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


—水镜之中贴心地标出了他的名字。

另一个则是早已不再年轻的丞相诸葛亮。

追随刘备十余年,南征北战的岁月里,他身上本属于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早已消磨干净,取而代之的是智珠在握、从容不迫。

但此时,一向从容的他也失去了冷静。脸色惨白、眼眶通红,再无往日风度。

病床上的刘备伸出骨瘦如柴的手,紧紧握住这位被他顾茅庐亲自请出的“卧龙”。他用虚弱的声音道出一番石破天惊的话:

“你的才能十倍胜于曹丕,必能安国,成就大事!倘若我儿可以辅佐,就请好好辅佐他;倘若我儿不才,君可自取!”

在诸葛亮的痛哭声中,刘备又看向哭得稀里哗啦的刘禅,重重喘了一口气:“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说到这里,他留下最后一句遗言:

“从今以后,你要好好听丞相的话,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丞相!”

·

水镜中的诸葛亮握着刘备的手,痛哭流涕,誓死效忠。水镜外的诸葛亮同样眼圈微红,与刘备君臣执手,感慨万千。

这对君臣万万没有想到,季汉的未来竟然如此惨淡,本以为奋斗至今,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终于登上一座小山坡,即将征服大汉天下的最高峰,岂料接下来就是一路向下坡滑行,辉煌再不复有?

更令人伤感的是,刘备居然死得那么早——以刘备的年龄,算得上长寿,但相较于他们兴复汉室的目标,他又活得太短。

还有那么漫长的道路,他未曾走过。

还有那样遥远的目标,他再难抵达。

最重要的是,刘备的临终嘱托。

如今的诸葛亮万万不曾料到,未来的自己竟然会获得这样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许,难以形容的感动在他的心中不断发酵。这一刻,他和镜中的自己同步了。

他退后一步,深深躬身:“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的“君可自取”,换来诸葛亮的“继之以死”。君不疑臣,臣不负君。无怪乎陈寿盛赞: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章武年四月,交代完所有后事的汉昭烈帝刘备撒手人寰,时年六十。】

【他的人生由一次又一次失败构成,数十年颠沛流离,只为追逐那个兴复汉室的梦,不惜为此燃烧一生的岁月与激情!】

【而今岁月燃尽,壮志未酬,唯有将一生的遗憾与期许都寄托于相知相得的诸葛孔明,寄托给他难成大器的儿子刘禅。】

【可他难道不知,这一切太难,太难?未来的蜀汉,大将凋零,少帝愚钝,还失去了北伐中原最重要的荆州之地,刘备所惦记的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妄想。】

【在深深的遗憾中,汉昭烈帝刘备离开了人世。复汉之梦,就这样破灭了吗?】

【诸葛亮站了出来,他以一己之力撑起蜀汉的天空,用实际行动做出回答: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蜀汉上下,至死方休!】

第95章 孔明之死

咚!咚!咚!

丧钟声回荡在无数平行时空。

浩大,厚重,仿佛带着绵延无尽的悲凉。

水镜如同苍天之眼高悬,倒映出人世变迁——又有一个人倒在了追逐理想的途中。

病榻上的刘备交代完最后的遗言,终于闭上眼睛,淡淡的伤感却感染了水镜前的无数人,尽管许多与刘备毫无关系,可人世间永存的遗憾总是难免令人触动心肠。

“……这就走了吗?”

“……风雨飘摇的蜀汉,兴复汉室的梦想,就要这样弃之不顾吗?”

“汉昭烈帝刘备……”

不知谁人率先发出第一声叹息。

此起彼伏的叹息便不断在平行时空响起。

秦始皇嬴政神情复杂。

大汉历代天子神情复杂。

平行时空的无数人神情复杂。

此前播放刘备经历的过程中,曹操、孙权的事迹也曾经在画面中出现,这一人一个年少有为,坐拥父母兄两代建立的基业,一个文武之才冠绝当世诸侯,延揽人心,坐拥中原,与之相比,漂泊半生,白手起家,不断失败,不断逃亡,老大年纪了才打下一块地盘的刘备,简直黯然失色。

除了一个汉室宗亲的出身,一个被不少人在心中暗暗视为虚伪的仁义美名,一个用来“忽悠”手下、骗取众人归心的所谓兴复汉室的“目标”之外,刘备可谓一无所有。

但随着刘备的离去,许多人心中的偏见消失了,那些视他为假仁假义的人也沉默了,即便更加欣赏曹操或是孙权的人,此刻也忍不住为这位汉昭烈帝而动乱。

这世上,有年轻时英明神武、年老时昏聩残暴的君王;有善待百姓却对臣下生杀予夺刻薄寡恩的君王;有被无数文人曲笔粉饰为仁君、聚下百姓却穷困潦倒的君王。

却从未有这样一位君王,对臣子,对百姓,以仁爱之道贯穿一生,始终未改。

相较于其他诸侯,刘备临终托孤的选择让他在华夏的历史上显得如此独一无一。

亲耳听到他对诸葛亮和刘禅的嘱托,众人呆愣了足足数秒,这才喧哗声大起。

东汉末年的诸侯们受到的震撼尤为强烈。

——突然感觉自己好像被比成了小丑呢。

——今天之后,逃兵该不会更多了吧?

等到看到还留在身边的文臣武将羡慕的眼神,他们心中更是忍不住一个咯噔。

……这可是自己最后的忠臣了,该不会被那个可恶的刘备吸引,要弃我而去吧?

尽管这是完全没道理的猜忌,但谁让刘备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太强了吗?身为臣子,谁不想要一个如此信任自己的主君?

心腹随时会被勾走的恐慌让这些足球下意识开始诋毁起刘备来,如袁术之流,便大笑几声:“哈,这刘备好深的算计!空口白牙几句话,便套住了诸葛亮,他都如此举国相托,诸葛亮岂能不尽心效死?什么君可自取,不会真有人信他的鬼话吧?”

这话才出口,他们便注意到心腹臣子的眼神不对了,原本的憧憬羡慕变成了愤怒。

这让他们顿时一喜。

看来诋毁果然有效!

——当然他们也不觉得这是诋毁,以己度人,刘备分明就是心机深重、老谋深算。

然而下一刻,他们的表情僵住了。

只见往日里忠心耿耿的心腹此刻都是狠狠皱眉,一边叹息一边摇头:“玄德公仁义无双天下共知,主公何必作此揣测?”

同时,他们看向主公的眼神也狐疑起来。莫非自家主公心中就是如此想的……?

相较于这些人不愿以下犯上的委婉,民间其他人对阴谋论者的态度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