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抄写?的过程中,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份所谓的“笔记”与其称之为?“笔记”,更像是这位凌状元专门为?师弟们写?的科举入门参考。

可谓是用心良苦。

凌状元如此,白鹿书院的学风也可见一般。

想着想着,宁颂都有些羡慕齐景瑜了。

只是,无论?再怎么羡慕,摆在眼前的问题仍然要处理——

正式入学之前,他得给自己一家人找房子。

西山村距离细柳村是邻村,两者距离不?远——但?这个“不?远”,也是建立在坐车的前提下。

坐车半个时辰的距离,若是步行?,起码要一个时辰。

一来一去,就得两个时辰。

这是宁颂无法?承受的时间成本。

为?了缩短通勤距离,在私塾附近租住一个小院,就成为?了宁颂的当务之急。

他在邻村没有熟人,租房子并不?容易,好在郑秀才人脉宽广,为?他找了个牙人。

“书生郎为?何要花这么多钱?你若是一个人住,一间房子足够了。”

这也是许多在私塾里?读书的学生们的做法?——

私塾里?不?提供住宿,若家里?路程遥远,就租一间房住,等?到休沐时再回一趟家。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

宁颂还有弟弟妹妹。

他不?可能让宁木与宁淼两个人单独待在家里?,无论?去哪里?,他得把人带在身边。

这座小院是四?合院,客厅厢房等?一应俱全,一侧小门之外就有水井,很符合宁颂的要求。

只是这小院儿的价格不?便宜,一个月的租金二百文,一整年就要二两四?钱银子。

加上租金和牙人的佣金,宁颂一共付了三两。

租好了房子还不?是结束——这套小院儿里?的前主人虽然留下了些家具,可若要住人,仍然需要购置一些家具。

为?了这件事,宁颂又花了半个下午。

等?到将院子收拾好,宁颂的小金库已经花了六分之一。

除了租房之外,新进了私塾,日日要见人,穿着也不?能像往日那样随意。于是,宁颂又花了一两银子为?自己做了几套上学穿的衣服。

除此之外,还有读书要用的纸和笔。

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不?过是买了两刀纸,就花了五百文,宁颂颇为?心疼。

此时此刻,他终于理解小学课文里?为?什么古代?读书人会用树枝和沙子练字了——

纯属是练不?起。

此时此刻,他已经在琢磨从哪里?能弄一些废纸回来写?写?画画了。

一番购买活动之后,宁颂的小金库快速地降到还有十二两银子的程度。

这十二两中,他需要再预留出二两作为?上学的束脩,剩下十两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十两,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储蓄。

可对于宁颂来说,却是一个需要警戒的数字。

他还有弟弟妹妹要养。

小孩子的花销是不?稳定的,有时候生一场病,就会耗费大量的钱财。

如果明?年春天要考县试,到时候报名的费用、路费,还有请廪生作保的费用,全都是钱。

想到这里?,宁颂忍不?住又将自己手里?的银子算了一遍。

在读书之前,他就已经知道这是一项费钱的差使——但?知道与面对还是两回事。

怪不?得在古代?读书,是少数人能干的事情。

好在一番花销之后,西山村的房子已经达到了可以住进去的状态。

宁颂松了口气。

担心钱不?够用是应当的事,但?他有手有脚,还能再赚。开心的是他能够有读书的机会。

仿佛是为?了应和他的好心态一样,在宁颂准备搬家的那一日,刘大郎终于想好了,要继续和宁颂做邻居。

“我娘不?放心两个小朋友。”

随着刘大娘的年龄大了,刘大郎也不?放心自己的亲娘自己一个人长时间待在家里?。

想来想去,还是与宁颂一家人凑在一起更为?合适。

“租金咱们一人一半。”刘大郎说道。

宁颂当然没有要刘大郎给钱。

刘大娘愿意帮他照看宁木和宁淼,已经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平日里?他读书,没有人照看怎么能行?。

“行?。”

刘大郎思?考片刻,没与宁颂计较这个。

但?他转头?就给了母亲二两银子,当做平日的饭钱:“颂哥儿人好,咱们也不?能占他的便宜。”

刘大娘白了儿子一眼。

“你当我是傻子?”

刘大娘精明?着呢。她早看明?白了,自家儿子原本只是个货郎,能有现?在的本事,全靠宁颂给机会。

往日颂哥儿是被赶出来了,眼看着处境堪忧。可现?在即赚到了钱,又开始读书,眼看前程大着呢。

“说不?定到时候托颂哥儿的福,还能去京城看看。”

这也是刘大娘愿意帮忙照看小朋友的原因之一。

“您呀。”

刘货郎被自己母亲的盘算弄得哭笑不?得,但?他也没有否认自己在宁颂一家人身上的投资。

他看好宁颂,也是真的。

翌日,细柳村两家人一起搬家。

乡村里?安土重迁,政策限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谋生的工具——土地无法?迁移,因而世代?守着一片地过活。

在这样的环境中,搬家是一件稀奇事。

因此,在宁、刘两家往牛车上放东西时,就有人好奇地来打听。

“刘家的,走亲戚啊?”

刘大娘脾气火辣,年轻的时候没少因为?灌溉争水等?事情与同村人吵架,此刻哪有不?炫耀的道理。

“哎呀,赚了点小钱,换个地方住。”

这两个月内,刘货郎的发达旁人哪里?看不?见?

闻言,虽然嫉妒得牙都咬烂了,可面上仍然要笑盈盈地恭喜:“好事,好事。”

恭喜完了,又将注意力?转移到宁家。

“你们家搬家,怎么要带宁家的走啊?”

什么叫“带”?

此时此刻,刘大娘能够忍受旁人看不?起她,但?绝对不?会放任旁人说宁颂的坏话。

“瞧你说的哪里?话,颂哥儿被邻村郑秀才收了徒弟,是过去读书的!”

“这事儿还是我们村周老爷牵的头?,不?信你去问周老爷。”

隔壁村的郑秀才是什么情况这人当然不?晓得,可这周秀才的名头?摆出来,就是让人无话可说的了。

“我哪里?是不?相信……”

刘大娘哼笑了一声。

这人悻悻地走了。

不?一会儿,许多人都知道了宁颂将要去邻村读书的消息。

“也不?晓得读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