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4


简直眼睛疼。

他虽不喜奢靡,但见着这般如艺术品的蜀锦仍不由得多看几眼,想着大概曹老板会很喜欢这种美衣裳。

酒过三巡,荀晏起身辞以舟车劳顿,不胜酒力。

……舟车劳顿大概是有,不胜酒力就很难说了。

满打满算这人估计就敬刘璋那一杯是真喝了,其余皆是碰了碰嘴唇,边上还有个亲属在代饮。

待得出了府邸,荀晏抿了抿唇,有些直不起腰,被扶着才上了车,去往暂且歇脚的官舍。

那车晃得他心烦,他忍了一会寻了条帕子,将方才吞下的酒水又吐了出来,只是再出来却成了淡淡的粉色,喉咙间顿时又皆是血腥气。

他开始左顾右盼寻思如何销毁罪证,免得又被念叨,这胃出血断断续续就没有好过,他感觉再养养也凑合了,只是他师弟解锁了念叨人的技能。

还未等他想出什么,马车已然停下,外头有人唤了一声,随后掀开车帘。

“叔祖?”

年轻人唤了一声,视线慢慢移到了荀晏手中还未销毁的罪证上去。

“多年不见阿缉,”荀晏若无其事的塞走那条帕子,他看了看那年轻人,忍不住说道,“颇有公达之风。”

这孩子站在他面前,他恍惚间甚至想到了很久以前,方才及冠的荀公达笑意盈盈站在他面前带他回家的时候,他们生得不算太像,但这种说不上来的气质却十分相似。

荀缉没有被他带偏,但又不能跨辈分批评叔祖,所以他善解人意的也不提什么,只是扶着人下了车,

转身又命人请医工来。

官舍中早已安排妥当,他一路虽是疲惫,又马不停蹄的与刘璋见面,这会真歇下了反而没有什么困意。

“阿缉初来益州时,有何感受?”

他眯着眼睛斜倚在案边问道。

荀缉听他声音又轻又快,又想起父亲先前的嘱咐,虽是忧心但仍是认真的从风土人情、百姓生活各种方面开始回答。

荀晏本是随口一问,却未想那少年人直接空口写论文去了,一双杏眼都睁圆了。

荀缉见状有些不好意思的停了下来,他发觉叔祖大概不是这个意思。

荀晏摇了摇头,这会上了心,“阿缉说得很好,继续吧。”

待荀缉说完,他才思忖着慢吞吞开口道:“巴蜀素有天府之美称……”

北方曾多次遭遇蝗灾、洪水、疫病,而巴蜀在秦岭之后,却是未如何经天灾,就连战乱都数得清,如此天府,百姓又如何会想着外伐。

他没有说下去,只是笑道:“晏初至益州,只为蜀锦之精妙晃了眼。”

荀缉一怔,叔祖的声音虽然轻,但他也听清了,为蜀锦而炫目很正常,天底下多得是人千金求蜀锦,但放在这位叔祖身上总感觉有哪里不对。

“织锦起于襄邑,可怜锦官城在战乱中已不复昔年盛状,当今天下锦绣莫过于蜀锦。”

荀晏阖上了眼睛,要将一直孤立在外的益州绑在战车上,最牢靠的关系莫过于利益的纽带。

“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

他慢慢想着,甚至不得不承认在货币制度崩坏了的现在,说不准以蜀锦为货币,性能反而还要好一些,最基本的职能它都具有。

价值尺度、流通性、贮藏性、支付性……

开市、互通,这是他能给予益州的筹码。

第166章

公馆中,侍卫肃立,带着巴蜀特色的建筑令人目眩神迷之中又带着金碧辉煌,如那繁华的蜀锦一般惹人眼,奢靡犹过如今荒废的二都,更甚如今的许都。

“叔父有此意,当是再好不过……”荀攸缓缓说着,手掌抚过温热的茶盏,推到了荀晏面前,“只是此事于叔父并无大益。”

向北方售卖蜀锦,开市互通,本质上是在发展益州的经济,钱从北方人的口袋里流到蜀人口袋里。

以目前的立场来看,益州并非归附于曹操,虽说建立了暂时的合作,但未必就长久,益州大小士族仍在坐观天下大局,旁观曹操与袁氏最后的胜负,又或者是更进一步,想着关起门来过上自立的日子。

这般情况下提出这等建议,倒是颇有些资敌的意思。

“此行益州,曹公言大小事务令我自行抉择。”

荀晏垂下眼眸,握住茶盏,微烫的杯壁压在掌心,带起一片热意。

荀攸清凌凌看了他一眼,面色平和,令人取来了纸笔,公事公办与人谈起了政事,并未因二人关系而刻意退让。

扪心而问,荀晏能够理解这种态度,在其位谋其职,益州之官治理益州,为益州牟取利益再正常不过了。

巴蜀偏僻,又有沃野千里,不受天灾侵扰,但世上又哪能真有全然独立居世的群体,灌钢之法自他手中出世后已逐渐推广,曹操、袁绍、乃至于刘表麾下皆令铁官逐渐改良技术,炼钢术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而巴蜀因其消息难通,又有张鲁断道多年,如今所见盔甲皆不及中原,更遑论耗时耗力之多。

得了好处与方便,又有钱财相诱,谁能继续遗世独立?

虽是心中思虑已久,但荀攸思维敏捷,他久治蜀郡,不仅通军事,于这等商道亦有所涉及,虽不深入,但提出的问题都是直指核心,几次将荀晏问住,想了老半天才慎重的回答。

讨论得口舌干燥,他摸着茶盏欲喝口水歇歇,却见荀攸倏而停下了话语,拧眉看了过来。

荀晏顿时觉得自己是不是有哪儿不对了,端着茶盏一时竟不知该不该喝。

一别多年,分明以前大侄子待他最是软和,结果这来蜀地待了多年,也不知是染上了

什么风气,他竟觉得大侄子格外有威势,每每被那样平静的看一眼就觉得像是马上要被制裁了似的。

他挺直腰背,轻咳一声,欲重振一下自己作为长辈的威严。

荀攸大袖拂过桌面,取走他手中茶盏。

“水凉了,换热水。”

“……哦。”

荀晏弯下了腰背,乖乖接过换好的热水,闻一闻还能闻到其中泡了哪些药草。

……他自然不敢拒绝。

他忍不住悻悻想着,人家是长辈赐不敢辞,到他这儿竟成了侄儿赐不敢辞。

议散时已近夜幕,长史目送二人分别,随后沿着廊道而行,入了州牧府,立于刘璋面前。

刘璋并不太懂这些买卖的事情,但他大抵也知不是什么坏事,于是他抚掌笑道:“吴公多虑矣。”

“荀公为人,璋自是知晓,他虽与荀清恒乃是叔侄,亦不会因私废公,二人来往皆是公馆相见,光明磊落,少谈私事。”

正逢吴懿在刘璋身旁,听得此言后忍不住多看了看自己这位明公,见他仍是没有太大忧愁的模样,只能自己忍不住心下忧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