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
闹父皇就会给我赏赐,那时候父皇从来不问我什么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哪个官员贪污什么的,可现在父皇总是问我功课,我才不喜欢父皇呢。”
本来他也和那个“父皇”没有什么感情,只是母妃告诉他要多讨好父皇加上他只要把父皇哄开心了就能得到赏赐,他才会去哄父皇的。他和那个父皇好几个月都见不到一次面,母妃说父皇要治理朝政还有三十多个孩子,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他很正常,让他多讨好父皇,可胡亥却觉得既然那个父皇只会骂他,那他为什么还要去哄父皇呢。
扶苏忧愁地摸了摸自家幼弟的头,“唉,你怎么能这样说父皇呢……你年纪还小,等长大一些就懂父皇的不易了。”
“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为父皇分忧、为大秦分忧知道吗?”扶苏笑道。
胡亥一听见“读书”两个字就头疼,他连忙捂着脑袋,大声喊道:“哎呦,大兄,我头疼!”
扶苏吓了一跳,刚想命人去喊太医令余光却正好看到了胡亥贼兮兮乱转的眼睛。
他沉着脸,“我听说你昨日和将闾又打架了?”
看到自家大哥发火,胡亥连头也不敢捂了,低着头不敢出声。
事实上扶苏在诸弟妹之间一向很有威严,胡亥知道大兄不生气的时候自己可以抱着他闹,可大兄一旦沉起脸,他最好还是别开口反驳。
“你要上天了是不是?两个公子竟然在咸阳宫的花园里大打出手,你的礼学到哪里去了?”
“大兄,这不能怪我啊,是将闾先动手打我的!”
“你还有脸说?我这就带着你去找将闾,你们两个今天一个也别想跑。”扶苏一把抓住正欲逃跑的胡亥,愤怒道。
胡亥和将闾是诸位公子之中最勇猛的两个,不过扶苏也精通武艺,轻松就镇压了挣扎想要逃跑的胡亥,拉着他往后宫方向走去。
扶苏认为,自家父皇忙于治理天下,长兄如父,他必须要担起教导弟妹的责任来才行。于是扶苏边拉着胡亥往后宫走边给胡亥讲着道理,教导他要友爱兄弟,敬爱父母。
胡亥的脸色越来越绝望,因为他知道,自家大兄一旦开始讲道理,那没有数个时辰绝对讲不完。尤其是关于礼仪的大道理,听说自家兄长是学儒家的,胡亥不爱读书也不知道儒家到底是做什么的,但是他向赵高打听过,儒家弟子很爱写书,很爱守那些没屁用的规矩。
都怪那些该死的儒家,有那么多的时间为什么不去多娶几个妇人,多打几次猎呢?闲着没事非要写那么多的书,让扶苏有一肚子的这个子曰那个子曰的大道理可以引用,要是有一天他能当家作主,一定要把所有写书的都给杀光!
胡亥郁闷的想。!
第44章
“哗啦”
宗正合上最后一卷宗谱,眉头紧锁。
“这就是这五十年来所有的宗室弟子记载了吗?”
得到了属官肯定的回答后宗正的眉毛皱的更紧了。
不对啊,不对啊。陛下让他找一个十一年前去过赵地的宗室子,重点找找有没有脑子有点问题的废物子弟。
可他翻遍了所有的宗室出行记载也没找到有这么一个嬴氏子弟啊。十一年前正是秦赵决战的时候,秦刚刚打下赵国邯郸,整个赵地混乱危险,根本没有王室子弟敢往那边去游玩啊。
宗正焦急地在屋中踱步,胡须揪断了好几根都没有察觉。
难道真的就是有这么巧的事情,天下间就是有一个和嬴氏毫无关系的稚子长得令他和陛下都觉得十分眼熟?
偏偏这个稚子还又恰好有一点远超常人的力气?就这么凑巧的和秦王室一样?
宗正拼命回想着陛下曾和他说过的那位黑石子不同寻常的特点,冥冥之中他就是有一种奇特的感觉。
赵不息绝对和嬴氏子弟有关系。
可是每次他试图将赵不息这个名字和自己记忆中的面容相联系起来的时候,又不知为何会觉得仿佛蒙上了一层迷雾一般模糊。
十岁,赵地,秦国王室,姓赵……宗正骤然睁大了眼睛,瞳孔因为震惊而紧缩成一点,他霍然起身,顾不上被打翻的书案。
“宗正!”一侧的属官连忙想要过来查看。
“我无事!无事!”宗正的思绪被忽然出声的属官打断,他抬起头。
“出去,所有人都出去,我要静一静!”
待到整个屋中空荡荡的只留下他一人后,宗正才无力地摔入了椅子中,苍老干枯的十指紧紧攥着椅子扶手。
他终于想起来赵不息像谁了,她像赵政。她和当年自己见到的十岁的赵政有九分相似!
赵政,正是嬴政在赵国做质子时的名字!
尽管宗正想不明白为什么在此之前他没有将赵不息和他家陛下联系起来,可当他一旦想到了赵不息像当年的赵政以后,宗正发现赵不息的嘴巴、鼻子……除了那双眼睛不像之外,其他的五官简直就像是和自家陛下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嬴政极为俊美,他的脸是综合了嬴氏和赵姬所有的容貌长处的一张脸,不仅有五分像嬴异人,还有五分像赵姬。
若是赵不息只有三分像嬴政那她或许只是嬴氏其他子弟或者赵姬母家那边人的后代,可这九分的相似……
宗正脸色变幻莫测。
可看陛下那一无所知的样子,宗正又有些犹豫,要真是他想的那个关系,那身为父亲的自家陛下为何会不知道自己有个女儿呢?
想到自家陛下兴致勃勃的给黑石子“找爹”的行为,宗正面色古怪起来。
要是真如他想的那样,这就太滑稽了。
年纪不轻、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的宗正愁苦地摸摸自己近来越发稀疏的发脚,怎么就让他在任期内遇到这种事呢。
在接下来的数日里,宗正去寻到了少府令,也没说什么只是说他那边有一桩祭祀之事需要近十五年后宫人口的记载。
国之大事,在祭与祀。秦皇室之事在这个家天下的时候代表的就是国家大事。少府令不敢怠慢,第二日就命人把后宫的各项纪录都搬到了宗正府中。
宗正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他的所有怀疑都憋在肚子里一个字都不敢往外说,更不敢假手于人,只能怀揣着满腔复杂的心情自己日日熬夜翻看自家陛下的起居录。
楚国送了一位公主和十个美人。
齐国送了一位公主和二十个美人。
魏国送了两位公主和十五个美人。
赵国送了一位公主和三十个美人……
“赵国公主?”宗正皱了皱眉,赵国王室和秦国王室祖上有亲,固然已经是数十代开外的亲缘了,可毕竟是同姓……不过也算不得什么,礼节崩坏了几百年了,赵国姓赵,秦国姓嬴,算不得同姓。
宗正嗤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