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同时,一条长长的卷轴从上到下展开,其中文字,赫然便是轮台罪己诏。

水镜之外,望着这一幕的大汉时空,天下百姓尽皆哗然。他们没有想到,在他们心中“受命于天”的帝王,居然有一日会向天下人坦承自己的错误,痛陈自己的悔意。

此时的百姓还没有经历过后来那些年的民不聊生,只知道当今陛下英明神武,任用大将军、冠军侯驱逐匈奴,让他们大汉的边关不用再受到骚扰,完全无法想象后来的皇帝陛下为何会变得那么昏聩残暴。

他们不解地看着画面中的诏书,明明不认识每一个字,却完全看懂了诏书表达的含义。

而这封情真意切的罪己诏一出,淳朴的百姓们纷纷动容:“皇帝是好皇帝,还是爱护咱们的,都是那些奸臣太坏了。现在有了仙人的提醒,将来皇帝肯定不会再受奸臣迷惑,一直都会是现在的圣明天子!”

——不得不说,百姓实在太好满足,要求也太低了。只要不将他们逼到绝境,他们都能够容忍。

汉武帝刘彻本人亦是动容。

他代入未来的自己便心情沉重——因为自己的糊涂使得妻儿蒙冤而死,天下民不聊生,一生追求破灭匈奴终究不得圆满,当他颁布罪己诏时,心中必然满腔悔恨吧?

——朕不能步上与之相同的道路!

水镜中长长的罪己诏很快就展到了底,上面的字迹逐渐淡去,连同诏书一起散开。

再次出现的画面里是一个美丽的女子。

她神情楚楚,目光含泪,不可置信地向前看去,只看到君王薄情冷漠的背影。

女子的身影迅速消融在黑暗里。

【一年后,他杀死钩弋夫人,立其子弗陵为太子。第二年,汉武帝病危,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托付给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这四位大臣,便驾鹤西去。】

“啊,这么漂亮的姑娘怎么就杀了呢?”

有不解的百姓忍不住连道惋惜。

亦有自以为聪明的才子卖弄见识:“大汉太后威权甚重,今上即位后曾被窦太皇太后压制,这是担心钩弋夫人篡权啊!”

而刘彻本人对此反应平静坦然。

他不觉得未来的自己这样做有何不对,刘弗陵年岁太小,一旦勾弋夫人以太后的身份掌权,便可如吕后那般将少帝变成傀儡,杀母立子,也是为了大汉江山!

至于说他留下的四位大臣会不会篡权?

这四个人有外戚,有匈奴人,也有他一力提拔的亲信,也有像桑弘羊这样可为国谋利的大臣,互为牵制,正好达到平衡。

唯一可虑者,不知刘弗陵是昏是贤?小小年纪便当上皇帝,真能托付大汉江山吗?

刘彻忍不住为大汉的未来忧虑。

忧虑过后,他又猛的反应过来,一时失笑:刘弗陵能不能治理好大汉江山,与朕何干?朕又不会再干出逼死太子的蠢事!

……尽管依旧好奇大汉将来如何就是了。

思绪纷飞间,水镜中传出一声响,像是惊堂木一拍。

那镜中人如此叹道:

【想当初少年登基,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定历法,施推恩,行察举,置均输,逐匈奴,征四夷……及至泰山封禅,天下景仰,赫赫之功,足追三代!】

【惜哉晚年昏庸,屠戮骨肉,大兴宫室,繁刑重敛,以至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只留给继任者一个风雨飘摇的江山!】

【诚如《汉书》所言:“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第20章 大汉亡了

转眼又是七日过去,汉武帝所在的平行时空自是进行了一番大清洗,其他平行时空亦是因为仙人所透露的天机发生了变化。

其中变化最大的,便是医者的地位。

由于“仙人”接连提及秦皇汉武,都将他们求仙之事斥为荒谬,既言丹药有毒,又言方士不可信,许多追求长生的帝王都不由产生动摇,逐渐以为长生难得,不如养生长寿。

而养生之法,都在医学之中。

是以,各个平行时空的帝王突然前所未有地重视医学,也就连带着颁布了一系列提高医者地位、利于医学之道的政策。

只是如今时日尚短,尚且看不到成效。

而所有帝王中,如今最注重养生、最渴望长寿的,毫无疑问便是秦始皇嬴政。

“二世而亡”的魔咒在他心中缠绕不去,想到仅剩九年的寿命,以及膝下这些怎么看怎么不放心的儿子,嬴政岂肯甘心认命?

作为仅次于朱元璋的工作狂,这段时间他甚至难得放缓了工作量,将部分政务都分给扶苏处理,自己仅在最后作为把关。

又指出一处扶苏处理不当之处,对其耳提面命一番后,秦始皇嬴政只觉一阵疲惫。

再想想不久前才看过的那位汉武帝刘彻,以及造反失败被迫自杀的太子刘据,嬴政的心情十分之复杂:这么勇的儿子你还嫌子不类父?你不稀罕的话就给朕啊!

只能说,倘若他知道平行时空唐高祖李渊的烦恼,只怕会更加嫉妒得质壁分离了。

在不同平行时空的暗潮涌动之中,七日时间倏忽而逝,漆黑的水镜表面骤然放出皓月之光,新的一轮历史盘点又开始了。

遂人钻木取火,伏羲演化八卦……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从所有人面前闪过,伴随着那整齐而熟悉的童谣声,好似有历史长河滚滚而来,从太古蛮荒淌向未知之远。

最后,所有的画面都消散一空,聚拢的云雾在水幕表面凝聚出几行大字——

【盘点历朝历代特殊历史拐点——】

【第二弹——

《昆阳之战:大魔导师巅峰之秀》】

“???”

诸多平行时空之人同时冒出问号。

什么叫“大魔导师巅峰之秀”?这“大魔导师”所谓何解?这一行字他们每一个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让人看不懂了。

“魔,莫何切,魔鬼也。”有老儒开始摇头晃脑掉书袋,“导,谓摇筋骨动肢节。西汉时亦有导官,主导择米以供祭祀。大魔导师,或许便是此类官职。后人为何祭祀残忍血腥之大魔,莫非是蛮夷之国?”

想到此处,便让人止不住打起寒颤。

好在很快镜中人就给出了解释——

【所谓“大魔导师”,乃是后世对汉光武帝刘秀的戏称,为小说家虚构职业,意思与“修行有成的强大炼气士”相差无几。】

这么一说,满头问号的古人总算明白过来。紧接着就狠狠吃了一惊。

——修行有成的强大炼气士?!

光武帝他们自然知道,东汉以后的人都很清楚其传奇经历,东汉以前的人也早在仙人透露的天机中得知其重定汉家江山。

——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