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
复强调,务必把这次的税收做好,你们是怎么办的事?”
“微臣有罪!”户部一众官员跟下饺子似的,跪了一地。
刘蔺道:“下官督促不利,请皇上责罚!”这件事虽然说是户部的责任,但全国各地几百个县,光靠户部怎么监督得过来,说起来还是吏部监管不当的责任。
宋玉竹挥手道:“罚你们户部半年俸禄,回去好好思过。”
“谢皇上!”刘蔺擦了擦额角的冷汗,半年俸禄是最轻的惩罚了,看来皇上并没有迁怒他们。
宋玉竹到:“吏部左侍郎曹清山何在。”
“微,微臣在。”此人正是邱滨的姐夫,他刚刚听完信脸色就变了,双腿软的站不住。
宋玉竹道:“你家娘子可有个好兄弟。”
曹清山伏在地上颤声道:“微臣对此事并不知情……”
“呵。”宋玉竹轻笑一声,从龙椅上走下来。
“七品县令每年俸禄一百八十两、食禄十五石,他每年给你送的上千两银子,你不知道是哪来的?”
曹清山面如死灰,不停地磕头认错:“微臣知错,微臣是一时糊涂啊……”
曹清山快恨死他这个小舅子了,两人本是同窗,当年一起参加的科举,自己侥幸中了进士而他止步与举人。
后来曹清山娶了邱宾的姐姐,利用自己的职务帮他谋了个七品的县令,没想到却把自己害苦了。
可惜现在后悔已经不及了,只能恳求皇上能从轻发落。
宋玉竹指着他怒斥:“就因为你的一时糊涂,葬送了一个读书人的前程!让当地上万名百姓拿出不该拿的钱!”
“微臣知错……”
“来人,将曹清山革职,摘了他的头冠,贬为庶人永不录用,将曹家抄家,所有家产充公,其三代不许参加科举。”
两名侍卫走上前,将他头上象征着身份的玉石发冠摘掉。
曹清山披头散发的呆坐在地上。完了,一切都完了……寒窗苦读十多年,好不容易爬到吏部侍郎这个位置,眼看着大好的前程摆在面前,如今都化成了云烟。
旁边的同僚看着他,眼里有同情也有唏嘘,一个时辰前大伙还聚在一起谈论朝事,这么一会就变成两种身份。
宋玉竹回到龙椅旁继续道:“邱宾此人罪大恶极,判斩首示众。”
他又接连处罚了七县的县令,斩首五人,流放二人,降职了三位知府,罢免了郑州知府。朝中有牵连的官员,全部停职交给刑部调查,凡是发现贪污受贿的一律革职查办!
“皇上英明——”大臣们知道皇上这次是真怒了。
*
下了朝,官员们一个个急匆匆的往回走,不少人都是回去给家族和亲朋好友写信。朝中许多官员都有亲戚在各地任职,平日里不管走不走动,这种时候都得叮嘱几句。
千万别参合税收这件事中,如果已经参合进来了,赶紧退回多收的税款,安抚百姓,万万不能把这件事闹大传到皇上的耳朵里,牵连到自己!
大殿上的人都走光了,曹清山才失魂落魄的走出来,他的侍从赶忙走上前,见他披头散发面色铁青,惊慌道:“老爷,您这是怎么了?”
曹清山停下脚步,满脸沧桑道:“没事,回家吧。”
侍从没敢多问,赶着马车回到了府上。
进了大门,曹清山下马车时脚下踉跄了一下,直接从车上跌了下来。
“老爷,您慢点。”侍从把他扶起来,只见他额头磕了个大包,鲜血顺着额角流了下来,混着脸上的泪痕,又哭又笑。
刚巧曹清山的儿子从外面回来,看见父亲这个模样吓了一跳,跑过来道:“爹,您怎么了?”
曹清山看着儿子意气风发的脸,他才十六岁啊,去年刚考中举人。
想到他因为自己的连累再不能参加科举,曹清山捶胸顿足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啊!
*
祥云楼里,吏部右侍郎薛鹏和工部侍郎刘景山以及国子监祭酒等人坐在一起吃饭闲聊,今日的事对几人触动颇深。
特别是薛鹏,他与曹清山为吏部的左右侍郎,这几年一直互相较劲,虽然平日里不怎么对付,但看着他被一贬到底,心中未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感伤。
“老曹他平日里为人谨慎,办事也认真,没想到平白被妻弟牵连断了官路。最可悲的是他三代内不能参加科举,他儿子去年才考中了举人。”
刘景山:“也不能说是平白牵连,毕竟收了他妻弟的钱。”
祭酒苦笑道:“在朝为官,谁不收点家中的钱财呢?”
上京物价高,居大不易,官员之间还要礼尚往来。
官职略高或略低倒好一些,就他们这些四五品的官员,每年的俸禄虽然不低,但人情往来少不了银子花费。
每逢年节还都要给上峰送礼,往往过个年把他们过的苦不堪言,加上皇上将丁税改成田税,就算有些田地交完税钱也剩不下多少银子了。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种事跟谁说理去?
右谏议大夫冯硕突然道:“我发现,陛下的耳目似乎非常厉害,许多偏僻地区发生的事,竟然都能传到他那……”要知道郑州离着上京有上千里远,昌吉县更是听都没听过的一个小地方,皇上居然都能知道发生了这种事。
几个人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刘景山连忙起身道:“啊,我忘了工部像还有些事要办,先走一步了。”
祭酒也赶紧起身:“某也想起家中的水壶还烧着呢,改日再聚。”说罢也急匆匆的跑了。
留下薛鹏和冯硕面面相觑,赶紧结了账匆匆回了家。
第110章 海盗
税收一事在朝中掀起一阵轩然大波,不过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各地知府立马着手调查起自己管辖的各县,凡是发现借用税收贪污腐败者,全部处理绝不姑息。按照法律该怎么判怎么判,反正不能牵连到自己的官途。
事情结束后,宋玉竹派人去了一趟昌吉县,赏赐了刘长洲,特赐他为忠义之士的匾额,赏银百两,还让当地政府安排他在学校里教书。
当上京钦差带着皇上的圣谕来到刘长洲家时,他激动的挣扎着从床上爬下来,伏在地上磕头谢恩。
钦差亲自上前将他扶起,拍拍他的肩膀道:“受苦了,你的事皇上都知道了。”
这一刻刘长洲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哽咽得泣不成声。
被抓的时候他没哭,被打的时候也没哭,哪怕得知自己残疾,下半生都无法再站起来时,刘长洲依旧没哭。
这一刻却哭的像个孩子一般,仿佛想把自己的委屈都发泄出来。
等他平复好心情,太医帮他诊了脉,腰椎伤的太重了又耽搁了这么久,想要治好已经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