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7
怎么她听着她爹理解的意思像是他要将各行各业大一统呢?
“这个主意很好,农官可以从种地的黔首中选取,不用非要是农家弟子,少府的匠人也可以选民间擅长做工的工人进行培训,不必非要是墨家弟子。”嬴政展眉。
农家和墨家的弟子也是要求识字读书的,数量少,可会种地和会削木头的黔首多啊,直接从黔首中选实践操作强的黔首入少府,而后再教一教他们识字就行了。
嬴政越想越觉得自家的麒麟女这个想法很好。
这是将权力直接收归到他的手中,绕过了诸子百家啊。
对于一切加大自己权力的政策,嬴政都是举双手支持的。
“朕明日就让李斯制定考试标准,选拔农官,然后再由各地官府统一培训一月。”嬴政决定的很快。
“还有各地的大夫,也都必须通过朝廷的考试才准行医,在朝廷设立的医馆中坐诊。”嬴政一边思考,一边笔走龙蛇地书写着政令。
赵不息总觉得她爹想的和她的初始想法有偏差。
不过也不碍事,反正从目的来说都是公有化。
“还有出海。”赵不息不忘初心,没有忘记是因为什么她才要提出事业编考试的。
“咱们可以从沿海擅长游泳的黔首中选拔一批黔首,让他们考试,只要考试通过了朝廷就给他们编制。”
嬴政抬起头,好奇:“编制是何物?”
赵不息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说顺口了。
“编制就是一种俸禄较低的官职。”赵不息形容道,“每个月给这些通过考试的黔首工钱,相当于朝廷出钱雇佣这些黔首作为终身士卒。这些黔首就一辈子都要由朝廷养着,若是他们战死了,则朝廷给他们的家人大笔抚恤,若是他们老了干不了活了,朝廷也要每月给他们发工钱。”
嬴政皱眉:“干不了活了为何朕还要给他们工钱?朕若想要用人,直接发动徭役即可,不必雇佣。”
士卒和官员还不一样,李斯这样的文官七十岁还能干活,可士卒四十五岁估计就干不了重活了,嬴政怎么算都觉得自己没必要出钱雇佣他们。
“可出海和徭役不一样。”赵不息嘟囔着,“建造宫殿修长城谁都能干,可出海探索是需要经验的,要是和徭役一样每次去的人都不一样,那很麻烦的。”
嬴政退而求其次:“朕可以雇佣他们二十年。”
就和大秦现在的常备军队一样,年轻力壮的时候在军队中当士卒,等到老了就回老家种地。
赵不息又看了嬴政一眼,慢吞吞道:“出海很辛苦,而且海上死亡率很高,要是没有足够诱人的福利条件,黔首们是不愿意出海探索的。”
“咱们大秦往后的十年内估计都不会发动大型战争,税收收入还每年都增长,养得起几万擅长游泳还不晕船的海军的。”赵不息劝嬴政。
唉,这事也不能说她爹,主要是自商朝到秦朝,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君王要养军队一辈子的事情。
可是出海和打仗还不一样,一场战争最长的也就是打几年,打完了士卒就回家种地,可出海是要一趟一趟出去的,还都得是同一批人,毕竟海上经验很重要。
好在每次只要赵不息给出正确的理由,嬴政都会仔细思考采纳。
这次也一样,嬴政算了一下,出海的收益和给黔首养老的付出,最终还是采纳了赵不息的建议。!
第239章
在走出咸阳宫之后,赵不息回头深深的看了一眼这座巍峨的咸阳宫。
夕阳给咸阳宫打上了一层更为庄严的金色光芒,巍峨的咸阳宫带着大秦独特的大一统气概和老秦人铁血肃穆气质,就这么安静地伫立在咸阳,从宫殿粗犷的砖瓦到门前雄姿勃发的石雕无一不透露出这个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巍峨气象。
这是最坏的时代。奴隶制刚刚完成向封建制转变,大一统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反而是分封的思想经过了八百年的春秋战国深入人心,生产力极其落后,整个大秦的人口加起来也才三千万,知识被贵族垄断,识字的人百里挑一,阶级固化严重,权力和财富通过世袭制世代相传。
可这也是最好的时代。从零开始也代表着拥有无限可能。六国的旧贵族已经被大秦屠杀的干干净净,秦国原本的旧贵族也经过商鞅变法军功制度的洗礼而十不存一,现在秦朝的贵族大多都是传承不超过三代的军功贵族,而且爵位无法世袭。
整个大秦王朝,始皇帝说一不二,始皇帝绝对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统治者。
嬴政从不会吝啬给有用的人加官晋爵,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位皇帝从不担心任何人功高盖主,再灿烂的星辰也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辉,历史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秦朝时期的名将能臣并不少,可被最多人记住的依然是秦始皇。
同样对于阻碍他宏图霸业的人,嬴政会命人挖一个足够大的大坑,把这些人连带着他们的九族全都埋进去。毕竟和这位千古一帝的伟大功业并称的是他那即便在帝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霸道名声。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嬴政觉得一件事情是正确的,那这件事情就可以毫无阻碍地在整个大秦被用最快的速度完成。
而现在,嬴政觉得考试有利于他选拔人才。赵不息相信,用不了三年,一条崭新的黔首上升之路就会被开辟出来。
赵不息会心一笑。
其实生得早还是有好处的。从零开始建造房子,要比把已经住满了既得利益者的危房拆掉再重建新房子要容易多了。
甚至不用太晚,假如她生在汉朝,那这个必定会触动贵族利益的方法就不可能如此顺利地被实施。某些四世三公的既得利益者就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她。
现在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赵不息也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总会有一些格外有权力的人能够利用规则给自己的后人谋取利益,数千年之后的文明社会尚且有一小撮人会如此,更何况是在如今的封建时代呢。
可做了总比不做好,她拿出来的这个方法,已经是她知道的最好的方法了。比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八股取士都要好。
这就已经够了,哪怕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一百个官员里面还是会有七十个官员是有权有钱人家的孩子,那也有剩下的三十个官员是普通百姓出身。
有三十个总比一个都没有强。
这条路虽然既拥挤又狭窄,可到底是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让普通人能够依靠自己的才能改变命运的。
而且虽然现在看这条路狭窄极了,可赵不息相信,在她之后会再有人将这条狭窄的路变成广阔的大道的。
只是第二天,赵不息就笑不出来了。
“爹,好端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