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


和升职路线被贴了出来。

【东晋朝廷似乎终于意识到刘裕这件“对孙恩特攻宝具”,干脆派他去讨伐孙恩。在刘裕的打击下,孙恩屡战屡败,一路南逃,损兵折将,势力逐渐大衰。当他最后一次出海进犯临海时,被太守轻而易举击败,部众几乎死光的他最终跳海自杀。】

【孙恩作乱数年以来,宛如烧不尽的野草,一次又一次卷土重来,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叹。孙恩死后,他的妹夫卢循又来送温暖,成为了新的“刷战绩工具人”。这一家人为刘裕的升官进爵作出了莫大贡献,助刘裕一路高升至四品建武将军,彭城内史!】

【——毫无疑问,此时的刘裕已经从底层小兵爬升成为北府军的高级将领。】

【就在这时,惊天变故突然发生——】

【桓玄先后消灭殷仲堪等拥兵一方的方镇,又拉拢了掌握北府军的刘牢之,杀掉执政的司马道子父子后,彻底掌控了朝廷大权,还想更进一步,篡位自立!】

【他先是夺走刘牢之的兵权,后者企图起兵反抗,结果北府将领无一响应,刘牢之又误以为消息败露,逃亡中自缢而亡;随后,桓玄制造符命,一步步为自己加官进爵,由大将军到相国,再封楚王,加九锡,最后逼迫晋安帝禅位,自己取而代之,定国号为楚。】

听到这里,王离都忍不住大摇其头。

哪怕是他这平庸之将,都能看出刘牢之的不靠谱——先是背叛王恭投靠朝廷,之后又背叛朝廷投靠桓玄,现在还想再背叛桓玄?

凡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反复无常至此,北府军将领的信任早被耗光了。谁会愿意继续跟着这个家伙左右横跳啊?!

这样的人,众叛亲离也是应当!

【而刘裕呢?早在刘牢之企图起兵反抗时,他便和其他北府军将领一样,没有响应反复无常的刘牢之,径自回到京口。】

【他冷眼旁观着桓玄逐渐走向疯狂和膨胀,静静等待着一举终结对方的时机。】

【——而那时,也将是他这个出身寒微的底层武夫,坐上那张只有门阀世家才能坐上的牌桌,掀起天下风云的时刻!】

第36章 京口寄奴

呼……

瑟瑟寒风卷起一片枯叶,那枯叶随风飘摇,最终落到一只骨瘦如柴的手掌中。

高悬的水镜宛如天穹注视人间的眼睛,视角随着那只手掌不断向上升高,于是手掌的主人全貌得以映入镜外每个人的眼中。

——那是一具伏倒在地一动不动、形同骷髅、瘦得几乎脱了形的尸体。而与之相同的尸体,在水镜的映照之下,遍地都是。

水镜的镜头像是一只游荡于人间的幽灵,不断穿梭过街巷、闾里,映照着那些敞开的门户,与倒毙在地上的尸体。他们费力地向前伸着手,那张开的手指不知是在祈求谁人的帮助,或者祈祷上天的怜悯。

画面一路掠过“贫民区”,逐渐来到富贵人家的聚居之地,穿过重重气派的庭院楼阁,穿过紧闭的门扉,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身绫罗绸缎、却同样瘦得皮包骨的尸体。他们怀中还抱着大量金玉珠宝。

然而饥荒之时,这些金玉珠宝却无法换来一粒粮食,最终他们只能怀抱金玉而死。

·

水镜之外,观者无不为之涕泣。

他们已经看出,这是一场可怕的大·饥荒。

人皆有不忍之心,看见那如野草一般一茬一茬倒地的尸体,谁人心肠不受触动?

底层百姓最为感同身受,看见那些骷髅一般饿死的百姓,他们只觉得自己的胃也火烧火燎似的,仿佛体会到了同样的饥饿。

而平日里享受惯了的富贵人家亦是悚然。

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是金字塔上层的人物,凭借财力物力和权力,足以将所谓的天灾拒之门外,有些时候甚至还能将天灾变为喜事,借此大发国难财。天灾,从来不会光临富贵人家,只是那些贱民之祸而已!

——什么?贱民没有粮食饿死了?关他们什么事!谁让贱民没有足够的钱买粮食呢?活不下去了就卖身嘛,好好干活换取酬劳,否则难道要他们做慈善白养?

然而,看到那些怀抱金玉珠宝而死的“贵人”,毛骨悚然的寒意顿时袭上心头。这群人生平第一次意识到天灾的可怕,意识到自己也是肉体凡胎,没有粮食就会饿死,满屋的金银珠宝亦不能带来安全感。

恐惧过后,便是深深的愤怒。

一群达官贵人忍不住破口大骂:“朝廷呢,朝廷在做什么?东晋朝廷便是如此放任百姓饿死,不曾进行丝毫赈济?”

这一刻,“贵贱”之间难得异口同声,都在齐声痛骂那不作为的东晋朝廷。

而镜中人的声音姗姗来迟响起,让他们意识到此时的东晋朝廷已被恒玄执掌——

【……相较于其父桓温,桓玄可称“犬子”。其野心高于能力,能力高于品行。从他实际执掌朝廷大权开始,便只顾满足个人私欲,不断索取官爵封赏,一味把持权柄,只顾纵情享乐,政令变化无常,又肆意杀戮朝臣大将,不顾百姓死活。】

【三吴大·饥荒,户口直接减半,临海和永嘉两地之人更是几乎死绝,桓玄还惦记着给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封爵;他主动上表北伐,却又命人建造快船将古玩书画都藏好,以便战事不利第一时间带走逃跑。不久后又暗示朝廷拒绝其上表,以示“并非他不想北伐而是朝廷不允许他北伐”;当上楚王后,他一边上书请求回封地,一边又命皇帝下旨挽留他;最搞笑的是,他觉得“以前都有隐士,轮到我当政却没有,这不应该”,于是找到西晋隐士皇甫谧的六世孙皇甫希,请其归隐山林,一切供养由他负担。之后又玩了一出“桓玄征诏皇甫希而后者坚持不就”的戏码,表彰后者为高士,生生打造了一位“隐士”出来;他还好施小恩小惠,博取美名……】

看到这里,疯狂辱骂恒玄的声音逐渐变小。倒不是他们对此人的观感转好,而是因为所有人对此人的印象已然从“昏庸荒唐”变成了“这家伙该不是个傻子吧”。

前面种种还算是正常人能够理解的操作,贪图权势、贪生怕死、不顾百姓死活,所有昏君独夫都是如此。但是后面莫名其妙非要打造一位隐士又是什么操作啊?

某个朝代会出现出名的“隐士”,宁愿归隐山林也不做官,难道不正是说明政治黑暗世道混乱吗?大家还真没见过这种非要踩着自己的名声树立一个高士的奇葩人物!

——这种蠢货也配执掌社稷权柄?他多掌权一天,都会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

这样想着,水镜中的画面陡然一转——

滔滔洪水淹没了城池,无数百姓被卷走。洪浪喧哗而过的声音仿佛响彻天地。

而已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