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
小侄女虚长九岁,真要辩论起来他还真辩不过这小娃娃。
到了家中,郭幼明把当今圣上可能召见三娘的事给郭家祖父讲了。
没一会儿,全家上下都知道三娘可能要入宫面圣了。这可是比去贺家赴宴还要紧的事,阖家上下都开始忙碌起来,恨不能当场给三娘裁几身新衣裳。
倒是王氏不免有些担忧。她男人不在长安,大事小事都没人可商量,只能依着舅姑的意思办。事情涉及到三娘,她心里有些没底,不知道这对三娘来说到底是不是好事。
虽然说她是想让三娘去人前露露脸、争取以后能择个好夫婿,可这脸是不是一下子露过头了?也不知道三娘能不能受得住。
为人父母的总是这样,儿女不管有没有出息都忍不住要替他们操心。
等家里人的热乎劲都过去了,王氏才拉着三娘再三叮嘱她千万要小心行事,宁可不出彩也不要行差踏错。
三娘信心满满地道:“我学得可认真了,不会出错的。”
王氏还是颇为担忧地望着她,眼神十分地复杂。她对自己女儿的记性倒是很有信心,学过的东西她一般是不会忘的。
可就是吧,小孩子说起话来没那么多顾忌,很多时候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很难让她在开口前先权衡利弊。就她这什么话都敢说的性格,谁知道她在御前会不会说出点什么忤逆犯上的话?
王氏说道:“你耶耶在那么远的地方,你若出了事他可救不了你。”
三娘道:“阿晗很乖的,不用阿耶救!”
既然三娘都这么保证了,王氏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不管王氏再怎么忧心忡忡,该来的还是会来。过了三日,宫中的旨意就下来了,让郭家祖父带着三娘进宫面圣。
既然不是让女眷带,而是让郭家祖父在,那其中的意义自然不一般。长安城中都是聪明人,一听说这件事马上开始传扬开去。
郭家这是也要出个小神童啊!
听说是贺知章举荐上去的,难道贺知章是个挖掘神童的专业户?
据传李泌当初也是他在御前夸过以后才被召见的。
只不过当时也是李泌自己表现得足够出色,才入了张说、张九龄等人的眼并得了当今圣上的夸奖。
不知郭家这个小娃娃能不能接住这份恩宠。
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三娘对众人的想法一无所知。
她知道皇帝是这天下的主人,所以想去看看她们大唐至高无上的天子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听闻想要当个为民办事、为天下办事的好官,光靠自己厉害是不够的,还要获得君王的赏识。
像孔子那么厉害的人,也是周游列国到处寻求圣明的君主。
她既然想考状元,当然得去问问皇帝本人要怎么样才是他想要的状元啦!
三娘怀着这样的想法积极地靠她两条小短腿走进高高的宫门。
很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劲。
第17章
眼下是开元二十一年,意味着李隆基已经继位二十二年。他的继位之路并不平坦,他出生时整个大唐尚在他祖父高宗皇帝的统治之下,而他年纪极小时就被过继给已故伯父李弘当嗣子。
他那位伯父死于二十几岁的年纪,没有活到需要面对李唐皇室那么多腥风血雨的时候,还在死后被破例追封为皇帝。他过继到对方名下后有过一段挺平静的日子,直至高宗皇帝驾崩一切才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生父遭废,生母被杀,李隆基在风雨飘摇中长大。
那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养成了他性格里一些好的特质,也养成了他性格里一些不好的特质。
幸运的是在他登基后的这二十二年里,大多时候都算是好的特质在发挥作用。他勤理政务、任用贤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同时还为一度遭遇重创的李唐皇室生育了几十个皇子皇女,连皇太子李瑛都已经二十多岁了。
李隆基本人也接近五十岁了,他开始喜欢一些他这个年纪应该喜欢的东西,比如征集天下奇人异士的求仙问道,比如沉迷年轻而美好的肉体,再比如接受别人的奉承与吹捧。
这对李隆基来说是几种不尽相同却都能让他快乐起来的事。
比如这“神仙座下童子童女”的想法一冒出来,就牢牢地根植在李隆基脑海里头再也无法拔除。
天降祥瑞代表什么,代表老天对他这个天子的认可。
祥瑞可不仅指某种事物或者是某种现象,还能是天降人才为朝廷所用。
这件事很值得他特意抽出空来见一见这位让贺知章夸赞有加的郭家女娃娃。
须知唐代有极大的修史热情,李隆基也算是个遍读史书的人,翻开诸多帝王本纪,里头没少记载历代皇帝上当受骗的经历。李隆基一度连各地县令都亲自考核,自然不可能让自己日后的记载里出现自己误把庸人当神童的笑话。
三娘随着她祖父入内觐见的时候,李隆基正拿着本奏章在看。瞧见那几岁大的小孩迈步入殿,抬起圆乎乎的小短腿时差点没迈过门槛,李隆基不觉有些好笑。
这么大一点的小孩当真能像贺知章说的那样通读《论语》吗?
三娘经过三天的练习,本已经把觐见礼仪熟记于心,没想到一切都准备妥妥当当的,事到临头却差点栽在宫中过高的门槛上。
她很有些郁闷,抬眼想瞧瞧有没有人注意到自己小小地丢了脸,结果一下子对上了李隆基那双带笑的眼睛。
这人是在笑她吗!
等等,这人莫非就是当今天子?
三娘立刻把郁闷收了起来,努力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她随祖父入内拜见天子,明明还是圆滚滚的一小团,愣是一丝不差地把给李隆基行了礼。
李隆基笑着给她们爷孙俩赐座。
等三娘坐下以后,李隆基就发现她看起来更小了,不过她那双眼睛格外有神,叫人一看就觉得她是个极聪明的孩子。他笑问:“听贺爱卿说,你把《论语》都背熟了?”
三娘老老实实回答:“对的,抄着抄着就背下了。”
她说话间忍不住抬起眼望着李隆基,想看看皇帝到底长什么样。一看才发现似乎也没什么稀奇的,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巴。
不过许是身居高位且浸淫音律多年的缘故,李隆基身上带着股旁人没有的尊贵与风雅,整个人的气质称得上是相当不凡。
李隆基对上那乌溜溜的瞳眸,倒也不在意她多看自己几眼,只说道:“那我可要考校你一下了。”
三娘闻言立刻坐直了身体,一副要认真听题的模样。
李隆基也没为难这么大点的小孩,只挑了几句话让她接着背。
三娘应答如流。
李隆基听她一点都不磕绊,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往下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