字被勾画出来,闪烁着淡淡的金光。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后世有人说,《出师表》就是后主刘禅的用人名单,也是一份死亡名单——在诸葛亮去世后,正是依靠出现在这份名单上的大臣,蜀汉才得以继续屹立不倒。而随着这些人相继离世,名单上的人选一个又一个消失,轮到眼光不行的后主刘禅亲自选人用人时,蜀汉就彻底步入了深渊。】

【某种意义上,这说法也不无道理。】

【后主刘禅没有选人的眼光,却敢于放权,蜀汉的发展取决于执政者的水平。】

【而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刘禅运气不错。刘备身故后,有诸葛亮撑起蜀汉的天空,诸葛亮去世后,又有蒋琬、费祎相继秉政,在他们的治理之下,蜀汉不说是蒸蒸日上,却维持了多年的安定清平。】

【尽管如此,由于这二人没有诸葛亮的巨大威望,难以压制不安分的益州本地世家,再加上能力远远不及诸葛亮的客观事实,导致蜀汉经济民生各方面的发展落后,二人的执政难免趋向妥协和保守,对外由攻转守,减少军费开支和战争规模,对内安抚人心,多次大赦天下,诸葛亮之时法律严明、不以小赦而加惠的局面不复再有。】

【此时的蜀汉,进攻不足,自保有余,在尚算清平的政治环境下默默积蓄力量。】

【而企图欺君弄权的宦官黄皓之流,也被严厉正直的董允压制,不见出头之日。】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二十年。】

【随着蒋琬等人相继离世,《出师表》人才名单耗尽,蜀国急需新的掌舵者。】

【——名叫“姜维”的男人站了出来。他不惜一切,向北方中原的方向发起冲锋!】

【诸葛亮在世时,凭借他超凡脱俗的才华、盖压当世的威望,蜀汉上下只有一个声音。诸葛亮去世后,原本整齐的声音就杂乱了起来。有人早已不想再打了,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守着蜀地天险过日子;有人却还惦记着北方的中原,惦记着兴复汉室的梦想!】

【大将军姜维便是后一类人。】

【——他是蜀汉最后的大将军,诸葛亮理想的继承者,为复汉而战的“殉道者”。】

第97章 乐不思蜀

“姜维?”

平行时空,早已结束第一次北伐的蜀汉丞相诸葛亮默默念出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出那个不久前才见过的年轻人,由于提前知晓蜀汉结局而忧心忡忡夙夜难寐的他,难得露出这段时间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即便是自己离开人世,兴复汉室的理想也不曾就是破灭,而继承他理想的人,正是如今的他一眼看中的年轻才俊!

——“后继有人”,怎能不令人欣慰?

欣慰之余,诸葛亮的心中又浮现出莫大的悲哀与内疚:季汉的结局终究是覆灭,那个继承了他理想的年轻人,奋斗一生却眼睁睁看着一切成空,又该是何等的痛苦?

相较之下,历史上的自己虽壮志未酬而离开人世,至少还能保留一份希望,不曾亲眼看到费尽心血而打造的江山土崩瓦解!

两鬓霜白的诸葛丞相不曾想到自己独自支撑蜀汉的呕心沥血,反而在内心中愧疚于身为前辈的自己不能给后辈留下一副更好的局面,让姜维等人苦苦坚守半生。

“唉,苦了伯约啊……”

年轻的姜维刚刚被唤来,就听见这声感叹,此时归降蜀汉不久的他对蜀汉的感情还不至于像未来那样深,但看见眼前这个支撑蜀汉半边天、令他敬佩万分的长者,一时情绪翻涌上来,便忍不住脱口而出:

“丞相又何尝不苦?”

这对蜀汉最后的将相互相感同身受之际,水镜中云雾氤氲,有人徐徐轻吟:

“潇潇风雨剑门秋,伯约祠堂亘古留。

生尚设谋诛邓艾,死当为吏杀谯周。

中原有土都归魏,左袒无人复为刘。

斗胆尽储亡国恨,九泉应诉武乡侯!”

吟诵声中,水镜中的画面从天空徐徐展开,显露出下方广袤的九州大地,随后镜头不断缩小,逐渐集中到剑门关,紧接着,一方古旧的祠堂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上书四个大字——平襄侯祠。

尽管没有多余的介绍,但众人也大概猜到了,这应该就是后世祭祀姜维的祠堂。

下一刻,画面如烟雾般破碎,镜头再次回到天空俯瞰九州,然后再度缩小,而这一回所集中的地方,是小小的天水郡——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由于年幼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其父姜冏曾为天水郡功曹,于羌戎叛乱之中挺身而出护卫郡太守,结果战死沙场。蒙其余膺的姜维得以授官为中郎将,参议本郡军事。】

“???”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