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0


吃食,招于此处摆摊的商贩,交上一定的摆摊费用,此费用说书和官府平分,毕竟现场秩序还需要官差维持,就当个辛苦费。

这样一来,最大程度给说书先生争取了利益,在此外,宁景还会给他们每月发基础月份,当最后一道保障 。

如此之下,便就开始了第一轮说书。

公孙世子并不太了解说书这一行当,只称赞道:“此法甚好,昭也将帝师大人四本天灾书籍具是买了,觉其写的着实全面有用,若是能让姜朝百姓都能观阅到,那定是极好,可是姜朝又有多少百姓能买得起书,又有多少百姓识字呢?”

他摇头一笑,道:“却是昭多虑了,帝师原来早有准备。”

“不知帝师打算何时将此法推行出去,昭目前似乎只在玉周城看到如此。”

宁景笑而不语,这里面的许多门道和公孙世子说也没用,他若是开口说出此中疑难,公孙世子自然会去帮他解决,但是绝对不会是柔怀手段,大可能会逼迫来一群不怎么情愿的说书先生。

这些上位者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却不会顾及底下之人自己的考量,还会给他们戴上高帽,把人以大义架起来,不得不去为,便是有苦楚,也只能和泪吞。

宁景自己就是说书先生,他能理解那些人的犹豫,他也不想为了大局而逼迫一些人牺牲自己。

与其逼迫,他更倾向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把那些顾虑都打消,让那些人出力都是心甘情愿,皆大欢喜。

将还想说什么的公孙世子送走,宁景看着手中国师给他的喻令,却是和他说运河之事已经定下,不日就将开始,另外就是命他明年三月左右赶去京城,将会安排他去做一件极为重要的事,这件事,便是天灾前,最后的安排了。

宁景将卷轴收好,时间越来越赶了。

他眉间微皱,敛去眼底的情绪,转身出去,却是打算去问一问柳和宜,今年番薯和土豆的产粮如何了。

作者有话要说:

应该还有五万多字完结,然后还有番外,争取十天内写完,晚安!

第285章 粮食疑难

不管在任何时候, 粮食是重中之重,盛世如此,灾年尤其如此。

宁景还在北地时, 就想着番薯和土豆定是要引进到北地种植,甚至全姜朝推广。

只是他对种植方面确实不了解,便就交给柳和宜去尝试。

也幸好,他危机意识一直在,于去年就叮嘱了柳和宜, 在他和柳静秋还在京城时,柳和宜种植的番薯土豆就迎来了第一次丰收, 旁边村民见到他们种植的新玩意居然能在那样少雨的日子里收成都这般好, 一看就是好种的庄稼。

而且两种东西确实都非常美味,吃下后也非常果腹,可以说是他们这些干体力活的人最喜欢的食物, 便就纷纷效仿柳和宜种植起来。

柳和宜也没有吝啬, 免费送他们种子,还挨家挨户送去做好的番薯土豆给村民品尝。

本来因为当初周豪的事, 村里人都和柳和宜一家生疏了,现在一来二去,关系又恢复了, 还更加亲热。

在柳和宜的带领下, 和安村以及附近几个村子今年都种植起了土豆番薯, 这段时间也正好到了收成的时候。

听说收获颇丰,村民都非常欢喜。

宁景一直到这个时候去见柳和宜倒不是为了其他, 而是去年他在北地时就寄信给了柳和宜, 把北地的事和他说了, 让人将土豆和番薯的种子运到北地姬大人手中, 尝试种植。

对于这件事,柳和宜也是非常上心,主动和姬大人用信交流了半年后,直接和涂格一起前去了北地,亲自去现场考察,教导当地人种植,之后还把他研究的十几种吃法教给了他们。

宁景坐着马车去了柳和宜夫夫在城中置办的院子里,这二人虽然有本事买更好的府邸,但是都更喜欢平凡日子,居住的院子附近都是普通老百姓,离他们新开的一家熟食铺子也近,至于以前的那一家铺子则转给了乐娘子。

到了地方后,敲了敲门,一个陌生的孩子过来开门,将宁景带到了后院。

柳和宜将宁景迎入座中,只觉得不过一年未见,这位的气场越发惊人了,光往他家这普通农院一坐,整个院子都有股蓬荜生辉的感觉。

宁景也没有废话,直接问他北地的情况。

柳和宜道:“番薯和土豆在北地都能长起来,说实话,番薯在北地的砂土里长得还更好,就是要时不时浇浇水,其实我在北地找了找,发现当地也有类似番薯土豆的作物,可是当地人说有毒,不能吃,后来我处理了一下,发现放在水里多泡一泡,毒性就弱了,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口感粉粉糯糯的,饱腹感很强,就是吃多了容易渴。”

逾!奚!正!里!

“那种作物当地叫土薯,不挑地方长,有些地方漫山遍野都是,就是一年不下雨,这东西都能在地下疯长,有些时候村民饿昏了头,就会去吃,但无一例外都中毒了,口吐白沫,上吐下泻,能把个健壮男人都拉虚脱到不成人形。”

他说着,似乎想到什么事,瞥向卧房的方向,道:“我和夫君在试验这个怎么吃的时候,夫君好几次腹泻到起不来,足见毒性之大。”

宁景眉毛一挑,这两口子倒也是拼了,做出贡献巨大,道:“那泡一泡,需要泡多久?”

柳和宜认真道:“最少七天,泡到切开后里面全部发白,然后一定要煮熟,不可生食,不然还是会腹泻,只是没有那么严重。”

宁景点头,郑重道:“此事二位功劳甚大,若这土薯真那般容易种植,且产量巨大的话,等到了灾年,这些都会是救命的粮食。”

他当初叮嘱柳和宜种植番薯土豆的时候,就格外让后者多注意注意,还能不能找到更多种植且产量大的食物,多几种作物,总是不会错的。

姜朝三亿人口,都要吃饭,便是盛世的时候都不能保证每一人都能吃饱,更何况灾年。

每想到这个难题的时候,宁景总会想到前世华夏那位巨人,发明了杂交水稻,带领十四亿人口走向温饱生活,也不知若干年后的姜朝能否出一位这样的伟人。

不过,目前他和柳和宜等人做的时候,何尝不与此类似,努力发掘新的可食用粮食,为百姓增添一份保障。

“我已是将土薯苗子带了回来,已经种了下去,这种作物三个月左右就可以结果一次,产量惊人,要是姜朝境内都能种植,那将是天大的好事,就是现在吃法太单一,等我再琢磨琢磨。”柳和宜拧着眉,苦恼的道。

宁景见状笑了笑,对于研究吃的,柳和宜静天赋旁人望尘莫及,也算是他最大的金手指。

“此事交给你,我亦放心,柳和宜,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