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


”荀晏思忖着说道,“若弃南郡,可自淮南合肥出兵。”

“啊,是了,”他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先前丞相派一零陵名士前往收复郡,若是撤离江南,理应携其一道离去。”

他印象深刻,荆州虽然亲曹党很多,但看不惯曹操的更多,一群性情孤傲的名士里头冒出来了个曹吹,实在是引人注目。

他话落后肺腑间一阵刺痛,又不想打扰旁人,只能自己抵着唇低声轻咳了起来,不待荀彧询问,他便自己起身,道是路途劳累,先回去休息了。

老曹回信迟迟未至,再有消息时,竟是他亲至许都了。

许都的流言还未发酵,各路蠢蠢欲动的世家豪强还未有所动作,谣言便不攻自破。

又两日,曹操召见诸人。

第214章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向前倾一些无妨……”

今日天气尚好,连日阴云来终于露了一丝阳光,不至于阴冷得叫人不想动弹。

院中,披着大氅的青年耐心的引着稚子的手扣向了弓弦。

他有一双漂亮的手,白皙瘦削,似那剔透玉石,只细看才见其上遍布着细小的旧创痕迹。

白璧微瑕,着实遗憾。

荀陌眨了眨眼,有些神游的想着。

“食指,中指,无名指扣弦……”

青年带着他扣弦,开弓,几乎完全是被人带着,弓矢向前射落了一片落叶。

那青年笑眯眯望着他,夸奖的话和不要钱似的,仿佛小朋友是绝世罕见的天才神射手。

荀陌被夸得又一次脸色爆红,他嗫嚅了许久,才小声说道:“多谢……多谢叔父。”

他说完还小心的抬头看了看,见荀晏并无不愉之色才松了口气,继而是有些莫名的失望。

荀晏望向了院门口站着的人。

那人也不知站在那儿看了多久,神色疲惫间也不由带上了一缕笑意。

荀晏想了想,他牵着小朋友指着那人说:“那是你公达阿兄,叫声从兄,他会给你糖吃的。”

荀陌:……

他怎么可能叫得出来啊!

荀攸反而从容自若,不视小叔父偶尔的顽劣心思,塞给了小朋友一包米糕。

“清恒幼时为了几块米糕也喊我阿兄,如此正好。”

荀晏眨了眨眼,他有些想不起来,但为了五块糕折腰又好像确实是他能干出来的事。

亲从抱走了小孩,荀晏这才与荀攸入了主屋落坐。

荀攸随口问道:“既然归了小叔父,怎么还不叫他改口?”

荀晏有些为难。

诚然被族人逼着带了个孩子,他也挺喜欢那小孩,可他确实没有做好准备真的养个孩子,尤其是在知道自己可能并没有多少时间陪他。

他只能含糊带过这个话题,转而问道:“此行可有受伤?”

荀攸摇头,曹操出事时他正在后方,倒是逃过了那轮动乱。

“丞相恐怕伤得不轻,”他说道,“那日之

后一连数日未曾召见旁人,只令大公子守在身边。”

荀晏垂下眼眸,心下微沉。

老曹原本应当活几年他早就不记得了,但决计不会是那么早,可世间那么多偶然,只需一次偶然就能夺走人的性命。

“我对刺杀之人略有猜测,”荀攸不徐不疾说道,“细则昨夜已与令君相谈,未定之事,本不欲令叔父劳心,只今已身在局中,且观叔父似已有猜测……”

他抬眼看向荀晏,“丞相此行非征凉州,而是剑指并州。”

荀晏握住掌间微热的耳杯,心下却出奇的没有太大的意外。

吕布似乎这辈子从未被人信任过,曹操同样也不信任他,在相互警惕谨慎合作着度过了最难的数年之后,老曹会想要翻脸,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借征韩遂之名,实则是为收复多年来近乎独立的并州,他确实半点消息都没听得。

曹操在这件事上不信任他的立场,也不信任许都诸公卿。

他揉了揉有些酸疼的肩,“公达是说……”

荀攸颔首,他说道:“叛乱中人多有丞相在兖州时的老人。”

兖州的老人,即使多疑如曹操,对跟随十多年的老兵想来也会多两分信任。

但兖州老兵也是与陈宫吕布牵涉最多的一个群体之一。

他曹操要对并州下手,难不成还不让吕布反击?

“何必如此呢?”

荀晏叹息。

荀攸沉默片刻,他提起一事,“听闻丞相旧时曾提过九州之议。”

府外忽而有人来传唤,道是丞相相召小聚议事。

荀晏起身去里屋换过衣服,随后再出门与荀攸同行。

“确有此事,”他接过了先前的话题,“九州议中并州亦归属为冀州。”

二人心照不宣的沉默了下来。

九州议中的冀州,何尝不是曹操为自己划分的国度,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地盘有如吕布一般不稳定的分子存在。

荀晏倚在一旁阖目小憩,为接下来和老曹的聚会养精蓄锐。

没办法,感情淡了,以前他还三五不时怼怼老曹,现在每回见到老曹都提心吊胆的,活像是接受考核。

……他怀

疑自己被职场pua了。

小聚还真是小聚,堂上不过寥寥数人,或是身居要职,或是曹操心腹。

阿兄早来了一些时候,正与曹操低声说着什么,那位丞相端坐于主位,冬日衣厚,也瞧不出到底伤在了哪儿,只是也难掩面色憔悴。

荀晏这会才恍然发觉,曹操也老了啊,连年征战使他看上去较同龄人还要苍老一些,伤后的憔悴更突出了这一份苍老。

一一问候过丞相后,诸人落坐,曹操似是不欲提起北方之变,而是与诸人说起南方之事。

此事荀晏与荀彧本已有论调,只是曹操看上去有些犹豫,接着便是曹洪起身提议,道是退兵无益,不若僵持,南郡若失,连年战火下,孙权所得南郡不过空壳,是为弱敌之计。

荀晏抿了抿唇,他初衷便是不愿叫这场没有结果的战争使南郡残破,毕竟他道德滑坡还没有至此。

“君只见其一,不见南郡百姓皆逃往江东。”

荀彧平和劝说,三言两语之间叫曹洪无话可说。

他既出头,剩下几个支持这番论调的谋士也不愿冒头与他争论,左右如今大家都颇为忌讳那地方,也不至于为此吵生吵死的。

“令君所言甚是,”曹操拍案定下论调,“既弃南郡而转淮南,今淮南蛮荒之地,盗贼横行,谁可治之?”

“或可使陈元龙至淮南。”

有人提议道。

曹操阖目,不作表态。

陈登在南方的势力过盛,且他帐下南方少将,一时半会也离不了陈元龙,若为制衡,自然不可再将淮南重地托付于他。

荀晏思忖着说道: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