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4
等咱们一到家,就切了炖给你爷奶吃,这样补上了精力,再过来京城时,就不怕会没了力气去。”
林远秋忍不住点头,“还是爹您想的周到。”
可不就是周到嘛,原本林远秋就有些担心这个。虽爷奶的身子骨一直都很硬朗,可二老还从未坐过船呢,加之水路又长,他怎可能不担忧。
想到了就做,很快父子俩就出门直往药铺而去。
那药铺掌柜一听是买给从未吃过人参,且身子硬朗的人吃的,忙开口叮嘱,可别一次就把整颗参全吃了,尽量多分上几次。
听了药铺掌柜的话,林三柱最后决定,一颗参分成十份,一个半月内让爹娘吃完。
这次除了给家里几个小的带了些小玩意,其他人都没给买东西。不过京城的时兴布料倒是没少买,这是林远秋准备给两个妹妹当嫁妆的。
第二日,天才微微亮,张贵就领着车行的马车过来了。
等把箱笼装上了车,马车出了南锣鼓巷后,很快往通州码头而去。
这次平安也跟着一起,虽行李不多,可也有七、八只箱笼呢,多个人跟着总要多了份照应。
……
虽江州府离着京城有不少的路,可再远,经过十来天的时间,今年江州府出了状元的大好消息,也随着公文一起送到了府衙里。
知府大人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先前是头名会元,这次居然是状元,再想到林状元此前还在府学念书几年,所以,自己这不是妥妥的教化政绩还会是啥。
哈哈哈,看来明年自己升官怕是有望了。
心情激动的江州知府,当即派了活下去。让衙差快些上状元家报喜去,并拨下报喜款项十两,让衙役怎么喜庆怎么来。
既然林状元给江州府挣了脸面,给他出了政绩,那他自然要报之以琼瑶了。
将来说不定还是同僚呢。
几个衙差得令后,立马就张罗上了,两辆马车,吹吹打打的喊上六人,然后是鞭炮买了一箩筐。
准备好了之后,就很快出发了。几个戏班子敲锣打鼓的抱着吃饭家伙有些纳闷,现下已是申时了,待赶到横溪镇可就天黑了,这黑灯瞎火的,可怎么报喜啊?
几个人哪里知道,上次报喜,就因为被县衙差役抢了先,府衙几个差役心里都憋着劲呢,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抢一次先才行。
至于天黑,怕啥,那鞭炮筐底下,早有好几根松木条备着了,到时直接把它们点着当火把不就成了吗。
好在初夏的夜晚繁星满天,加之马车夫在车头挂了气死风灯,赶起路来倒一点没耽搁。
而等马车到了小高山村时,果然已是亥时了。
此时村里人都已睡下,只偶尔有犬吠声传来。
三个衙差看了看安静的四周,再齐齐看向另一个衙差,他们的头儿,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老大,咱们现在就敲锣打鼓,点燃鞭炮进村报喜吗?”
老天,现下才二更啊,待会儿不会被村里人打吧?
领头衙差有些犹豫,这个点把人吵醒好像确实有些不地道。
可是来都来了。
再说这不是惊天大喜事吗。
要换做是他,就算被吵成聋子都乐意。
拿定主意后,领头差役大手一挥,报喜!
片刻后,寂静的小高山村被突如而来的锣鼓声惊醒,然后是震天响的鞭炮声。
住在村口最近的林大牛,听到这惊人的响动后,忙抱起熟睡的女儿,再伸手搂过打着呼的儿子,然后朝睡在身侧的自家婆娘大声喊道,“孩他娘孩他娘,快,快跑,地龙翻身了!”
……
第147章 别样的报喜
和林大牛一样,误以为是地龙翻身的还有好几户人家,所以这会儿他们都是拖儿拽女的跑到了院子里。
于是,鞭炮声才停歇,四个衙差和敲锣打鼓的六个人,以及两个马车夫,很快就听到村里传来一阵阵“吱吱呀呀”的开门声,还有几句“快跑快跑”的嚷叫声夹杂着。
两个马车夫到底是走南闯北惯了的,见此情形,心道不好,今晚自己要是不机灵点,被揍的可能性很大。
想到这里,两人忙往后退了几步,思忖着要不要挪到那棵大樟树后面躲躲。
除了以为是地龙翻身的,也有以为是来了打家劫舍的匪徒的。
这不,村东头的林添财家,此时添财他爹正扯着家中的大水牛,准备往院外跑。
娘的,自己一家人勒紧裤腰带十来年,好不容易攒下银子买了头牛,可不能被匪盗抢了去。
一旁的添财他娘,这会儿眼泪汪汪,死老头光顾着大水牛,连婆娘和儿子,还有孙子都不管了,真真是人不如牲口啊。
与添财他爹想着往院外冲不同,更多村里人则守在了院子里。在他们看来,跑出去不就等于把肉送到别人嘴里吗,所以他们还是蹲在院子里更稳当些。
不过,一个个手里的扁担和锄头却是握的紧紧的。然后,或趴在围墙上,或透过院门缝往外瞄,紧盯着举火把越走越近的一行人,做好随时反击的准备。
此时的林族长家亦是如此。
林德运把一根长木棍递了过来,“爹,这根棍子趁手,给您使,待会儿要是他们冲进院子里来,咱就狠劲打,反正打死了匪徒,官府也不会让咱们偿命,说不定还有银子发哩!”
虽这样说,可细听林德运的声音,抖得厉害。
林族长没有接,他才不信匪徒来了的说法呢,活了这么些年,林族长还从未见过,有哪家匪徒是敲着锣打着鼓,上门来抢东西的。
况且,这些人真要是匪徒的话,那么这会儿怕是早就冲杀过来了,还一个个跟木头桩子似的杵在那里作啥。
可不就是木头桩子嘛,这会儿的几个衙差,早就停下了脚步,心里想着,要不要把手里的火把给熄了,不然他们就是妥妥挨砖头的靶子了。
而那几个敲锣打鼓的,早已没了声响,照眼下这架势,他们要是再敲的话,不是嫌自己命太长了吗。
看到一行人停下,村里好些人都松了口气,也都觉得是坏人的可能性不大。
其实村里稍微年岁大些的,都不会往匪徒上想。
林冬爹就是一个,年轻时他去过不少地方,南边也去过几回,他记得有些地方的风俗,就是半夜三更来女方家接新娘子的。
所以他觉得眼下的情形似曾相识,便忍不住说道,“这又是敲锣,又是燃放鞭炮的,倒和南边有些地方娶媳妇接亲很像。”
接亲?
林冬的娘一听,嘴巴差点能塞进一个瓜瓜来,“那不就跟偷没两样了吗?”
再说,他们村里也没听说有谁家嫁女儿啊。
而这边,几个衙差正想着报喜要不要继续,就听有人朝他们喊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