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


?

题名:极夜之后

作者:Bohnen

简介:指挥家x小提琴手

第1章 一、极夜降临

柏林冬日的暴雨夜残酷如神明降下的惩罚,马特维·楚克对这一点于今晚有了深刻的体会。当他赶到音乐厅时,灰色的大衣与围巾因吸足了雨水而变得沉重非常,至于随身携带的那柄钢架直杆伞——它看上去需要一场紧急的骨髓移植手术。如果不是赶着入场,他想可以试试自己修理。

午夜航班带来的疲倦、湿透的大衣、报废的雨伞、将要见到的如今与自己境遇天差地别的故人……这一切令他心烦意乱。也许他不该答应来听这场音乐会。烦躁的情绪只会浪费这个宝贵的前排座。

音乐会即将开始,乐手陆续上台调试。德奥乐迷的素质同他们的乐团水准一样顶尖,两千多席的大厅安静如曾经那些他在科特卡海边木屋中的不眠之夜。没有任何不谐的音调打断他的胡思乱想。

而在那么一个突然的瞬间,乐手的直觉让他感到本就平静的大厅变得更静谧了,像是连呼吸声都少了些。正如鸟兽的内在系统能预先感知灾难的发生,他也察觉到,有什么即将降临。

他本能地往台上望去,乐手都已就位,只有指挥台依然空缺。

有人踏着轻柔优雅的步子缓缓登台,却并不令人感觉松弛。短短几步之间,听不到却似乎真切存在的节律便从他身上流出。他身披北欧极夜的颜色,补上了指挥台那一小方空白,垂在身侧的手中,银白的指挥棒凝着月神洒下的辉光。

他将右手按在左胸上,微微点头向观众席示意。那双在深处藏有浅绿的蓝眼睛迅速掠过观众席,如永夜极光般绚丽难忘。

随着他背过身去,面向乐团,轻轻挥起指挥棒,小号的声音响起。这段以三连音与一个长音开头的经典号角是出了名的难以控制,而小号手却将它演奏得丝滑流畅,更难得的是听来令人觉得乐手毫不费力。随着其他铜管乐与鼓声的加入,第一主题的悲壮宏大铺陈而出,听众们就此进入马勒五的世界。

楚克终于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他明白了是什么降临在这个大厅。

那是从艾诺·伊拉里·奥西的指挥棒尖倾泻而出的命运。

乐团奏到情感强度最大的第二乐章,曲中深重的苦难与不甘的挣扎沉沉罩在每个人的心灵上,楚克本还在思考如果是由自己演奏第二乐章,细节处理会与面前的顶尖乐团首席有何不同。而当大提琴拉奏起如泣血悲歌般的E小调,他的心灵彻底被音乐的感性之美占据,无暇进行理性思考。他怀着朝圣者般的心情,闭眼聆听那些无数次打动他的灵魂的美妙音符。

即使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他不止一次为自己资质平平却选择了极需天赋的乐手道路而感到痛苦,但仍然有一些时刻能够短暂抚平他的伤痛,能令他想起在少年时期第一次听到马勒五的那个神圣午日。在那一天,他暗下决心:要么以音乐为生,要么什么都不做。

当他睁开眼时,薄薄的泪光中指挥台上如君主般自信的背影浮现。奥西并非热烈迷狂、动作夸张的那类指挥。即使是指挥强度极大的第二乐章,他也只是沉稳地站在那里,手中每一个动作都利落干净地在空气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如机械般精密准确地编织出命运之梦的回响。

马特维·楚克不禁跟着奥西的指挥,将大腿当作指板,练起了指法。这是曾经长期在奥西指挥下、坐在二提首席的他所拥有的肌肉记忆。

许多年过去了,他仍然在基米小交响乐团勤勤恳恳地挣自己的面包,往返于科特卡与克沃拉之间演出。而奥西却与国际上的各大名团合作,成为了世界一流的指挥。

如今有许多杂志或节目在提起奥西时,都会提到堪被称作他生命中事业重大转折点的那个夏天。媒体不厌其烦地渲染着它的神话色彩。

一个当年从未离开过北欧小城、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指挥,得到了一次偶然的机会,顶替了一名临时病倒且在美国小有名气的指挥,与当时的克利兰夫管弦乐团合作肖斯塔科维奇的《E小调第十交响曲》。演出效果轰动,自此名声大噪。

奥西只在一次老牌杂志的采访中讲述过此事:“……是的,当时亚当斯病倒了,他甚至没法从床上起身。不然我相信他就算是坐轮椅也会去指挥的。……我想,他们联系了很多与亚当斯名气相当的指挥,直到最后才打给我。我本来对这个邀约有些犹豫,因为那时我并没有多少指挥大型乐团的经验。可转念一想,他们已经找了多少人,才绝望到给一个毫无名气的北欧小子打电话?要知道,指挥对年轻人而言可不是什么友好的行业。因此我想,好吧,这也许是我们拯救彼此的机会。”

这段下面附有他微笑的照片,泛着浅绿的虹膜在镜头下分外迷人。奥西的气质是如此矛盾,指挥台令他成为帝王,而在生活中他却优雅如诗,说英语时的口音带着北欧人特有的柔和感。

基米的乐迷乍闻奥西在此次演出后接受了美国乐团提供的长期合同,即将离开芬兰时,或多或少感到惊讶。而马特维·楚克与基米中的大多乐手,却并不认为这其中有多少传奇色彩。音乐家的艺术觉知天生敏感,在和奥西相处的这一年多里,他们早就感受到这位年轻指挥身上磅礴的力量。

他只是需要一个时机。

想到这里,楚克手下的节奏乱了。奥西的个人风格变得比在基米时强烈多了,这些年与大乐团的合作想必对他而言是非同一般的试炼。楚克发觉要跟上现在的他对自己来说十分吃力。

而奥西面前的乐团却能完美听从调配。假使奥西是一把饱满漂亮的弓,乐团就是他的箭,隐身的神明对一切生灵拉开了弓。无可抵挡的锐气使观众动弹不得,这是金碧辉煌的音乐厅中的独特极夜。

汉斯·夏隆所设计的音乐厅内饰别致,令观众仿佛置身于一部庞大机器的内部。凌乱的铁线从天花板长长垂坠下来,不知拖往何处。那些有若丝织的泛着光的金线在奥西身后渐渐隐去。

冷静把控着整个乐团航向的奥西,仿佛是这个音乐厅中最高力量的化身。而此时那些背景中的丝线,在楚克眼里逐渐清晰起来。

指挥台上的是乐团的君主,他背后自有神明提着操控他的丝线。

“……当奥西举起指挥棒,我们知道,降神的时刻来到了。”老牌乐评人曾如此评价他的演出。

***

音乐会结束之时,掌声与叫好声震耳欲聋。奥西进行了三次谢幕后,观众也没有放下双手。这掌声持续了不知多久,让楚克一度怀疑自己可能会因此耳鸣。

演出结束后,按照约定的那样,楚克与其他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