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有一击扫灭六国的实力!

但这样的精锐,这样的精锐却被姓项的小子一击而溃,甚至连逃逸都做不到……

叔孙通与李斯脸色煞白,齐齐抽了口凉气。

如果说先前天音所说的“六国亡秦”,还只是虚无缥缈的预言,那么眼下这残酷到惊人的战绩,就再明确无误的解释了大秦的暴亡。

……有这样的敌人隐伏于江湖中,天下简直危在旦夕。

大概是心理斗争了许久,李斯咬牙出声:“陛下……”

这样的人物,得尽快翦除啊!

始皇帝只是轻描淡写的瞥了他一眼。

“朕已经派人责问吴中的太守,命他自杀,另择良吏。”祖龙向长子解释:“以眼下的局势,暂且不能妄动。”

扶苏微微愕然,随即醒悟:项羽这样的亡国余孽能安然存身于吴中,势力必然已经盘根错节;如果仓促清剿,恐怕立刻就会激起民变,闹出“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风波。还不如选一个高明的长官徐徐图之,暗自削弱这些遗民的斗志。

但皇帝的手腕如此灵动,实在大大出乎几人的意料。祖龙似乎嘘了一口气,平静开口:

“更何况,这项羽也并不是第一号的心腹大患……继续读下去。”

扶苏张了张嘴,表情愈发惊悚了。

——连项羽都算不上头号的心腹之患?

他硬着头皮读了下去:

【仅以功业论,项王的巨鹿之战简直是战国以降历次大战中光辉的顶点,纵使廉颇、白起再世,大概也只能瞠目其后,自愧弗如而已。

四万胜四十万,正面击溃秦军最强的兵团——在战国之时,这简直是各国做梦不敢想象的战绩。相较于数十年各国混战,巨鹿这一场算是真·高端局。

但这仍旧不是终止。当我们回望楚汉相争的历史,依然有更为辉煌的名字高踞于项王之上,纵使将星璀璨,依旧在这名字前黯然失色。

没错,我们说的是韩信,兵仙韩信。】

读到此处,叔孙通很不体面的低呼了一声。

说实话,“兵仙”这样的称呼委实有些尴尬的土气,但宫殿中人人静默,没有一个发声表示异议。

毕竟,如果真有人能横扫巅峰时的那个“项羽”,他就是自称兵祖宗,想来也无人敢于议论。

只是,在骇然震动之余,众人心中却不觉转起了同一个念头:

……这战力贬值,未免也太夸张了吧?



当然,我这里不打算吹韩信打的胜仗。甚至说句实话,相较于项王在巨鹿奇迹般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韩信定三秦、平魏、破赵、灭代的诸多征战固然精彩至极,却也未必就超乎其上,可以蔑视项王什么。真正令他为古今称许,后世名将俯首拜为第一的,反而是一个相当不起眼的小技能——所谓韩信可以“驱市人而战之”、“多多而益善”。

这个技能在后世倒不算稀奇。不少将领都有临时武装平民,紧急训练后组织冲锋的战例,最多不过称许一句带兵能力超凡脱俗而已。但兵仙之所以为兵仙,靠的只是带兵能力么?

或者说,我们不妨回到楚汉相争的那几年,纵观天下诸侯,有几人可以“驱市人而战之”?

答案很简单,一个也没有。

不要忘了,秦亡距战国还不过区区十五年,并立的诸侯们依旧在以六国的惯性思考着问题。他们追念灭亡的先国,追念夷灭无地的军队,于是以旧国的逻辑重建了一切——赵军属于赵人,燕军属于燕人,就连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他赖之震慑诸侯的精兵强将,也是“江东子弟”,楚人出身。

这是诸国几百年的逻辑了,很正常,对吧?

而韩信,就是这个正常逻辑中的“意外”。

简单来说,韩信——或者说汉初三杰——是混战中第一批意识到“时代变了”的人。他们朦胧领悟到了这世界的变化。天下已经不是七国争雄、彼此为政的天下了,这是被祖龙以一文字,以统一度量衡,以驰道改造过的,大一统的世界!

仅以军事而论,“一文字”意味着军令可以在各国军士之中通传无碍,只要安排识字解文的将领,便可以将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控制住每一个兵士;而统一度量衡,则意味着辎重发放的度量不再有冲突,军事器械的制造可以归拢于整体的标准之下;而皇帝耗竭国力修建的驰道,则为军队的迅速调动与转移提供了最关键的条件。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一支统一的,超越于各国界限的军队,已经呼之欲出了。

而韩信,兵仙韩信,多多益善的韩信,是唯一能掌握这支军队的人。

他领悟出的奥秘在后世平平无奇,但在楚汉相争时却无异于不可理解的神技——各国诸侯都依赖着本国子弟所组建的乡土部队,打一次就消耗一次,战一场就少一场;而韩信呢?韩信在赵国便招募赵人,在魏国便收揽魏军,但凡始皇帝车同轨书同文之处,都是兵仙无穷无极的兵源。什么叫“多多益善”?意味着无论是哪个诸侯国的人,都可以被韩信随意调动,如臂使指。

当诸侯面对韩信时,便等同于以区区一地之兵,抵抗大半个华夏混同而成的部队;以区区一诸侯国的精锐,对抗整个中国的精锐。

这还能有一分的胜算么?

什么叫降维打击?这就叫降维打击。什么叫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碾压?这就叫先进制度的碾压。

在楚汉争斗的短短数年之间,先进制度毫无疑义的展示了它莫可抵御的威力。大一统——哪怕仅仅是被始皇帝仓促开发出来、极度残缺而又孱弱的大一统,也可以轻松吊打六国余孽。

诸侯中的魁首,西楚项王“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所领之楚军横行天下,实在已经将战国旧制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但纵使这样光辉灿烂的名将,无与伦比的万人敌,在大一统面前依旧孱弱得可悲而又可怜,甚至抵挡不住先进制度所稍稍展示的那点威力。

项王死时,自称“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某种意义他并未有错误。如果世界还是战国时的那个世界,那么项王与兵仙沙场争雄,纵使不敌,亦不至于一败涂地;真正将他碾压得毫无还手之力的,绝非军略上的差距,而是那若隐若现的历史进程,初次从胞胎中睁开眼睛的大一统。

换句话说,他也不是败给了天,他是败给了始皇帝,以及唯一领会始皇帝精髓的兵仙。】

读到此处,扶苏心潮澎湃,热血滚涌。他久出塞外,对兵制军务了如指掌;也正因如此,一看到韩信“多多益善”、“混诸国之兵”的操作时,才如醍醐灌顶,有了不可言喻的明悟。

——原来还可以这样!

与这样招募兵士的手段相比,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