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怪。令她的大脑突然打结的是,她这篇文章的内容即便不?是批判和讨论文学,但最起码也不?会是歌颂吧。
审稿部门不?应该犯下这种错误。
她心中升起一?些不?好的预感。在深吸一?口气后她点进了刊物内页,翻到妇女节特刊页面,发现刊载的文章甚至没有一?个字是出自她的手笔。
什么情况?!
自从毕业摆脱了无休止的考试之后,她基本上没有再用这么快的速度浏览过文章了。不?可否认的是文章的质量很好,报道了近年来优秀女性的事迹,对她们在各行各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予以肯定和表扬。
可这,和她的文章毫无关联,甚至可以说在立意上背道而?驰。她的脑筋动了一?下,似乎有简短地蹦出来的灵光,但又很快消失不?见。
短暂的失神之后,张怡然匆忙拔下电脑的电源线,抱着自己的笔记本就往主?编办公室的方向?冲去:
“主?编!”
第60章 [VIP] 完美受害16&终章
“这么晚了?我来这只有一个问题, 请您不要回避。”
“上个月您分配给我一个任务,让我撰写妇女节特稿。我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相关内容的写作, 在提交之前我也完成过自查, 并没?有发现违禁素材。我想知道,为什么我的撰稿临时要更换成别的文章?”
张怡然指着自己的电脑屏幕,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急切, 带着几分不解。
她从来没?有对领导这样冒犯过。
脑袋锃亮的主编从书桌上抬起头来, 看着张怡然急匆匆的样子,表情有一瞬间的尴尬, 很快又换上了?他常规状态下游刃有余的笑脸。
“小?张啊,你那篇文章我看了?,材料翔实, 论述精妙,而?且语言也很优美, ”主编走过来, 几乎有些陪笑一样地夸赞她, “我们能看得出来你的成长,相比于之前, 这次你完成的非常好。”
“但是?”张怡然依旧冷着一张脸, 没?什么好表情。
工作多年她早已经熟悉了?这些领导的习惯。对你的任何夸赞都不要听,给你的任何承诺都不要听,要听他在“但是”之后又说了?什么, 要看他到底做了?什么。
“你也是正经新闻学院出来的学生, 你应该知道文学作品在一定?的时期所承担的作用和职能。我们这些文字工作者要写什么,要说什么, 不是凭自己的一腔热血,不能只看自己的喜好和个人想法, 是要结合大众的品味,结合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结合社?会新风相,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
“小?同?志,有些想法是很好的,如果你能把这些好的想法用在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树立社?会新风的、促进人民群众团结和和谐的方?向上,一定?会有更好的作品。”
冠冕堂皇的套话?。这些话?张怡然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已经听过不下百次了?,眼下实在觉得厌烦无比。
“我当然记得我是正经新闻学院出来的学生。所以我永远都记得新闻的三性和六要素。我也知道新闻和报刊本来所携带的社?会意义。它不应该只有歌颂,它不应该只有和谐。”
“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民意民愿,传递先进思想,竭力?开启民智。”
“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刊的《东方?杂志》,是先辈思想家和作家们救国图强的先锋武器,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做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张怡然面?上的表情突然变得很悲愤。她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现在的社?会里,普通人家的小?孩很难成为理想主义者,现实已经压得人寸步难行了?。
可她还?记得自己选择学新闻的初心?。她依旧记得在学习新闻发展史的时候,自己曾被先辈们震撼的那些瞬间,也永远都会记得那些感动了?无数人的、用生命泼洒出的报道和文章。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必再会有那样危险的环境和那样坚决的使命。可他们这代人,这一辈新闻人,不应当如此蝇营狗苟。
“年轻人呢,还?是容易钻牛角尖。小?张你还?是要再成熟一些。你看看你们组比你晚毕业一年的小?朋友,在命题的情况下都能写出比你更符合我们刊物基调的文章,你还?是要练。”
主编依旧是那幅心?平气和的样子。不得不承认,他在情绪管理这方?面?做得很好。
张怡然已经无暇顾及他是不是在利用其他同?事打压自己了?。她已经足够失望了?,在看过了?那些不公?平的待遇后,在梦里变成了?新闻中一个个的受害者之后,在看过了?所有加害者的嘴脸之后。这点小?事已经不能撼动她了?。
“我明白了?。我在进屋之前就知道,我进来闹没?有任何意义。刊物已经发出了?,我们不可能修改,在你和我说话?之前,我也大概能猜到你会说什么,一切都和我的预想差不多,没?什么新鲜事。”
张怡然合上电脑,进屋之前的那一股愤懑和不满已经消失殆尽了?。
她左右不了?杂志的基调,正如她即便亲身经历了?那些受害人的遭遇,却?依旧没?有办法扭转大众舆论对他们的中伤。
她想要在刊物上点破女性的处境,引起女性的重视,却?忘记了?女性的困境是结构性的困境,而?她注定?没?法成功。
它不只单单表现在某一个方?面?,而?是表现在每一个角度,表现在婚姻、生育、就业、求学、突发事件、消费等所有领域的各个方?面?。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根本上从头到尾的改变这些。
不是任何一个人,而?是所有人,所有女人。
她突然觉得自己可笑。明明在很早之前她就已经知道,不应该指望男人来共情女人,不应该指望男人来解救女人。可她却?依旧把希望寄托于这个男人掌控命脉的刊物。
这不是新闻人的困境,也是文字工作者的困境,而?是女人在这个领域没?有话?语权的结果。
她看起来好像是想明白了?一些,却?始终沉缅于旧的思想和一成不变的套路。
她有苦衷,借助大的平台能让更多人看到,但是对于这样的内容不能发表在刊物上,她也应该早有心?理准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对于不可改变的现状,产生如此不可控的情绪。
不只是刊物。所有都是一样的。
每一个领域,警察,法官,律师,记者,所有的岗位,都应该有女性,都应该要有优秀的女性管理者,为女性的权利和地位作最大可能的争取。
这样才有可能从最根源的地方?,解决社?会文化和规则中天然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