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


,打开空间虫洞,逃离了母星所在的星系,失去踪迹。

在茫茫无边的宇宙中寻找一个渺小的子体,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母星生物不会放弃。

万年光阴对不老不死的Black本体而言并不算长,它们最终在距今五百年前确定了叛逃者的所在地——地球。

叛逃者不知是与地球人混到了一起,还是被地球人捕获(Black更倾向前者,它们自信人类没有抓捕叛逃者的能力),人类中出现了具有Black特性和能力的超人。

但混血的杂种终归无法与真正的Black相媲美。

差点就被低级虫族消灭的人类,在母星眼中脆弱得不值一提。

母星生物们对夺回被叛逃者偷走的基因势在必得。

于是,再后来,母星积攒能量,为它的第一批远征军,开启了定向虫洞,将一个Black本体和它的部分裂合体送到了地球所在的星系。

03不是最初前往地球的Black,所以它并不清楚当年在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它的记忆中,只有母星发现“远征军被全灭”时的情景:火红的天空,漫卷的狂沙,金属质地的砂砾砸在脸上会疼,母星悠远而悲痛的嘶鸣回荡在耳边,与叛逃者逃离时一样。

被母星送去地球的Black本体不知在何时死去了。

Black本体死亡,裂合体就会变成如地球人一般的存在。于是,多年后,它所遗留在母星上的裂合体便开始衰弱,相继死亡,直至最后一个也化为尘土。

这意味着,以该外形为一大类的Black“种群”彻底从母星的护卫体系中消失。

母星此时才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它悲伤着,愤怒着,久久不愿停歇。

如此惨痛而巨大的损失,是从03拥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发生。

地球人不是很弱吗?在那个遥远的未知星球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可以让一个Black本体无声无息地折损?

无数的谜团和疑问接踵而至,但答案——Black们不知道,母星也不清楚。

死去的本体没有向母体传回任何有用信息。

母星生物们这才发现:原来,从Black本体离开母星所在星系,穿过虫洞的那刻起,它所传回的消息就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几年,它其实再也没有向母体传递回任何消息。

母星再不敢随意派出子体涉足这颗未知的蓝色星球。

可捕捉Light,拿回本就属于自己的基因却绝不能停止。

新一轮的探查开启:它们要知道在地球上发生了什么!

……

五百多年,相比于寻找叛逃者所耗费的时间而言,仿佛只是一眨眼的瞬间。

远征军全军覆没的原因被解开了:是一个人类基因窃取者、一个身体条件与Black极为接近的变异体“Gray”,杀死了它们。他杀死了Black的本体。

一个Gray,一个杂种?!

强大的Black怎么会丧命在一只Gray的手下?!

再探,再查……

终于,母星得到了它想要的答案:生命形式与距离。

远征的Black本体确实是被Gray所杀,但它战败的原因却应该被归于以上两点。

一,生命形式:母星生物的生命结构与地球生物不同。

母体、子体间互利互惠的生存方式看起来与虫族的社会结构极为相似,但实际上却也不是一回事。

母星生物的母、子体虽然各自拥有独立的意识思维,可它们仍旧属于同一生命体,即母、子体为同一生物的不同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能量就是它们之间最为重要的链接。

这就好比人体是由各种器官构成,只不过母体子体相对于人体的组成部分而言更加强大,且具有独立意识。

这种生命体的母体会从宇宙中汲取能量,储存在自身与子体当中,用以维持近乎永恒的生命。

但它们并不是不死族。

子体或母体本身的死亡,都会终结这种基本没有能量消耗的生命方式。

虽然,失去了另一部分的母、子体仍旧可以存活,但实际上,从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走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子体储存了一部分母体吸收的能量,并负责守卫母体。

子体中的Light,由母体孕育,可以再生,是母体和Black之间传递能量的载体。

Light的死亡不会影响母星的生命。因为母星依靠储存能量获得生命的延续,Light被Black吞噬,只是能量的储存位置进行了更换。

但子体中的“Black”是不可再生的。

失去了Black的母体,会被动损耗大量生命能量,且,当子体越来越少,本体会逐渐陷入失去战斗能力的绝境,直至被更强大的觊觎者杀死。

对于子体来说,失去母体,就等于失去了能量的供给源头。没有母体,Light无法被孕育,Black则会失去用以补充能量的“食物”,最终也会因能量不足而走向自然衰亡。

二,距离。

对于这个宇宙中所有的三维生命体而言,距离就是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横沟。

以人类的思维来理解多维世界:

零维世界是一个点,生活在其中的生命体只能存在于那个点内,无法向任何方向移动,零维度没有空间、时间,及之上的所有概念,它只是一个标志位置的点。

而一维世界则是一条线,一条由零维空间中的“点”所构成的线,它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和高度,只能向自己的两侧无限延展,生活在其中的生物,便也只能在这条线中,永远只能前后移动,若一个存在于一维空间的A点,想要去到一个在一维空间这条线上的B点,就只能依靠前后移动来实现。

这无论如何,都需要消耗时间。

当生命有了时间,距离便有了极限,足够长的距离,会变得无法跨越,会让具有了生命的A、B两点永远无法相见,只除了:将一维空间这条线折叠,从而将A、B两点相贴。

将一维空间折叠——这么做的结果,便是出现了二维空间。

二维空间,也就是二维世界,是一个由一维世界中的线构成,或者说,由那条线沿与自己垂直方向移动而产生的面,它只能在平面上延伸拓展,没有深度。

因为世界维度的扩展,在二维世界中的生物若想从A点移动到任意存在于同维度世界中的B点,将会有很多选择(支线,曲线,杂乱毫无规律的路线),区别在于其所需要走过的距离长短以及耗费的时间不同,但同样的,无论怎么选,它们都需要消耗时间。无法跨越的“距离”便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