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
,可对于郡守的任命还是很严格的。
赵不息曾统计过秦朝各个郡的郡守情况,发现他们每一个都是始皇帝亲自任命的,大多都是秦人,偶尔几个原籍不是秦国之地的,也都在秦朝中央任职多年。
不过陈长也曾在秦少府中担任过农官,勉强也算符合条件……不是完全不能运作。
赵不息心想,倒是可以走一走赵高的门路试一试。
唉,赵不息感慨,她造反还是要多依靠灭秦的大功臣赵高啊。
冥冥中自有天意,灭秦造反这件事,终究是绕不过赵高。
说干就干,赵不息提笔给赵朴写信,告诉自己的亲爹大才,使劲抱好赵高的大腿,送重礼,请赵高帮忙美言几句。
还不忘画大饼,赵不息给赵朴分析好处。若是陈长能当上郡守,那咱们的生意就能做的更大了,就能做更大的生意了,到时候高产的粮食能种满河内郡,你也不用卖马了,我给你找个更赚钱的路子……
写完信,搁下笔,赵不息心想,其实知道了赵朴是她亲爹之后也还是有好处的。先前因为顾及赵朴秦人的身份,她有好多东西都要瞒着赵朴,害怕赵朴对她不忠诚。
可赵朴是她亲爹就不一样了,某些和谋反关系密切的东西就可以透露一点了。
毕竟造反是诛九族的大罪,赵朴是她亲爹,就算是发现她要造反,顶多也就是不愿意加入她的团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不知道此事,绝对不会去朝廷揭发她。
造反者诛九族,若是有朝一日她造反之事事发,赵朴只要想活着,那就不得不跟着她造反。
如此说来,赵朴倒是比其他人都更可信。赵不息沉思,决定也是时候让赵朴多知道一点自己要干的是什么大事了。
…………
咸阳
嬴政手中拿着赵不息送来的信,津津有味的看着。
当看到赵不息嘱托他要好好抱好赵高的大腿的时候,嬴政忍不住怪异的看了一眼赵高。赵高被嬴政看的头皮发麻,忍不住腿软几乎要跪下请罪……尽管他不知道自己做的何事被陛下发现了,可他知道陛下的这个眼神绝对是对他有意见了。
“朕听说你和‘赵朴’关系亲近?”嬴政忽然发问。
嬴政似笑非笑道:“朕还听闻,咸阳中有传闻说赵朴是你门下的附庸,说赵朴是讨好了你中车令赵高才一飞冲天的。”
赵高敏锐的察觉出了嬴政的不悦,可这次任凭他如何冥思苦想,都想不出来自家陛下为何不悦。
这“赵朴”的生意都是自己一手操办的,那在外人看来不就是赵朴和他赵高有联系吗?
赵朴又只是一个小小的商贾,自己乃是陛下的近臣,外人肯定会觉得赵朴是依附于自己的商贾啊。
嬴政别有深意的看了赵高一眼,指节微微敲击着桌案,忽然道:“朕就是‘赵朴’,‘赵朴’就是朕行走在外的身份。”
赵高瞳孔不断收缩着。
啪嗒。赵高拜倒在地,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
“臣万死。”
陛下是什么样的人,他赵高不过是陛下的一个奴仆,哪怕是陛下的假身份,也不能屈居于他赵高之下啊。
嬴政目光又回到手中的信上,淡淡道:“无碍,赵朴只是朕的假身份,先前也并未告知你,不知者无罪。”
赵高这下拿不定自家陛下的想法了,他日后该用何种态度对待“赵朴”呢?
若是再惹恼了陛下,岂不是无妄之灾。
赵高大着胆子问:“那臣日后该如何对待‘赵朴’呢?”!
第86章
听到赵高询问,嬴政沉思片刻。
赵朴这个假身份毕竟只是商贾,赵高是中车令,一个商贾的身份总不能超过朝中大臣。
“你姓赵,赵朴也姓赵。”嬴政只是淡淡道。
赵高心领神会,低声道:“唯。”
得了,今日又多了一个叔父。
赵高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宠臣也不好做啊。
世人只看到他赵高风光无限,加官进爵,可谁又能了解他家陛下有多难伺候呢。
当嬴政看完赵不息这封信后,指尖按在“陈长”这个名字上。
嬴政对此人有印象,这人就是赵不息第一次给他写信时炫耀的那个“大才”。
后来他调查了一下,发现这就是个农家老头,还是他命人从秦少府中挑选出来送给赵不息的。
一个种地的老头也能被称为大才……嬴政心里冷哼一声,那老头什么身份,也配和他一个称呼?
嬴政左手边摆着另外一份竹简,嬴政又再次打开了这卷竹简。
这是冯腾上的奏折,也是推举陈长接任河内郡的郡守。
“咚”“咚”
嬴政的指尖在“陈长”二字上敲了一下。
他倒是能猜到赵不息为何想要让“赵朴”帮忙给赵高送礼想推举此人上位。
赵不息的性子和他年轻的时候很像,受不了拘束,总不想头顶压着别人。
想起了自己在吕不韦手底下忍气吞声的少年时期,嬴政“啧”了一声。
“传王绾。”
到底他以往从朝中直接调拨官员到地方担任郡守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防止六国余孽混在其中罢了。
陈长既然先是在秦少府中担任农官,又被他送去给赵不息,而后一直呆在他女儿身边,那也算是秦自己人。
只要同六国余孽没有关系,那若是他能力还算不错,任命他为郡守也不是不行。
王绾赶来之后,嬴政给他赐了座。
对于这位为了大秦战战兢兢奉献了一生的老丞相,嬴政还是颇为尊敬的。虽说政见不同,这位老丞相坚定认为分封制才是对的,可也不妨碍嬴政对他的尊敬。
秦国能频繁发动大军攻打六国而补给不断,这位老丞相功不可没。
嬴政十指交叉,放于桌案上,“丞相可知道陈长此人?曾是隶属于秦少府的农官。”
“哦,此人老臣还真认识。”王绾似乎有些惊讶能从嬴政口中听到这个名字。
王绾想了想,随即介绍:“老臣和陈长也算是老相识了,当年老臣还在担任治粟内史的时候就认识陈长了,他原本是楚国人,听闻秦国农家弟子待遇好才来的少府,当年招纳他的人正是老臣。”
嬴政放下了心,既然是和王绾是老相识,那身份上应当是没有疑点了。王绾为相已经有数十年了,他还是治粟内史的时候陈长就已经在秦少府中任职了,那陈长也应当在秦国做了数十年的官员。
“此人能力如何?”嬴政又问。
“老臣很欣赏他的能力。”王绾笑道,“可惜他是农家弟子,没有什么野心,不喜欢钻营,心思只放在田地上,没什么做官的心思。若不然,如今的治粟内史,老臣原本属意的是他。不过这几年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