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2


了矮榻旁,裹了条毯子。

他平静的应是。

“文若会被你气疯的,”荀谌喃喃道,“你知晓这有多大的后果吗?”

“我知道,我会承担的。”

荀晏说道。

他疲惫的往后躺下。

“四兄,我要睡一会,”他含糊的说着,“帮我熄个灯。”!

第232章

秋末,许都惊变。

子时,外兵至许,两兵相交。

寅时,城内兵反,长史王必被擒。

辰时,太尉兵马接管许都。

午时,荀晏入宫。

许昌一夜数十惊,短短一个晚上就彻底变了天。

荀家会反吗?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过,而今真的发生了,却又令人无所适从。

荀清恒的退让与妥协持续了太久,久到让人忘了他原本的模样。

当正午的阳光洒下时,耿纪取了天子的诏书匆匆往宫门去,一路上的乱象逐渐平定,他蓦的被人拽住了胳膊。

“季行,季行,事成矣?”

那人急匆匆问道。

“成矣!大势已定!”

耿纪面上止不住的笑。

他未曾想到荀清恒多年蛰伏,竟还留有这般大的能量,但想来也不怪,他是颍川人,许都说是曹操的老窝,何尝不是荀氏的老窝呢!

如今他又取得了天子诏书,一切便是名正义顺,是奉诏讨贼,更是真正的争出了一条生路。

金祎感叹道:“太尉实乃忠臣也,是我先前错怪他了。”

他向来不喜荀晏之亲曹,却未料到如今却是他出手给了曹操沉痛一击。

“此处不便多言,”耿纪摆手,“德祎且与我同去北门召太尉入宫!”

宫门外,那一夜之间颠覆了一切的太尉正仰着头,似是在观察宫门上的花纹,他的神色看上去温和,又藏着些许倦意。

荀清恒素有美名,常有人腹诽其面白无须似阉宦,但无人可否认他容貌之盛,年岁渐长也不减其容色。

耿纪宣诏后欲引他入宫,却见他微微抬手,身后四名身材壮实的兵士就抬了步辇上前。

“这是……”

耿纪有些惊愕。

“仆常年抱病,唯恐失礼于天子面前,”那人说着,“一夜未眠,乏力无能,惶恐惶恐。”

他嘴上说着惶恐,几人却未从他面上看出惶恐又或者是惭愧之色,只有近乎冷漠的平淡。

皇宫之内,本是禁止马匹车辇出入,可如今形势,有何人能拦着此人?

金祎心下一跳。

他莫名在他身上看出了一丝曹操的影子,又或许是一些别的……

下一刻他便安慰自己是想多了。

荀氏是清贵之家,岂会与那些乱臣贼子,出身卑劣之徒一样!

荀晏不知他们私下里心中想了些什么,他也没有兴趣知道。

他身上不适不假,但也远不至于行走无力,他只是没有耐心继续遵守那些规矩了,都到这份上了,为何不叫自己过得舒坦点?

宫内轮值的戍卫是他的旧部,在今晨时他便掌控了皇宫戍卫。

可能是未雨绸缪,又或许是他带点乱臣贼子的天赋,他月前就开始私下联系一些人,只是迟迟没有做出决定罢了。

两台空荡荡的,他昔日为御史中丞时常往返于此地,如今故地重游却是另一番姿态了。

看守御史台的虎贲与他说,今早陈御史来了台中,他们暂且扣押了人。

陈群一大早跑来御史台,总不可能是想着准时打卡上班。

荀晏令人落下步辇,随后抬步向里走去。

陈家的阿兄坐在书案之前,他举止自若,浑然不似为人扣押。

“长文为何不在家避避祸?”

荀晏驻足于不远处,离陈群不远不近,正好能让人听见他的声音。

陈群看向了他,神色之复杂不言而喻。

他说道:“太尉此行,恐怕并非如国舅所愿。”

他不知道耿纪金祎等人究竟给出了什么条件,但他却不觉得他们能给出说动这位世交之弟的条件,那如今之形势,只可能是荀晏想要如此。

那他究竟想要什么呢?

荀晏微微一笑,他说道:“国舅欲再行奉天子以令不臣之事,斥丞相所行乃挟天子。”

“国舅欲如此,那你呢?”

陈群追问。

荀晏的笑意淡了些,半晌,他说道:“我想怎样重要吗?他们都在逼我。”

天子在逼他,曹操在逼他,凭什么他永远要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承担那些斗争的后果?

谁会为他的阿兄哀悼?谁会为他的伯纠恸哭?

陈群陡然止住了质问。

“清恒,你我相识多

年,我只希望你莫要冲动行事,”他说道,“你若一意孤行,我便只能舍命相随了。”

荀晏一怔,他莞尔道:“多谢长文了,只是也不必如此……”

“过了今日再提日后吧。”

声音渐轻,他不再于此耽误,回身离去上了步辇。

陈群远远望着他,陡然发觉那道背影显得过为瘦削,也过为陌生,他重新坐了下来,提笔起草文书。

穿过长且幽深的宫道,荀晏终于至天子殿前。

那煌煌宫阙威严的矗立于他身前,其中坐着的是那大汉最后一任天子,在无助与寄人篱下中度过数十年的汉天子。

他下了步辇,在突兀的心悸中晕眩了片刻,指节突出到青白,转瞬之间他向两边诸人颔首,面上殊无异色。

折腾一大晚上,他若是少年时也就罢了,放这会就显得吃力了起来。

两边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的汉臣,忠臣欣慰的看着他,好似在他身上看见了大汉的前景一般。

荀晏心中陡然升起讥诮之情。

这些人这么多年来什么都没有学会,他们自诩忠臣,又何尝不是与曹操发生了利益的冲突。

昔年袁绍召董卓入京,他们将董卓视为诛杀宦官,谋求利益的那把刀。

如今他们召自己起事,又何尝不是抱着相同的想法。

殿门前的虎贲上前拦住了他,请他解剑。

他神色冷淡,似若未闻,在众人惊愕的眼神中再度抬脚。

他按着腰间佩剑,剑履上殿。

端坐于宫阙之内的天子用相似的惊愕眼神看着他,他抬头看了过去。

不似往日里的低眉垂目,谨小慎微,他毫无掩饰的用冷漠的目光看着天子。

[你从来不敬天子,但伪装的皮披久了,自己都要当真了。]

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幻觉般的混乱与现实的清醒混在一起,他的眼神仍然清明。

[你厌恶天子,从慈明公时便是如此,你敢说自己从未想过一些什么吗?]

无力的天子端坐于至高之处,座下群臣的参拜如山呼海啸,似将一切吞没,腐朽的战车摇摇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