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89章 深海

“……我可以帮你改正它们。”

“不用了。”格雷拒绝的干脆。

“是因为‘你的向导’?”克里斯特意加重了最后四个字。

格雷没有回答。

克里斯好笑地摇头,重新打开了全频通讯,不再说话。

……

“怎么样?今天能读出他在想什么吗?”梁晋端着热咖啡,微微弯腰,单手搭在伊万肩膀上,对林辞道。

研究员手中捏着一片特殊载体,脸颊泛起粉色,紧张地看着林辞,眼带恳求。

林辞摇头。

伊万松了口气,感激地悄悄同向导点头道谢。

林辞无奈地笑笑,移开视线。

伊万根本用不着谢他,因为他本来就什么也感知不到。

“……不应该啊?我的方法怎么会没用?”梁晋说话的腔调没变,神情却意外严肃。

“大概是因为我太弱了。”林辞耸耸肩,表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虽然梁晋教的方法与向导学院的并不相同——林辞猜想,这或许是高阶向导自己总结研究的方式。

十天来,他一直在按照梁晋所说的训练自己的精神力,以期待真的能够在精神层面达到普通向导的标准。

但可惜的是,梁晋的经验对林辞而言毫无作用。他一直在失败。

失落是有的。

林辞为男人那句“加强与哨兵间的联系”而心动,但也对这样的结果做好了心理准备。

而且,他本以为梁晋这样做,只是想找借口和自己继续“谈判”,进行信息置换。

谁知道,这人竟然真的一连给他当了十天的私人导师。

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林辞看不透梁晋。

“A、B组请注意,A、B组请注意。小队将在五分钟后抵达E34下潜点,请做好停驻准备。”克里斯忽然发出通知,操作舱内回荡着哨兵的声音:“另外,请梁科赶快把咖啡喝掉。您既然已经违规烧水煮了咖啡,就不要再弄脏驾驶舱——那样,我们还要浪费更多的能源用去清洁。”

“……”梁晋嘴角抽搐,瘪着嘴,一口灌掉了整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五分钟过得很快。

克里斯通报后,林辞便看向了驾驶舱正前方的巨大显示器。

随着机甲的前行,屏幕中,反射着星光的浅色雪地越来越少,广阔无垠的黑色海面吞噬了从天而降的流光银河,逐渐代替了冰雪绘成的地表——他们眼前没有路了。

“已到达E34下潜点。”克里斯拉下手刹,夏娃骤停在海浪巨大的拍岸声中。

透过屏幕,林辞看到了被机甲前灯照亮的滚滚浪涛。原来E34下潜点是一道被积雪覆盖,坡面几近90°的冰山断崖。

南极洲的天空是夜晚的颜色,时间却才走到正午12点。

铺设装备,调试仪器。抵达工作点后,探索组的众人迅速为下潜做起准备。

被梁晋大刀阔斧精简后的探索组只剩下14人。两辆履带车中共九人:一对C级向哨,七位普通Mute研究员。

“瑞恩,你跟我们下去做数据记录。李斯特,你和你的哨兵负责地上后勤组的安全。”梁晋大手一挥,划定了十四人各自的分工——梁晋、克里斯、林辞、格雷、伊万,还有那个叫瑞恩的年轻人负责下潜,其他人则留在岸上作为下潜组的后勤保障。

林辞对自己和哨兵被分进下潜组毫不意外。即使他们对那些研究一窍不通,根本帮不上什么忙,梁晋也必定会带他们在身边。

伊万则是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选中,喜出望外。

银色的人形机甲快速折叠重组,变成了鲨鱼形状的深海潜水器。

驾驶舱被三层特制抗压玻璃做成的球形遮罩包裹,从“鱼嘴”部分被推出,位于潜水器的最前端。

下潜探索即刻展开。

潜水器顺着冰山悬崖滑入大海。

入水后,舱内的人就像是站在一个半露在海中的气泡里一样。

黑色的海水渐渐没过玻璃遮罩,将众人头顶的银河模糊成一道光带。

口含玻璃球的钢铁鲨鱼开始下行。

随着深度逐渐增加,光带很快消失不见。

一片漆黑中,仪表盘上的荧光数字缓缓跳动,机甲发动机运行的声音在玻璃球内的狭小空间里闷声嗡鸣。

“太谢谢您了!林先生,要不是为了给您做讲解,梁科肯定不会带我下来的。这个机会太难得了……”站在林辞身后的伊万小声同向导道谢。

林辞却摇了摇头,梁晋带伊万下来并不是为了他和格雷。

这姓梁的对研究员,或许并不是那么……

啪!

玻璃球外的泛光灯开启,照亮了幽暗海水中的一小方天地,也让驾驶舱内的众人寻回了清晰的视野。

水下,灰白的冰山表面呈蜂巢海绵状,在距离他们不足2米的地方,从光亮绵延至无尽的黑暗。

林辞为自己对梁晋的猜测按下暂停键,重新将注意力放到周围的情况上。

操作潜水器的是克里斯和梁晋,瑞恩手持移动监测器,站在两人身后,不时汇报着各种数据。

“本阶段声呐扫描结束,海床绘制图已发送到您的操作端屏幕。”瑞恩在监测器上点点按按,一面十英寸的虚拟投屏出现在站在驾驶舱后方的林辞三人眼前。

“谢谢!”伊万用唇形同瑞恩道谢,两人相视一笑。

“继续汇报监测数据。”瑞恩的举动梁晋自然是知道的,他语气有些冷,但并没有指责Mute研究员。

“目前潜水器下潜深度为水下50米,机外海水温度为-1.5℃,暂无明显生命迹象出现。”

其实也不是没有生命体存在。

被泛光灯照亮的海水中,数不清的白色浮游生物随水流飘过,像是悬浮在头顶的漫天星斗,既遵循着自己的运动规律,又桎梏于整个宇宙的法则,自由又无力。

“……目前水深512米,机外海水温度为-1.1℃。潜水器已达到第一探索取样点海床,一切设备状态正常,可以立刻开始考察活动。”大约5分钟后,瑞恩再次给出提示。

“南冰洋表面的浮冰会降低海水表面的温度,所以海底温度通常会高于海面。”伊万指着声呐探测器绘制出的海床图为林辞讲解。

“哦,我的天呐!快看我们脚底下……”驾驶舱前方的瑞恩突然发出激动的惊呼。

几人应声看去。

白色的灯光照亮了潜水器底部的一小片海床——荒芜的浅褐色地表上,覆盖着一大片色彩艳丽的海底生物。

红的,黄的,橘的,粉的,白的……几乎没有一样是林辞能叫得出名字的。

“没有阳光,这些植被竟然也能生存?”林辞问伊万。

“不,这些有机体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