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3
,败军之师,人心惶惶,朕率轻骑便可一击而溃。更何况三军之主蠢笨如猪,朕当年面对的若是这样的对手……一战擒王轻而易举!”
他刚刚发出暴言,水镜中的大明军队就被瓦剌击溃,大明天子朱祁镇也被活捉。
唐太宗李世民顿时愣住:……嗯?预言家竟是我自己?
大唐群臣看向李世民的目光,亦是无比叹服:“陛下庙算之道,前无古人也!”
——数百年后的战役都能一说一个准。自家陛下果然才是独一无二的“战神皇帝”!
他们毫不犹豫地将心中所想通通化作彩虹屁吹了出来,字字句句都发自真心。
然而,面对群臣的夸赞,唐太宗李世民却闷闷不乐,脸上罕见地露出忧愁之色。
……这个战神皇帝之称,他能不要了吗?
与此同时,镜中人的声音响起——
【土木堡一战,大明全军覆没,文武重臣五十多人尽数战死,反倒是明英宗朱祁镇全须全尾活了下来,沦为瓦刺俘虏。】
【这一战,彻底扭转了大明的国运,几代皇帝培养的武将勋臣几乎尽没,大明文武制衡之格局彻底失衡,从此文重而武轻。】
【唯有明英宗朱祁镇凭此传奇战绩“一战封神”,成功取代上一任大明战神李景隆,成为了新的大明战神!】
水镜中掌声响起,讽刺意味十足!
啊这?
原来“大明战神”是这个意思啊……
汉光武帝刘秀,宋武帝刘裕,宋太祖赵匡胤,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其他想夺取战神皇帝称号的皇帝,都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我们之中似乎混进了一个怪东西。
……这战神皇帝我不当了!
【而大明的危机这才刚刚开始。】
【不久后,也先带着大明战神朱祁镇一路抵达大同府,大明天子亲自叩关!】
砰!
终于从极度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的朱元璋抽出佩剑,一剑将面前的案几劈成了两半。
平行时空的朱棣与他的反应如出一辙。
二十万大军覆没,天子被擒的后果,他们岂能不知?
危,大明,危!
可罪魁祸首居然还在替敌人叩关?
这对父子气得七窍生烟,失去理智。
“……朕要宰了这个畜牲啊啊啊!!!”
第84章 挽天倾者
水镜之中,一幕幕惨剧在众人眼前上演。
倒在瓦剌大军铁蹄之下的明军尸体,被悲愤的明英宗侍卫樊忠抡锤锤死的王振迸溅的脑浆,像割韭菜一样倒下去的五十多位大明文武重臣,还有毫无气节、被人俘虏的大明天子朱祁镇……不久前出征时还是志得意满率师伐国,誓要效法太宗再创辉煌,而今已是全军覆没,文武尽失,唯有和同样被俘的锦衣卫袁彬抱头痛哭而已。
更别提天子叩门这种离谱的事……
无数平行时空之人瞳孔地震,仿佛看了一出荒诞无比的戏剧,久久找不到真实感。
“……世上竟还能有如此离谱的皇帝?”
“没那个本事的话,就不要御驾亲征啊!”
“堂堂天子沦为俘虏,简直是千古笑柄!”
宣德二年。
前脚才兴高采烈地宣布要立四个月大的朱祁镇为太子的明宣宗朱瞻基,整个人愣住。
……草率了,刚颁布的圣旨还能收回吗?
不等他回神,群臣已经哗啦啦跪了一片。
无论文武百官,此时都齐心协力,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万万不可啊,陛下!”
尤其是死在土木堡的大臣,脸色都白了。
而没死的人,并没有什么幸灾乐祸的想法。有一就有二,皇帝如此离谱,他们就算不死在土木堡,谁知以后又死在哪里?
——立这种坑货为太子,这是要大家都去死啊!他们宁愿现在就撞死也绝不答应!
“众爱卿言之有理,储君之位当慎之……”
见状,明宣宗朱瞻基也不用想借口,他当即飞快改口,收回了立太子的旨意……他就是如此从谏如流的帝王!
收回旨意,朱瞻基心中的怒气还未消散。要不是朱祁镇才四个月,他早就开打了!
“朕的大明江山交到你手上,你就是如此对待的?!你个败家子!!!”
宣德九年,面对已经有七八岁大的朱祁镇,明宣宗朱瞻基就没有任何顾忌的想法了。他把儿子摁在地上狠狠打了一顿屁股,顿时,满殿都是哇哇大哭声。
明宣宗朱瞻基气急反笑:“你还哭?”
……该哭的是朕才对吧?!
……朕的大明江山,该不会就此完了罢?
与此同时,率军出征,即将抵达大同的朱祁镇几乎要疯了:“怎么可能?不可能!朕岂会沦为俘虏?这绝不是真的!”
噼里啪啦,大量的装饰品被他扫落在地,一向会哄人的王振也张口结舌,暂时说不话来。这位大太监眼前还在不断回放着自己的脑袋瓜被一锤砸破的画面,那惨白的脑浆好像喷到了他脸上,大量的冷汗从他额头冒出,他喉头鼓动:“呕!!!”
不断发出干呕的王振没有注意到,不知何时,陷入疯魔的明英宗朱祁镇已经冷静下来,正将目光幽幽投向他的背影。
盘点一出,身为天子的他威严扫地。二十万军队当场哗变都有可能,他必须做点什么。
“先生,你一定愿意帮朕的吧?”
“天子是不可能有错的……”
——那么错的就只能是奸宦了。
与此同时,整个军营都陷入了别样的寂静。
上到文武百官、中到各级将领,下到最底层的小兵,都面无表情。
他们看见了不久后那个惨烈的结局。
罪魁祸首,毫无疑问就是又菜又爱玩的皇帝。讽刺的是,罪魁祸首却活到了最后。
于是,一双双目光都沉默地望向皇帝所在的中军营帐,某种不安的氛围在蔓延。
良久,还是英国公张辅这等老成持重的大臣率先开口:“无论如何,先做好准备,应对瓦剌突袭,绝不能重蹈覆辙……”
一群大臣商量好接下来如何撤军,如何应对敌军,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先请示皇帝,便各自分配好任务,展开了行动。
——笑话,还想请示皇帝,是对人间没有留恋了吗?事实证明,皇帝就是个大坑货!
在大同的群臣紧急部署应对瓦剌事宜之时,京师方面也陷入了震动。
尽管按时间来算,如今出征在外的军队还没出事,得知天机后应当不会再踏入同一个坑里,但留守京中的大臣还是第一时间做出了种种安排,以免万一天子被擒全军覆没依旧发生,而京师这边却全无防备。
高悬的水镜之中,惨烈的画面早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丝丝飘荡的云雾。
一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