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3
的迷妹,就很难不对赵高满心厌恶。
而且就算是抛开史实不说,尽管也抛不开,赵高这种背叛主公的人赵不息也不敢用。
人家吕布对他义父们都还给个痛快呢,赵高可是把始皇帝的尸体放在咸鱼里闷着的……
再说赵高的才能有不是不可替代的,他顶多就是中人之才。他强的是洞察力,能让后期那么多疑的始皇帝还信任他只留着他一个人在车驾中伺候才是他的本事。其他的治国之才,几l乎没有,要是有一点治国之才也不至于跟胡亥一起短短三年就把大秦败完。
对于李斯这样法家顶尖人才,赵不息手底下大才也没有一个能在法律方面超过他的,再加上把始皇帝尸体放在咸鱼里面也不是他的主意,他顶多算是个从犯,所以赵不息对李斯尽管不算亲近,可也愿意让他接着当一个勤勤恳恳打工人。
至于赵高,滚一边去吧。
赵不息现在正厚着脸皮又贴回了嬴政身边。
赵不息贴过去的时候,嬴政还没有就寝,而是将头发散下来坐在鲸鱼油制成的油灯前处理政务。
察觉到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往自己身边凑,嬴政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谁贴过来了,他嘴角微勾,戏谑地看了一眼赵不惜:“你不是不搭理朕了吗?”
赵不息十分有骨气:“我已经整整一个时辰没有和你说过一句话了!”
主要是赵不息看到赵高以后才意识到不对,她和嬴政打打闹,闹闹一闹小性子,虽然在她和嬴政看来都只是父女之间无伤大雅的小玩闹。
但是的的确确是给了赵高和嬴政私下相处的时间的。
赵高这个在历史上把她爹和咸鱼埋在一起的垃圾家伙现在可是赵不息的一号提防对象!
“啧。”嬴政毫无杀伤力的瞥了一眼赵不息。
“沉不住气。”
赵不息:“……”
她爹就是有这么一个坏习惯,无论是干点什么,好像都要教会她一些东西一样。
帝王通病,总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
虽然指指点点的的确让人烦。
但是没关系,她会糊偶像滤镜!她可是曾经也是政哥产粮大手的女人!
只要兽设一下,她爹是草原上睥睨四方的狮子王,她是小狮子,她爹一巴掌按住她以后就会得意地摇尾巴,鬃毛和耳朵也跟着晃来晃去。
轻轻吼一声“学会了吗?想要成为草原的王,就要有我这样大的猫爪爪。”
多可爱!
于是赵不息带着一种慈爱的眼神看着嬴政,连连点头:“爹,你说的没错,我下次一定跟着你学沉的住气。”
嬴政觉得赵不息看他的眼神让他手痒痒。
于是嬴政下意识就在车内摸索起来。
赵不息得瑟掐腰大笑。
“爹,你放心吧,像棍子那样的危险物品早就被我扔得干干净净了,现在马车里面一根棍子都没有!”
“……对危险的防备做的倒还不错。”
嬴政觉得赵不息似乎还是学到了一点东西的,起码面对潜在危险的事前准备很充分,日后逆女继承了天下,他也不用担心会有哪个乱臣贼子造反成功。
可嘴里虽然这么说,嬴政心里却总觉得有些不得劲。
手痒的厉害。
赵不息得瑟:“那可不!”
嬴政顿时觉得手更痒了。
这逆女满脑子想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肯定是他给逆女分配的政务还太少了,这逆女才会还有心思去偷他的棍子。
“从明日开始,你每日在提早半个时辰来找朕学习理政。”
嬴政嘴角扬起一抹残酷的微笑,缓缓吐出的每一个字都让赵不息觉得自己深处在腊月寒冰之中。
“哪有那么多政务需要处理呀。”赵不息忍不住抱怨。
嬴政白了她一眼,悠然道:“天下的政务何其繁多。”
“分明是你自己控制欲强什么都想管着……”赵不息嘀咕道。
嬴政就属于那种自己给自己布置课后作业的那种卷王,一天处理一百二十斤的竹简,现在改成奏折了,处理的事情数量非但没有变少,反而因为纸携带更方便,所以每天处理的政务更多了。
她爹就属于那种连咸阳城下那两条狗哪天打架都恨不得知道的一清二楚的人。
赵不息生无可恋的被嬴政扣下,深更半夜还要进行课外辅导,心想等到日后自己上位之后,就把所有的工作都丢给她的大才们。
连后宫的事务都可以扔给吕雉处理。吕雉完全可以身兼二职,白天做丞相,晚上接着处理后宫的事务,反正都是女孩子嘛,到后宫里跟她一起秉烛夜谈也很正常啦。
岂不是美滋滋!
比她爹的李斯好用多了!
“那东海郡的黔首,当真会为了你所说的稳定愿意终身在海上漂泊吗?”嬴政看着赵不息做出来的方案,不太放心。
招收五万人,还不强迫徭役,嬴政很怀疑赵不息的这个方案到底能不能招到人。
嬴政认为,黔首如果不去用刑罚驾驭,那他们就不会为自己效力。
可是这一个办法在大秦还能用,面对出海就有些无用了,海外的陆地何其广袤,海上的岛屿何其繁多,若是海军士卒违反了军令,那他们在明知回来要接受严苛刑罚的情况下必定会选择窜逃海外。
这也是嬴政为何会让赵不息给他递方案的原因。
赵不息十分肯定:“别的地方的人不好说,但是东海郡的人绝对会为了稳定而投海军的。”!
第243章
朝廷要在东海郡设立海事府,专门管辖出海的事务,还要在当地招募黔首任职。
这个消息随着始皇帝的车驾到来而传遍了整个东海郡。
“海事府是个什么东西?为啥不找那些那些贵族王孙来找咱们呢?”老于咂巴着嘴,问自己婆娘。
老于的婆娘是在黑石制盐厂做饭的厨娘,五天才回家一会,一般县衙里面有什么新事,她消息比一般人要灵通一些,老于就趁着这个机会问问他婆娘知不知道这些天传遍了整个东海郡的大消息。
老于的婆娘是个膀大腰圆,但长相十分爽朗的妇女,听到老于问她,她抹了把头上的汗珠子:“这事俺们厂子里面也都在说嘞,我听着厂子里的女先生说这是个好事,咱们得赶紧让老大老二去报名,晚了人家就不招人了。”
“咋能让两个儿都去哩,要真那么好,咱们里的里长不早就把他儿子送去了……俺听说得出海,咱们都在海边长大的,那海上多危险你不晓得嘛?”老于听到要把两个儿子都送去,顿时就急了。
他可就这两个儿子了,原来家里还有个大妮,嫁出去以后女婿那个村遭了劫匪,全村都死了,打那以后,老于就对自己仅剩的两个孩子看的紧紧的。
海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