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


地谢过张副掌柜,将点心拿回了家,结果受到了宁淼与宁木的一致好评。

“张叔叔真棒!张叔叔真好!”

宁木开始无师自通地给张副掌柜吹起了彩虹屁。

张副掌柜的来回奔波显然是有效的,当他把几种样式的拿到东家面前时,后者明显惊了一下。

“这么快?”

说完,东家意识到自己的失语,尴尬地咳嗽了一声。

张副掌柜假装没有发现,只是笑着将几款不同样式的产品奉上——

混迹职场多年,张副掌柜自然不会是不会办事的愣头青,宁颂画在纸上的外观被他一一做了出来。

除此之外,他还在做好的包装里加入了药丸,并且封了口。

力求节省东家的时间,让他看到最终的效果。

“是试做了几个,只是拿不定主意,还得请您过目。”

都做到了这一步,哪里能选不出来?

东家明知道是下属取悦他的小套路,但仍然心情不错。

谁不喜欢这种摆在面前,各种利弊都呈现,只需要简简单单决策?

“这个吧。”

东家毫无疑问的选择了一款“一心堂”字体最大的款式,除此之外,还提了两个建议。

张副掌柜自然全盘采纳。

终于,随着包装的决定,产品算是彻底定下来了。

张副掌柜听从了宁颂的建议,在一心堂内部邀请药师们进行再一次的评估。

与此同时,兼听侧明,宁颂还拉着刘大郎等货郎提意见。

“要是你们,你们会买吗?”

一位货郎颇为尊重宁颂这个读书人,因此在被询问到时,颇为耿直地说:

“便宜就买。”

这让宁颂差点无语凝噎。

但话虽如此,宁颂仍然对藿香正气丸的销售前景相当看好——如今正值夏日,而他们的产品也确实便宜。

在七月初时,一心堂将第一批货生产了出来,分配给了一小部分货郎。

“这叫做试运营。”

正如做事要一点一点来,卖货也是要小步快走。

第一批藿香正气丸生产了一千份,相邻的几个村里各分配了数百份。

由于货郎们对这第一批产品没有信心,为了拉拢他们,一心堂给的方法是赊销。

货郎们可以免费在张副掌柜处取得一百份的产品,等到卖出去之后,再来与一心堂结算。

“张老哥好气魄啊。”一名货郎感慨道。

无论这药是否能够卖得出去,但一心堂的诚意摆在这里。

“我们尽力,毕竟也是在做一个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货郎们出发的第一天,张副掌柜在宁颂家里呆坐了一天。

奔波劳累了一个月,忽然停下来,会让人有一种无所适从之感。

当日,货郎们没有及时赶回来,但隐隐约约传来的消息,似乎销量不佳。

张副掌柜当天就没有吃饭。

第二日,张副掌柜仍然茶不思饭不香。

就在宁颂宽慰张副掌柜口碑发酵需要时间时,一名王姓的货郎冲了进来。

“张老哥,药、药还有没有?”

张副掌柜蓦地跳了起来:“怎么了?”

王姓货郎喘了一口气:“我们刘哥用这个药救了一个中暑的老头儿,听说这药好用,隔壁村都抢完啦!”

第16章

张副掌柜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一日所发生的一切。

简直是焦虑到惊喜再到焦虑的几度反转。

一开始的焦虑是担心卖不出产品,而之后的焦虑,则是试运营准备的产品量不够。

继隔壁村的藿香正气丸告罄之后,细柳村货郎们手上的货也卖完了。

货郎们忙完了一日,晚上聚在刘大郎家时,脸上的笑容无法掩饰。

“谁知道这东西能卖得这么好!”

这第一批货物,除了一心堂愿意赊销之外,给出的分成也相当丰厚。

算下来比他们平日里卖些针头线脑利润来得多。

更何况,就如同刘大郎讲给他们听的那样,他们将便宜又效果好的药带给乡亲们,是能够积攒功德的好事。

“明日还要麻烦兄弟们跑一天,今日就不留大家喝酒了。”刘大郎与货郎们盘完货、对完账之后,严肃地说道。

“大家回去早点休息。”

“正是、正是!明日还要忙呢!”

因刘大郎今日的壮举立了功,打开了销售的僵局,货郎们正是服气他的时候,闻言都点点头,取消了喝酒的计划。

绷着脸送走了货郎们,等到家里只有自己与亲娘时,刘大郎脸上的笑容藏不住了。

“笑什么,贼眉鼠眼的?”刘大娘收拾着客人们留下来的茶水,冷不丁被自己的好大儿吓了一跳。

“娘,您不懂,是好事!”

刘大娘放下扫帚叉腰:“是好事也不许给老娘这么笑,你还找不找媳妇儿了?”

刘大郎抱头鼠窜,应付过自己的老娘,转身就溜进了宁颂家里。

宁颂当然还没有睡觉。

张副掌柜也在他家里等着。

“呦,大功臣,怎么变成这样了?”刘大郎顺着张副掌柜的目光看过去,发现自己头顶上还顶着一根鸡毛。

那是被自家老母亲用扫帚揍过的印记。

“别管这个了,你们就不想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吗?”

发了半日药,宁颂与张副掌柜哪里不晓得是刘大郎在卖药过程中救了一个因为暑热而晕倒的老翁,从而打开了局面。

此刻,见他一副“猜猜我干了什么好事”的得意模样,宁颂心中顿时浮现出了一个猜测。

“……那老头,是你找的托?”

刘大郎瞪眼:“怎么说这么难听,明明只是将发生过的真事演出来而已!”

原来,刘大郎在邻村卖药时,确实救了一个中暑的小孩子,换得这家人千恩万谢。

只是,虽然一家人认可这产品,并不能达到让村里人都接受的效果。

于是,他就想了这么一招。

“村里人没有怀疑吗?”宁颂蹙眉道。

“当然有人怀疑。”刘大郎说道。

只不过,鉴于他们的药效的确有用,加上价格低廉,还有大品牌保障,不少人都扫了一大批货屯着。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用呢?

虽然说刘大郎宣传的做法中包含着一些小心机,但不可否认,这一宣传手法颇为有用。

并且让宁颂产生一些关于宣传的灵感。

“刘大哥说得对,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也要一开头就打出名头来才行。”

更何况,是否能够在一开头就卖出足够多的产品,关于到他们这个项目接下来的前途和命运。

宁颂沉思片刻,托刘大郎找到当地的戏班子。

时值端午,不少戏班子开始在各个村演戏,宁颂差刘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