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啊。”昆汀不知是因哨兵神奇的能力,还是丹增嘉措的决定而发出了一个短暂的气声。

格雷甚至不需要通过对昆汀面部肌肉的分析,就能清楚地知道男人正在为丹增嘉措的决定犯愁——他的脸色实在难看。

但也只是一个气音,昆汀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强烈反应。他没有拒绝,没有气愤地抱怨上司不拿他们的命当命。男人只是客气地同格雷道谢,然后念叨着“我们是军人,对,我们是军人”,走远了。

队伍是下午开始前行的。

因为担心再出现马特那种情况——他们经不起任何损失了,昆汀让众人多休息了一个上午,才收整行装,公布巡查、驼盐继续的消息,以及鼓舞士气。

对于丹增的命令,有人坚定地维护支持,认为这本就是他们的职责,无论前方有什么样的危险在等着他们,都不该停下脚步,基地的人还在等待着他们的消息和盐。

当然,有人支持,就会有人反对。

不理解的人惧怕未知的宇宙生物,认为继续前行就是白白送死。毕竟向哨不会一直跟随巡查队,若是真的遇到未知生物,他们或许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反对的人希望昆汀作为负责人,能将他们的意见反馈给上层。

但昆汀拒绝了。

——巡查本就是为了探查这片土地是否存在外星生物,来为基地提前预警。我们怎么能因为惧怕死在外星生物口下而后退撤离?真的怕死的,你们可以自行返回,没人会阻拦你们!

负责人的话,堵住了反对者的嘴。

无论心里是否愿意,没人会离开大部队——在这片几乎要沦为无人区的地方自己返回,不用外星生物,落单的人类就会先被各种野生动物撕碎。

冒着前所未有的危险,众人继续踏上前往远方盐湖的路途。

……

经历了狼群和外星生物的偷袭,驼盐队的牛少了近四分之一。

这对牧民和基地百姓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使管理牛群变得容易,队伍前进的速度变得快了起来。

原定一周的路程,只用了不到五天,便完成了。

越往北,环境的恶劣程度越极端。

他们现在已经进入海拔5200米的无人区边缘,这里有他们的第二个目标盐湖——空桑茶卡。

稀薄的氧气让车上变得安静,在这种高度下讲话也会变得费力。

特别是林辞和一些第一次上到这个高度的士兵。头晕沉沉的,意识有点像酒后,清醒中带着混乱。

耳朵仿佛被保鲜膜包裹起来,有一种与人世和空气分割开来的错觉。

“有盐!这里有盐!”扎西次仁小跑回车队,喘着粗气,大叫道。

“保鲜膜”外的声音有些失真,林辞看着车窗外扎西次仁一张一合的嘴,下意识地侧耳,怀疑自己听错了。

但,坐在副驾驶的戴景言用行动证明了林辞听到的信息。

“快,准备祭湖,取盐了!”推醒正在补眠的达瓦旺青,戴景言打开车门,向驼盐队跑去。

发现可用盐,大概是自巡查以来,最大的好消息了。

车队众人与戴景言一样,激动而兴奋。

盐是雪山女神对藏人的馈赠。

每年取盐前,住民们都会先举行一次不算盛大,但虔诚无比的祭神活动——煨桑。

松枝、柏枝混着雪白的青稞粉,在铜盆中缓缓闷烧。

牧民和准备帮助他们运盐的士兵们在铜盆外,围作几圈。

一个留着络腮胡、年纪最长的男人口中念念有词,几乎是不做停顿地,一面祷告,一面向铜盆中添加新的青稞粉。

林辞不知道那些话语的含义,但他记得戴景言曾向他介绍过,煨桑时,当地人会先后祭祀三宝、逝去的英雄、雪山女神、战神、护法……直至将他们所认为的,管理统领这片土地的满天神佛一一敬拜,他们会将多余的青稞粉洒向天际,高喊吉祥如意。

“扎西咻!扎西德勒!”

远处的人群中爆发出第一声吉祥如意的呐喊,层层围圈的人们便也开始跟随领头人,极力呐喊,高声祈福。

“扎西德勒!”

“嗷!扎西咻!”

祭神仪式结束,盐队的男人们扛着铁锹铁铲和牲畜皮子,兴高采烈地高唱着古老的歌谣,奔向湖面冻结的空桑茶卡。暂时将外星生物入侵的危险和一路上的艰苦卓绝统统抛之脑后。

士兵们也很是高兴,一个个颇为激动地帮助牧民们从牦牛背上取下撞盐的袋子,运送到盐湖边。

因为缺氧,林辞还是有些眩晕,但这样的气氛让他不愿回到车上:“我们去看看吧!”

向导拉着格雷,紧随众人身后,走到湖边。

与格桑茶卡不同,空桑茶卡保持着这个季节盐湖该有的样子。

寒风呼啸,刮得铜盆中焖烧的白烟在小腿那么高的时候,就彻底消散在天地之间。

冻结的湖面和析出的盐晶让外行人难以分清到底哪里是冰雪,哪里又是盐巴。

藏人们粗犷的歌声,随着抬起落下的铁锹铁铲,字字句句敲击在湖面。

析出盐晶的最上层是大块大块的粗盐,牧人们先用铁锹将其敲碎,然后装到狼皮垫上,由两个人搬运到湖边的陆地,按照纯净度堆成两堆。

一些早就拿着编织袋等在那里的士兵则开始快速填装。用随身携带的任意工具将袋子砸实。再将装满的盐袋用特大的铜针带着粗线绳缝起扎口。

这些盐主要是喂给家畜的。

一袋砸实的粗盐,要两三个人一起,才能抬动,搬去装到牦牛背上。戴景言和达瓦旺青都在运盐的人群中。

再向湖面深处走一点,掀开最上层的粗盐板,下面露出的就是最干净、品质最好的细盐,住民们就是用这些盐做饭泡茶,维持生活的。

鲜亮的红色条纹编织袋被牧民带上湖面,每当发现适合人类使用的细盐,他们便用这种袋子就地装填。

林辞看到扎西次仁甩着袖子,手中抱着一打红色编织袋,跟在主要负责寻找细盐的人身后,在结冰的湖面小心行走——湖心没有结冰,越靠近湖心处,冰面越薄,越危险。

盐队要寻到足够一整个基地、上千人食用一整年的盐,只靠在湖岸附近寻找细盐肯定是不够的。

……

取盐的过程辛苦,却也满含着希望与欢乐。

车队是上午十点左右抵达空桑茶卡的。午饭都没吃,近百人一直忙活到夕阳西下,才终于取得足量的盐。

因为没有参与祭神仪式,向导和哨兵不能够参与到取盐的活动中。

期间,林辞渐渐适应了海拔五千米以上的氧气含量,终于不再头昏脑涨。

带着哨兵站在盐湖旁,林辞静静地看着四周为生活奔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