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6
概是因为起坐之间速度太快用力过猛,某块骨头被撞得生疼,他脸色一阵扭曲。
“嘶——”李渊轻轻抽了一口凉气。
他耳边顿时传来太子李世民的关切之声:“父皇可是无碍?还不快去传太医?”
“不……”
李渊拒绝的话还没开口,早就有知趣的人跑去找太医传话,而大臣们也是你一言我一语开口,宛如复读机一般关心了他一句,便对李世民捧出滔滔不绝的彩虹屁。
无外乎就是夸他孝顺,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陛下的身体不适,可见时时刻刻都在关注陛下,真乃大孝子!
隐隐被群臣忽略的李渊:“……”
……人没走茶就先凉了是吧?他堂堂大唐天子,就是用来衬托逆子孝顺的工具人?
尽管这满朝文武中必然还有忠心不改之人,但李渊现在却是谁都信不过了。他一眼看去,只觉得人人都像是“秦王党”。
别说废太子了,他还担心他们要废帝呢。
一时间,唐高祖李渊只感觉如履薄冰。
——这天下还有何人不通秦???
·
与此同时,蜀王府中的李建成已然麻了。
盘点完玄武门之变的诸多疑点,今日的盘点就结束了,再之后就要等明天了。
这位前太子、现蜀王却还呆呆地盯着漆黑一片的水镜,看上去仿佛已魂飞天外。
“王晊、敬君弘、吕世衡、常何……”
他嘴中重复报出了一连串人名,这其中既有李渊的人,也有他李建成的人,不过事实证明,这些人全都是李世民的人。
原本还在劝李建成振作的太子府属官,此时也通通懵逼。从薛万彻、到魏征,再到太子头号心腹王珪,都忍不住怀疑人生。
水镜中那浮光掠影般的画面清晰表明,未来的他们都在唐太宗手下受到了重用,君臣相得其乐融融,俨然将旧主李建成抛之脑后。
再想想他们刚才还在苦口婆心规劝李建成,仿佛要誓死追随到天荒地老……几人互相对视一眼,尽管不能理解未来的自己为何会“变心”,却也感到浓浓的尴尬。
……啊这?
……叛徒竟是我自己?!
好半天魏征等人才说服自己:无论未来如何,如今他们是蜀王李建成的铁杆忠臣,既然如此,自然要继续为李建成尽忠!
“殿下……”
王珪伸手拉住李建成的袖子,企图将仿佛陷入魔怔状态的李建成唤醒,还想为这位蜀王规划一下未来的后路。
结果回过神来的李建成却猛然抽出袖子,整个人跳起,一下子往后退了好几步。
“别过来,尔等都别过来!”
这些日子饱受打击的李建成此时已经心态崩了,他胡乱挥手就要将几人都赶出去。
“孤、不,我已不是太子,当在蜀王府中闭门思过,以后闲杂人等一概不接待!”
众人都被他的反应弄懵了:“殿下……”
他们还想说什么,却被如疯似魔的李建成亲自上手毫不客气地赶出了蜀王府:
“滚,都给我滚!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想做什么,我那一弟都如愿以偿当上了太子,难道连一条活路都不肯给我?尔等不忠之臣,自以为鼓动我作乱,陷害我造反,便可换一个从龙之功后来居上?”
——呵呵,想都不要想!
“???”望着紧闭的蜀王府大门,魏征等人在冷风中一阵嘿然,简直哭笑不得。
……这位蜀王殿下未免脑补得太多了啊!
然而,当几人注意到王府门口的护卫,以及街道上的路人望向自己的眼神,听到他们的窃窃私语,顿时意识到不对头了。
……该不会,不止李建成这么想吧?
三人成虎,倘若其他人也觉得他们已经暗中投靠新任太子李世民,现在还想出卖旧主赚个从龙之功……几人顿时眼前一黑。
呆立在寒风中的魏征等人欲哭无泪。
……如今看来,储君李世民的清白名声倒是保住了,咱们的清白名声好像没有了?
玄武门之变的盘点在大唐所在时空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而一日时间便倏忽而逝。
当那面水镜再次亮起,出现的是从上到下俯望的滚滚江河,其名曰——“渭水”。
只见河流两岸人影攒动,一边是黑压压的突厥大军,一边是孤零零的数名轻骑。
为首者赫然正是年轻的大唐天子李世民。
这位大唐天子与突厥颉利可汗隔着一道渡口相望,不知说了些什么,终于定下盟约,杀气腾腾的突厥大军这才缓缓退去。
与此同时,熟悉的旁白声响了起来。
伴随着旁白声一同响起的是激烈的鼓点。
咚!
【武德九年八月初八,唐皇李渊下令传位于太子,太子李世民正式即位为君。】
咚!
【八月一十四日,东突厥兴兵侵高陵。】
咚!
【八月一十六日,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于泾阳大破突厥军,虏获其俟斤阿史德乌没啜,并斩首一千多人。】
咚!
【又两日后,颉利可汗进军渭水之北,派遣心腹执失思力入朝谒见,探查大唐虚实,却被大唐天子李世民直接捉拿囚禁。】
咚!
【随后,李世民与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亲临渭水,与颉利可汗隔水而语,订立了著名的“渭水之盟”,东突厥这才退兵。】
一声又一声的鼓点仿佛敲击在心脏上,渲染出当时紧张到极致的气氛,随着盟约签订,东突厥退兵而去,鼓点声这才消失。
而一阵低沉的音乐又紧跟着响起。
【“渭水之盟”被唐太宗李世民视为毕生耻辱,从此,他日日夜夜想着复仇雪耻。】
【三年后,李世民的心愿实现了。】
【——东突厥被一战灭国,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在大唐的庆功宴上翩翩起舞。】
【而雪耻成功的李世民,已放眼天下——他要将天可汗的“关爱”平等传播到每一个小国,让大唐的光辉照耀万里!】
第80章 贞观之治
当节奏急促的战鼓声远去,取而代之的便是羌笛奏响的声音,长风吹皱了水镜,裹挟着域外的风沙,仿佛扑打在每个人脸上。一支数十人的队伍在风沙中跋涉着。
西汉所在平行时空,博望侯张骞下意识深呼吸,仿佛嗅到了自风中传来的熟悉气息,他目光灼灼看去:“那是……西域?”
那是他用双脚亲自丈量过的丝绸之路!
伴随这支队伍的前行,旁白徐徐展开——
【贞观十七年,一支二十二人的使团从长安出发,沿着昔日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跋涉九个多月,终于抵达了天竺国。带着唐皇诏书的正使李义表、副使王玄策等人受到了戒日王尸罗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