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


据说海带加白萝卜一起煮,汤水会很鲜,各类蘑菇当然也要多来点,平菇、海鲜菇,都是日常炒菜煮汤用到比较鲜美的菌子。

拎着一包大购物袋,颜烟回到店里,开始熬棒骨汤。

棒骨最少需要熬一个小时,她买的新鲜棒骨,不必焯水。

清水简单清洗,冷水下锅,两个姜片去腥,大火煮开,转小火慢慢煨着。

煮汤底的时候,颜烟开始处理其它食材,清洗,切片,准备备用。

鸡柳上撒一层食盐,加水,帮助快速解冻。

这时候鸡柳上的冰层化冻,洗净后,切成小拇指粗细的鸡条,加少量小苏打腌制两分钟。

加小苏打,可以让鸡条久炸不老。

切记,加多了小苏打,容易发苦,不能吃。

她把鸡条倒进容器,快速在清水里抓洗,洗掉小苏打。

加盐、黑胡椒粉、五香粉、麻辣鲜,姜汁,一个鸡蛋,少量淀粉水,抓匀鸡条,腌制半小时。

闹钟响起,时间来到一个小时后。

她关火,开始炒底料。

锅内少许食油,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加几粒花椒,葱姜片,两个干辣椒炒香,加一块火锅底料,小火炒开,炒好的红油料散发出迷人香气。

颜烟倒入两碗棒骨汤,大火煮开,之后就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各种食材啦!

比较难煮熟的食材,可以先放到麻辣骨汤里煮得七七八八,最后放容易熟的蘑菇蔬菜,也最大层度保留了蘑菇原本的鲜味。

锅里咕嘟咕嘟煮的时候,颜烟开始准备炸鸡柳。

腌制好的鸡柳,加两勺面粉和鸡柳搅拌均匀,直到搅拌成黏黏稠稠的质感,筷子夹起的鸡条挂着水面粉时,可以裹上一层面包糠,馋哭隔壁的小孩子哦!

锅中倒油,油温升高后,把裹好面包糠的鸡条下油锅里,滋滋翻腾,热油里不停冒出水汽泡泡。

油香,面包糠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里。

颜烟学着昨天杨国华炸小白条的样子,把鸡条翻个面,炸得两面金黄黄。

炸完鸡柳,过滤掉多余油分。

这边关火,颜烟扭头瞅见旁边锅里肉类煮得七七八八,倒进蔬菜和蘑菇一起焖煮,等待锅盖再次被热气推动咕嘟咕嘟时,立马关火。

老式炸鸡柳,还没完成,还差最后一步,颜烟取出终极法宝——秘制辣椒面。

秘制辣椒面里,有辣椒面,炒熟的香芝麻、五香粉,打开盖子,辣椒面里的香味分子四散开来。

她舀了一勺子,轻轻撒下一面,金黄面包糠上点缀着点点红梅,好诱人啊!

把炸鸡柳端到吧台,她又端来一份麻辣烫。

坐上高脚凳后,迫不及待夹起一片弹弹的鸭血送进嘴巴,麻麻辣辣,好烫。

饿慌了,她赶紧喝一口凉白开,缓解了口中的滚汤,颜烟瞄上了炸鸡柳。

上下牙牙齿轻轻切割,咔滋咔滋,外酥里嫩,酥脆香辣,是小时候在学校门口吃的那个味儿!

第39章 麻辣牛肉

◎涮牛肉嫩香,嫩而不柴,肥瘦均匀◎

因为提前用小苏打腌过, 炸鸡柳肉质细嫩,完全不柴, 刚出锅的炸货,脆皮酥香,老少皆宜。

多吃几个炸鸡柳,略有点腻味,颜烟开始宠幸麻辣烫。

鸭血嫩滑,煮了很久,煮得很入味了。

海带结煮得软烂,嚼起来很鲜,在内陆看来, 这也算是一道小海鲜。

煮透的白萝卜,几近透明色, 嗷呜一口送进嘴巴, 入口香辣, 牙齿一抿, 化作一汪甜汁儿。

午餐肉能清晰看见肉质纹理,纯瘦肉,不含淀粉,肉质感很足啊!

鱼豆腐鲜美弹牙, 用鱼糜制成的,像是在吃豆腐一样嫩滑。

她买的原切培根, 猪腹切下的一块肉,五花三层, 肥瘦相间, 经过烟熏, 口感有点类似于烟熏腊肉, 比腊肉湿润些,吃起来烟熏味很浓。

59.9元一斤的肥牛卷略贵,肥瘦相间,浓浓的牛肉香,太绝了!

海鲜菇和平菇这类菌子,鲜得恨不得把舌头吞掉,又滑又嫩,再来一口吸饱了汤汁的豆泡,人的愉悦值,几乎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如果这时候来一根刚出锅的炸油条,掰成一段段泡在骨汤麻辣汤里,油条内壁里吸饱了汁儿,外皮还是油脆脆的,嚼起来,那才叫一个绝啊!

可惜她跑了几家早餐店,没买到油条。

没能吃到香酥油条,颜烟心中略感失落。

她把炸鸡柳放汤汁儿里泡了泡,吸饱汤汁,也别有一番滋味。

端起汤碗,浅来一口汤,麻辣烫汤汁咸香香辣,她用棒骨熬的汤,并没有网上那种夸张的浓白牛奶色,汤水清清亮亮,表面浮着一层油花。

骨髓都被熬出来了,骨汤熬得肉香浓郁,加上火锅底料和各种香料熬煮后,汤水清亮,上面漂浮一层红油,麻辣咸香。

初初入口时,不觉得辣,越喝越辣,颜烟辣得双颊染上红晕,斯哈斯哈。

又鲜又辣,骨汤好喝耶!

没开始营业前,店里走进来一对拖着行李箱的年轻夫妻。

颜烟从厨房探出个脑袋:“距离营业还有半小时哦!”

风尘仆仆的年轻女人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听家婆说我女儿最喜欢吃你家铺子卖的五香兔排,每天很多人来排队,来晚点买不着,我们刚从外地赶回来,可以在你店里坐会儿吗?”

颜烟:“可以啊,你们随意。”

今天阴雨绵绵,气温下降,自然风凉爽,店里前堂没有开空调。

年轻夫妻坐在吧台前的高脚凳,女人好奇打量:“现在的年轻人开店真奇怪,门口写着煎饼果子铺,店里却是卖卤味,装修嘛,搞得好像奶茶店。”

年轻男人对妻子说:“我听咱妈说过,她家还卖番茄来着,因为便宜又好吃,抢都抢不到,小区里好多业主都想买,结果人家这几天没货,只能干瞪眼。”

闻言,年轻女人笑了:“还好婆婆买了几斤,说甜甜爱吃这个番茄,给她用糖渍一下,一次能吃一大碗。”

又担忧:“小孩吃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

男人对妻子点头,宽慰:“好,回去我跟妈说,让她给孩子少吃点糖。”

十几分钟,店里陆陆续续来了很多食客排队。

又几分钟后,瞧见队伍后面多了许多面嫩的面孔,看年龄,应该是江大学生。

瞧着宛若长龙的队伍,头一次瞧见这样盛况的夫妻俩,面面相窥。

“婆婆说的一点不夸张,她家生意真好,好多人来排队啊!”

“是啊,幸好咱们提前多等了下,不然肯定买不到。”

夫妻俩的对话,落到后面的食客耳朵里,她来的时候,这对夫妻就到了,不知道等了多久,看来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