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
无意义,甚至影响极坏的改制。】
【譬如,将官制和地名改为周代名称;多次改革币制,废五铢钱,后来又用金、银、龟、贝、钱、布六种宝货来代替钱币,导致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破坏;又禁止私自铸钱,一家铸钱,直接连坐五家邻居,都要被没入官府为奴……】
【因为周朝时只有一个周王,诸侯不能称王,所以王莽将四夷之君由“王”降为“公”、“侯”;他甚至还给匈奴单于瞎改名,激起四夷作乱,祸害边地百姓……】
【在王莽的一通乱来之下,统治阶级的利益受到损害,被统治阶级也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愈发穷困潦倒,民不聊生。】
看到出现在水镜中的那些稀奇古怪的货币,经济专家桑弘羊一个战术后仰。
——这都是些什么鬼啊?
——这么搞不把国家经济玩坏才怪了。
之前还因为王莽要给天下人分田而高兴的百姓也一个个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水镜中出现的那些画面太可怕了。
还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钱币,百姓可不管这符不符合什么周礼,他们只是下意识捂紧了自己的荷包,生怕自己好不容易攒的钱突然就变成了一堆不值钱的“宝货”。
【《汉书》记载:“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
【他的权谋水平有多么杰出,实际治理能力就有多么拉垮,种种决策完全没有考虑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一通瞎搞。在王莽的一系列操作下,朝臣不满,百姓不满,四夷不满……不知不觉间,他已是众叛亲离。】
【王莽的风评急转直下。】
【曾经的圣贤,变成了残民之贼。】
【而饱受经义熏陶、坚定认为恢复周礼就能安定天下的王莽,却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他变得越发多疑、残酷、偏执。最后,就连一直以来追随他的知己刘歆也背叛了他,这给王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作为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不择手段地谋取权势,当上皇帝,从始至终的目的都是实现心中那个理想社会。然而,空有理想却没考虑实际情况,逆社会潮流而行的他,最终走到了全天下的对立面。】
【这时的他,不得不收回自己之前颁布的许多政策,江山崩塌却已是不可挽回。】
【当天下动乱,流民四起,浩浩荡荡的起义军攻破帝都,他依旧高昂着头,无畏无惧:“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这句话化用自孔子的典故,意为“仁者无敌”,可见王莽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孔子那样为天下民众疾苦而奔波的仁者。】
【但他的下场却是被一介商贾随意杀死,死后被汉兵分裂肢体,切割成无数块,头颅被悬挂在街头,愤怒的百姓纷纷以石掷击,舌头都给切下来吃了。而他的头颅最后辗转落入东汉统治者手中,随着朝代更迭被历朝皇室收藏数百年。】
熊熊的火光从水镜之中燃烧起来,乱兵践踏的长安街头,一颗熟悉的头颅在万众的唾骂声中迎风而悬,此情此景,与当初王莽登基即位之时,长安街头无数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相比,显得如此讽刺。
看到此处,从昏迷中醒转过来的王莽僵立当场。他不能明白,自己明明是为了天下人好,为何却落得被天下背弃的下场?
这位儒家理想的忠实践行者不由仰天长叹:“周礼难复,我道不行。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当刀兵临身,最后一千名死忠死伤殆尽,不知这位失败的理想主义者心中是否有过迷茫质问:说好的天命在我呢?】
【所谓天命,自在人心,非符命之物所能授予。或许,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他,从一开始就不是能安定天下的救世主,只是做了一场空想的美梦罢了。】
【他所造就的乱世,反而成了真正的天命之子出场的舞台。】
“哞~”
一声牛哞从水镜中传出,远远的,似乎有一道骑在牛背上的人影向着众人行来。
他的身后,是烽火中飘摇的万里河山。
【——兴复汉室的光武帝刘秀。】
【——时代选择了他!】
第27章 绿林起义
“来了来了,那个男人终于出场了。”
无论是东汉之前还是东汉以后的平行时空,观看水镜的人都一下子来了精神。
儒生们还在为儒家理想社会的构建失败而哀叹,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其他人已是迫不及待观看光武帝刘秀的表演了。
不过,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光武帝刘秀的出场十分平平无奇——
一颗硕大饱满的金黄麦穗出现在画面中,那金灿灿的麦穗好像要从水镜中探出头来似的。伴随着一道婴儿的响亮啼哭声。
【刘秀,字文叔,南阳人,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据说他出生时有一个稻谷上结了九个穗子,一看就不同于一般稻谷,加上县里恰好大丰收,其父刘钦便为他起名为刘秀。】
【不得不说这个起名的原因可太秀了。】
望着那好像要从水镜中戳到自己脸上来的麦穗,东汉以前的人都下意识战术后仰,脸上忍不住露出哭笑不得之色。
怎么说呢?这位光武帝的父亲,还真是个务实之人啊,起名都是如此质朴直白。
东汉光武帝时期,在刘秀不好意思的微笑中,群臣却是纷纷大赞:“一茎九穗,县界大丰熟,吉兆也!此必上天为陛下贺!”
【由于推恩令的缘故,刘钦这一代爵位早就没了,好在他还有济阳令的官位。然而好景不长,刘秀九岁时,其父刘钦去世,他从此被交由叔父抚养。】
【在刘秀十五岁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王莽代汉立新,登基称帝。他从宗室子弟变成了平民,只好在南阳老家,一边种地一边读书。】
【长大后,刘秀入长安求学,这段时间是他重要的积累期——从经义书文,到朝廷大事,到坊间闾里的吏治得失,刘秀都在耳濡目染间有所体悟。他曾和同窗合伙凑钱买毛驴,出租挣运费;给舂陵侯刘敞跑腿打官司,可谓见惯世情。】
听到此处,秦始皇嬴政与西汉诸多帝王都纷纷点头,尤其是汉宣帝刘询,顿时对于这位与自己经历相似的后辈很有好感。
秦始皇嬴政更是生出了一个念头:难道说从基层开始磨练,多吃些苦才能够成才?
纵观那西汉帝王,无论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还是汉宣帝刘病已,人生都不是顺风顺水,而是经受过相当的磨励。而那些深居皇宫,从来不接触外界世情的皇帝,似乎不是废物就是昏君。
——排除一个自带ssr的汉武帝刘彻。
思绪一路飘远,等秦始皇嬴政重新回过神,就听见水镜中仙人的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