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


题传到了一众甲班学?子耳朵里,自然引起了不少讨论。

“写得多就?写得多呗,多又不是好。”

“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收卷子的学?生犹豫了一下,坚持道?:“我?看他写得挺好的。”

能够收卷子,这位学?生自然也是甲班里颇受重视的学?生,出于好奇,他悄悄看了几?眼。

至少第一题没有问题。

“你想太多了,若是他学?问好,何至于考了那么多次童试没考过。”

经过科普,甲班的几?个“尖子生”都知道?宁颂之前童试两次未过的往事。反之,甲班中包括储玉在内少数几?个人,身上都有童生身份。

他们考过了县试和府试,这一回,是冲着最后一关院试去的。

只要考过了院试,就?有秀才功名。

与此同时,也有了去考乡试的机会。

“别管他了。”储玉说道?。

平日里别苗头固然是乐子,但谈论到关乎自己前程的考试,旁的又不太重要了。

甲班的学?生们换了一个话题,与此同时,今日旬试的试卷也送到了郑夫子案前。

“许多学?生没写完。”助教说道?。

郑夫子闻言也不意外,泡了壶茶水,慢吞吞地喝着。

这一次旬考出题出得难,本就?是他故意的。事实上,除了第一道?题之外,其他三道?题都是直接抄的县里岁考的题目。

最后一道?题则是学?习白鹿书院的出题方式,摘抄《九章算术》中的原题。

他本也没预计学?生们都答出来。

本就?是用作?下马威的。

有了这样的预期,他找出甲班学?生的试卷来看,撇开只写出了两三个题目的,直接找了那三位童生的卷子来看。

……还?行?。

背诵和经义是基本功,这几?位都写得不错。

试帖诗马马虎虎,就?是这策论太幼稚。

对于从?小只读圣贤的书生来说,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最后一道?题全部空着,也是应有之意——他之前没怎么讲过算数。

郑夫子淡定?地将卷子放在了一旁。

助教在一旁看乙班的卷子。

乙班比起甲班来说,当然更有不如。能将前两道?题答好,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因此,在一片空白的乙班试卷中,有一份满满当当的试卷显得分外显眼。

“咦,这个卷子,五道?题都答了。”

郑夫子漫不经心地拿起来,扫了一眼算学?题,下一秒,眼神凝固了。

算学?题,答案是对的。

再看策论题,他仔细品味着其中的内容,细细琢磨一番,不由得入了神。

“是谁的卷子?”

郑秀才的思路被打断,眼神不由得朝着卷子顶部看去。

他看到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宁颂。

第27章

或许是?因为旬考的摧残, 接下来几日学堂的风气颇为低迷。

连带着学子们对宁颂的排斥都显得那么不积极了。

由此,宁颂在学堂中第一次收到了来自于同窗的友善问候。

“我看过你的试卷,你真的很厉害。”这位同窗说话说得很小?声, 但宁颂仍然听到了。

抬起?头, 对上的是?一张温和?的、带着好奇的脸庞。

正是?那一位收卷子的学生。

“谢谢。”对于同龄人温和?的善意, 宁颂当?然不会拒绝。

读书也好, 考试也罢,他都需要?与同窗交流。

有了这位叫做“苏期”的新?朋友, 宁颂对于了解学堂的情况方便多了。

从苏期这里, 他也知道了这次旬考的特殊之处。

“以前没有这么难的, 有两个题都没学过。”

宁颂:“……”

原本他以为只?是?自己孤陋寡闻, 感情是?郑夫子专门整活。

对于考试成绩的焦虑顿时缓解多了。

或许是?因为这一次考试的特殊的目的性, 旬考的卷子一直没有发?下来, 时间长了,连甲班学子也处于焦虑之中。

因此, 当?他们发?现一名学子的叛变时, 苏期与宁颂已?经是?午休时一起?吃饭的关系了。

“你怎么能和?他交好?”甲班的狗腿子恨铁不成钢。

“你忘了正是?因为他的原因,导致储玉哥被?家里骂了吗?”

几人一同入学,在此过程中,储玉由于年龄最大, 读书最刻苦, 逐渐成为了这一届学子的领头羊。

之前想要?入学名额的, 正是?储玉的弟弟。

“你别说自己不知道,学堂里收不收人,都是?郑先生说了算。”苏期也是?有一说一的人。

绝对不惯旁人的毛病。

“别栽赃无辜的人。”

“你!”甲班的冲突一触即发?。

最终, 还是?储玉本来出来制止了这场矛盾:“行了,都少说两句, 无不无聊。”

狗腿瞪了苏期一眼。

接下来的几日,苏期仍然与宁颂一起?读书,一起?吃饭。连带着有几个观望的学子也趁机当?墙头草,来找宁颂问问题。

经过苏期的宣传,学堂里的人都知道了,宁颂是?唯一一个解出了算术题答案的人。

没有打?好算学的基础,算术题对于他们来说颇为困难。

在这时候,宁颂也发?现了学堂里的第一份商机——算学家教。

尤其是?在传闻算学将会成为一门正式的科目时,宁颂瞬间就有了第一个客户。

苏期。

“我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苏期笑嘻嘻地说。

宁颂没有收他的辅导费,而是?借用苏期的人力,将搜集来的题目都整理了一遍,做出了一份辅导资料。

这份资料宁颂决定免费发?放。

“……为什么,你不是?缺钱吗?”

能够来读书,苏期的家境当?然不错。他家是?西山村的富户,家里田产百亩不说,还在青川县有铺面。

是?妥妥的地主二代?。

也正是?如此,他才可以大方地无视其他人的目光,与宁颂交好。

通过这几日的相处,苏期也大致知道了宁颂的家庭背景,明白宁颂在读书之外,还要?想办法养家。

“读书是?第一,赚钱是?第二。”

而且这里是?学堂。

赚外快也好,其他的也罢,都是?建立在郑夫子不反感的前提之下。

如果是?因为这点儿小?事影响了读书,那将会得不偿失。

苏期明白了宁颂的顾虑,点点头。

两人一同花了两三日将从助教那里得来的题目整理了一遍,做出成品之后,交给助教看。

“……你们打?算把这个交给学堂?”

助教看了一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