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


贵偏偏就在距离胜利只有最后一步时突然被绊倒了,来自元军援兵的阻击,让他不得不返回山东,重整旗鼓,来日再战。】

【千里沃野的山东,只要好好经营,足够支撑红巾军和元廷打上多年的持久战。】

【——但这个机会却再也无法到来。】

【回到山东不久,毛贵就被前来投奔他的赵均用所杀,随后赵均用也被人所杀,山东红军至此四分五裂,成了一盘散沙。】

“哎呀!”过于入神的辛弃疾情不自禁一把拍在栏杆上,“大好局势,竟一朝沦丧!”

这一刻,无数人与他感同身受。

“——这赵均用,真是罪该万死啊!”

“现在这是只剩下中路大军一根独苗了?”汉武帝刘彻从这突然的惊变中回过神,脸色诧异,“哦,还有汴梁的刘福通。”

卫青摇摇头:“三路大军各自为战,彼此毫无联系,且转战千里,缺乏稳定地盘,红巾北伐,难矣!”

——尤其是毛贵之死,山东红巾由团结的力量分裂成无数地方武装,对红巾军造成的打击太大了,说是自断双臂都不过分。

这种不该发生的内讧导致的惨烈结果,让平行时空无数人对红巾军不抱希望,看法趋向悲观:“中路大军恐怕也要完了吧?”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却出人意料——

【东西两路红巾玩完,中路军依旧在!】

【起初,中路军越过太行山,一路攻向太原,不料却遇上刚刚打败西路军北上而来的察罕帖木儿,战事不利之下,只能退入太行山修整。好在接下来毛贵率领的东路军直趋大都,牵制了大量元军,中路红巾这才有机会出太行山,趁机攻陷大同等地。】

【但不久后,随着毛贵战败退回山东,中路红巾再次面临元军围剿,南下之路被断。他们干脆不走寻常路,直接出雁门关奔赴塞北,在草原上一路辗转,竟然一举攻陷蒙元的另一座都城“上都”,将宫室焚毁一通,随后转掠辽阳,杀至高丽!】

“???”不同的平行时空,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李世民此时居然难得意见一致。

看着水镜之中被红巾军轻而易举拿下的高丽城池,这两人都陷入了怀疑人生中。

——拿下高丽,是这么轻松简单的事吗?

尽管数百年后的高丽与数百年前的高句丽并无关联,但疆域上却有部分重合,加上国名如此相似,让人忍不住生出某种幻视。

另外就是,这支红巾还记得自己最初的目的是北伐蒙元,攻取中都的吗???

无数平行时空,众人眼睁睁看着红巾军在高丽攻城掠地,连都城都给占了,逼得高丽国主只能跑路,看着地图上的高丽疆域不断被侵蚀,不由冒出个不合时宜的疑问。

而汉武帝刘彻直接将这个疑问说了出来:“这中路红巾首领,难道同李广将军一般,一出塞外就迷路了?”不然怎么越打越偏,越打越偏,都快霸占高丽国了?

殿中的李广本人:“……”你礼貌吗?

【随着时间推移,在蒙元和高丽的夹攻之下,并非本土作战的红巾军逐渐落在下风,终是被高丽趁机夺回都城,只能退守辽阳,这一支红巾军转战多年,首领关先生战死后,余党走投无路,为蒙元所降。】

【至于汴梁的刘福通和韩林儿,完全不是察木罕木儿的对手,入主汴梁仅仅一年多,就被后者攻破汴梁,不得不退往安丰!】

【——此次红巾北伐,彻底失败!】

尽管早已知道结果,但听到仙人宣判,许多人还是忍不住发出遗憾万分的叹息。

不同于陈胜或黄巢,红巾之败,带给他们的遗憾是无法形容的——许许多多的人都从这只红巾军身上看到了大宋没有的光彩。

尽管国号同为宋,但后者或许才是真正的铁血大宋,他们身上拥有着那个软弱的大宋所不具备的精神,像是一轮冉冉升起的大日,本该扫平笼罩诸夏百年的黑暗。

谁知大日方升,便黯然而殒,唯余点点火星落入天地,为后来者照亮前路……这样的结局,又怎能令人不为之遗憾惋惜?

此时此刻,天地同悲。

仿佛听到众人的心声,水镜之中传出那道轻柔的女声,好似在安抚每一个人——

【不过不要紧,数年以后,另一个人将会接过北伐的接力棒,实现中华大地上无数人的渴望——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而现在,这个未来将救神州于水火的男人,还在南方大地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朝着江南之主的目标进发。】

【——横亘在他道路上的绊脚石大大小小,其中最大的一块毫无疑问就是汉王陈友谅。】

【此时,这位大敌正在赶来的路上!】

第56章 洪都之战

【陈友谅,出身渔家,曾任县吏,后来投身于红巾军中,成了徐寿辉的部下。公元1360年,也就是红巾北伐失败,刘福通退守安丰的第二年,陈友谅弑主自立,号称汉王,便将目光投向朱元璋的地盘。他先克太平,又约张士诚一并夹攻金陵。】

【消息传到应天,朱元璋麾下大震。】

从高空俯瞰而下,渺小的应天府随着镜头的靠近而越来越大,直到一间议事大厅出现在众人眼前,只见厅中气氛沉肃,仿佛风雨欲来,一干文臣武将纷纷出言:“陈友谅好生猖狂!事已至此,当务之急是夺回太平,如此才能牵制敌军……”

“某自请领兵,去会一会那陈友谅……”

“为今之计,先复太平……”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但看法竟出奇的一致,都是要收回太平。偏偏朱元璋却力排众议,拒绝了所有人的提议。】

镜中,朱元璋铿锵有声,把所有人的提议都反驳了回去,让人无话可说:“陈友谅占据上游,其舟师十倍于我,太平轻易无法收复,若是我亲率主力去攻太平,就怕他们以小股部队牵制于我方步骑,大股部队顺流而下,直趋金陵!”

【在座的众人都麻了:行,大家的提议都不行,那让我们看看你准备怎么办?】

【——朱元璋给出了他的方案。】

【他飞马传书,派人攻打信州牵制陈友谅后方。接着又找到陈友谅的故友康茂才,令其假装投靠陈友谅,给陈友谅送出一封书信。信中内容无人知晓,大抵就是一翻虚构,告知陈友谅朱元璋这边出了什么问题,是攻打的好时机,机会稍纵即逝。】

水镜之中,朱元璋侃侃而谈,正在解释自己如此设计的原因:“若是等陈友谅和张士诚会合再大举来攻,我必首尾受敌,难以招架。不如让陈友谅先来,只要打败了他,量张士诚也没有胆量来进犯!”

【陈友谅果然上当,引兵东来,结果正中朱元璋埋伏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