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3


岁,如果换成其他朝代,那就是孤儿寡母,好欺负得很,但刘姐凭借自己的手腕扭转这种的局面,让士大夫们俯首称臣。】

“种地?我不去!”

“我是大宋的臣子,而非农夫!”

“不去?好说。”

“您先饿一天,等您什么时候想种地了,您再喊我给您送饭。”

“你——”

“岂有此理!”

荒山之上,士大夫们骂骂咧咧。

而剩下的士大夫们,则对刘娥言听计从,再没有最初的嚣张跋扈。

但发配荒山开荒的士大夫们太多,仅存的士大夫们并不能正常维持朝廷的运转,刘娥双管齐下,提拔武将,再召集公主宫妃与命妇,让她们做一些简单琐碎的事情。

仅存的士大夫们气得跳脚,一部分人攻击武将,一部分人攻击妇人,这个说武将不配,那个说妇人不知廉耻,天天在承明殿吵得昏天暗地。

可吵得虽激烈,炮火却分散得很,武将没有被他们压下去,妇人更没有被他们骂走,反倒是士大夫越来越少,开荒种地的人越来越多。

“天亡大宋!”

“天亡大宋啊!”

新来开荒的士大夫抬手指天,破口大骂。

“新来的吵什么吵?”

已经开荒月余时间的士大夫们一脸不耐,“再不去种地,我们这群人都被你连累的没饭吃!”

——该死的连坐制度,只要有一个人不去开荒,他们这群人都得挨饿!

荒山上的麦苗欣欣向荣,而汴京城更是形势大好。

旧制度被摒弃,新的制度重新塑造,武将们有了应有的待遇,军风军纪肃之一清,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接连被招降,打散之后编入军队,等待为国效忠。

“娘娘,这位叫狄青的少年在武举中大获全胜,其他的叫狄青的人全是他的手下败将。”

小宫人殷勤向刘娥引荐,“以奴婢之见,这位定是天幕盛赞的那一位狄青了!”

“哦?狄青?”

刘娥放下奏折,抬头看被宫人领进来的少年,“未来大破西夏收复南越的人?”

作者有话说:

狄青: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

赵祯:求带飞!

历史上的赵祯真的是一个耳根子很软的人,而且对刘娥也真的很孝顺。

刘娥让他当堂拜寿,士大夫说有损天子威严,不让他拜,他二话不说就拜

刘娥穿龙袍,士大夫们上书骂,他说大娘娘穿龙袍没啥,就一孝顺孩子+耳根子软,大娘娘说啥就是啥

当然,他的好脾气行为还有被皇后抓伤脸,被包拯喷一脸唾沫星子,被臣子们忽悠当初太后想废你,是我们保住了你的皇位,你得好好对我们之类的

他的仁宗庙号功绩配不上,但脾气绝对能配得上2333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九》:帝朝退,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之。周谨恭密,益为帝所倚信焉。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三》:天禧三年,辛卯,太白昼见,占曰:“女主昌”。

③:《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时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准请间曰:"皇太子人所属望,愿陛下思宗庙之重,传以神器,择方正大臣为羽翼。丁谓、钱惟演,佞人也,不可以辅少主。"帝然之。准密令翰林学士杨亿草表,请太子监国,且欲援亿辅政。已而谋泄,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八》:乾兴元年,戊午,上崩於延庆殿。仁宗即皇帝位。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

第107章 刘娥

“莫不是要收回燕云十六州?!”

“臣不知。”

狄青拜在刘娥面前, 额头抵在柔软地毯,“臣唯一知道的是,太后力排众议提拔臣, 臣便誓死相报,百死无悔。”

少年声音清亮, 带着这个年龄段独有的意气风发, 那是一种尚未被打压排挤的锐气, 敢于天公试比高。

但卑谦的态度与进退有度的话语, 又无声向人昭示着另外一件事——他清楚知道自己的一切来之不易,由哪怕功高盖世,但也会被构陷得抑郁而终, 变成现在的一步登天,被太后委以重用, 所以他更懂得珍惜, 给他一点点希望,他便能还太后一份满意的答卷。

刘娥微拢衣袖, 轻轻一笑,“好一个誓死相报,百死无悔。”

“但你年纪轻轻的,何必把死不死的挂在嘴上?”

刘娥起身, 小宫人殷勤来扶。

她便扶着小宫人的手,缓缓来到狄青面前。

少年此时深深拜在地上, 只留一个倔强清瘦的脊背给她,她笑了下,摘下指上的护甲, 俯身对少年伸出手, “起来。”

狄青有些意外。

——他万万没有想到, 太后会亲自来扶他。

有些难以置信,狄青慢慢抬起头,太后的手就在他面前,等待着他去握。

或许是怕指上的护甲伤到他,太后连护甲都已摘下,只有一双保养得极好的手,在日头的映照下泛着莹白如月光的颜色。

狄青怔了怔。

——他一介粗鄙武夫,何德何能让太后亲自来搀扶他?甚至连指上的护甲都卸掉?

“哎哟,狄将军都高兴傻了。”

小宫人打趣儿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狄将军,还愣着做什么?快起来呀!”

狄青回神。

顿了顿,他握住太后的手,慢慢站起身。

等他彻底站起来,才发现太后其实个子很高,他虽然才十六,但个子已经长成,比寻常男人都高出一大截,更何况寻常女子?

但太后站在他面前,却没有他俯视寻常女子的那种感觉,她不比他低多少,且又戴了冠,气势便更足,挑眉看着他时,像是在欣赏出色的后辈。

不是审视,也不是打量,而是带着几分长辈对晚辈的好奇,目光温柔又和煦。

——太后远比他想象中的更好相处。

不刻薄,更不狠辣。

与市井传言的凶神恶煞完全不同。

“谢太后。”

狄青垂眸敛眉。

“是个知礼的好孩子。”

刘娥莞尔,松开狄青的手,继续往前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与你这般大时,礼数也比旁人周全些,所以能被真宗所喜,有今日临朝称制的尊荣。”

“狄青,我希望你与我一样,未来掌千军万马,享盛世荣光。”

刘娥止步回头,看向自己身后的少年,“而不是立下不世战功之后,却死于士大夫们的攻讦陷害。”

狄青呼吸陡然一顿。

他慢慢抬头,太后立于阳光之中,面上有着恬淡微笑,这一刻她不是太后,他也不是等待她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