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1
道苏姚是个啥人,这时候倒是相当地淡定。
虽然下午的时候, 经过了这么一遭, 并没有影响苏姚晚间去接慢慢的计划。
刚好明天是周末,慢慢托儿所放假。
一些生产任务比较重的工厂不会停工放假,但是托儿所这玩意, 又不指望孩子能立刻高考, 就连小学生都放假, 更何况是托儿所的慢慢。
先把慢慢接过来, 共同度过一个周末, 叫她逐渐适应这边的环境。
住惯了有院子的平房,住到这种筒子楼里面, 苏姚都有那么一点不适应, 觉得这边的环境逼仄压抑。
如果慢慢不习惯的话, 就叫她现在公婆那边住着, 这也不急于一时半会。
晚上等到周言安回家,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周言安自然没啥不同意。
为了能去蹭上晚饭,周言安把自行车蹬得飞快, 苏姚吓得在后座上搂紧了他结实的腰,也就是现在路上没有测速的设备, 不然可能要提醒他已经超速了。
两口子到家的时候, 正好周父接了慢慢放学。
看见从自行车上下来, 发型有些凌乱的苏姚。
他不可置信地低头看了一眼手表, 随即说道, “你们飞过来的?”
周言安正推着自行车, 这显然不可能是飞回来的,于是周父问,“提前下班了?”
既不是飞回来,也不是提前下班,就是他儿子在媳妇的催促下蹭饭心切,自行车骑得快了一点。
小丫头见到爸爸可高兴了,争着要坐在自行车上。
好吧,其实不是看见爸爸激动,是看见自行车激动。
周父腿脚不行,托儿所离家近,慢慢上下学都是步行。
家里以前也没自行车,慢慢坐自行车的机会不多。
小丫头要坐在后座上,要爸爸载她,像是在路上看到的行人一样。
然而她看到的那些后座上的行人,都是成年人,她一个小丫头崽,谁敢让她一个人坐在后座上,万一她摔下来怎么办。
周言安只能把小丫头放在前头自行车前的横梁上,带着她在周围兜了一圈。
即便是这样,都把这小丫头逗得咯咯直笑。
看见横梁上的小丫头,苏姚就突然有一个想法,然而她却不敢提,怕被好脾气的周父追着打。
这是个什么想法呢,慢慢这丫头不是长得小嘛,苏姚觉得完全可以,把她放在车子最前方的车筐里面。
这看起来就是正正好。
但是不敢提。
以来怕被周父周母打,也是怕这小丫头被苏姚给启发,真想着去车筐里面坐着了。
车筐装东西可以,装几十斤的小孩子就不行了。
眼看着闹够了,周言安把自行车停在楼下。
慢慢这小丫头在亲爸亲妈面前就开始撒娇了,等要上楼的时候,抱着周言安的腿,可怜巴巴地看着他,那意思很明显,你抱我上楼。
跟着周父周母上下楼的时候,这小丫头就很懂事,从来不闹着说累,要大人抱着才能上楼,都是自己艰难的爬楼梯。
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叫她爬楼是有些艰难的,周父说要抱她,这娃却很争气地说不用抱。
周父周母的腿脚不好,单位给两人分房子的时候,考虑到这一点,周家的房子被分到了二楼,这已经是单位给的照顾了,像这种楼层低的房子,现在大家都比较喜欢,分房子的时候,是比较热门的。
周言安对于这个女儿,虽然没有每天嘴上宝啊乖啊的,实际上心底还是比较宠爱的。
女儿撒娇不愿意走路,他也没说半句不是,就直接把人拎了起来。
他这个动作,可把周父吓得够呛。
周言安拎着慢慢后脖颈处的衣服,将人拎起来,慢慢这时候是一整个双脚悬空的状态。
周父在他后背上拍了一下,“你这个臭小子,小心点,别把我们家宝贝慢慢给摔了。”
周父早年留洋,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上,他比较西式,比较关注孩子的自由发展,从不多加约束,即便是犯了错,也没有打骂过。
而周言安小时候就知道,自己不是周父周母的亲生子
他极少出去惹事,更是几乎没有需要周父棍棒教育的时候。这次情急之下,拍了周言安一下,大概是从小打到他第一次打周言安。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孩子胆子大不害怕,周父被吓得够呛,弓着腰跟在两人身后虚扶着。
这小丫头完全没在怕的,还想叫她爹把她举得更高一点。
周父在周言安身后,死亡凝视大儿子,一副你要是真敢那么做,我就把你从楼梯上踢下去的表情。
周言安被逗得哭笑不得,他说,“没事,我的手很稳。”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你给我小心一点。”
苏姚笑着扶周父上楼,“行了,他们爷俩您就别操心了,您儿子啥样的人,你还能不了解,就是把他自己给摔了,也不会摔到慢慢。”
这话倒是真的,周父想想也是。
而且儿媳妇不是儿子,她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周父就着苏姚的搀扶回家了。
家里有鲁大姐在家,她在厨房听见楼梯里传来的脚步声,就把房门给打开了。
等到周言安把小丫头给拎回家,这短短的距离,慢慢已经乐疯了,脸蛋红扑扑的,脑门上都是汗水。
等到周母回家,看见儿子儿媳回家,虽然面上不显,这心底却是挺高兴的。
到了他们这样的年纪,十分喜欢热闹,家里孩子都回来,她哪能不开心。
不过周父周母的开心,就持续到周言安说,要带慢慢回家属院住两天。
周父周母虽然老大不乐意,不过她也知道,这孩子还是跟父母住在一起更好。
按理说,周言安第二天也不上班,两人能够留下被老人住一晚上。
然而苏姚还揣着事,有不得不回家属院的理由。
周父周母虽然没有说不想叫慢慢走,却在一家三口要离开的时候。
周父说,“苏姚坐在后座上抱着慢慢的时候,千万得抱住,可别手滑了。”
周母说,“慢慢的玩具得给她装上。”
周父补充,“还有奶粉。”
“对了,我看外面阴天,这几天有可能下雨,慢慢的水鞋得给她带上。”
这也林林总总装在一块,足足有一个大包裹。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生离死别呢。
周家这房子是每层三户,对面的邻居这时候正好下楼丢垃圾,看见这一幕,问道,“孩子是要出远门?”
嗯出远门,自行车半小时的路程,要是骑得快点,十五分钟就到了。
周父周母听见以后,却面不改色地说道,“孙女要跟她爸妈一起回家。”
这邻居是周母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