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6


于主位,抬眸淡淡扫去一眼,场中座位有些稀疏, 概是因为少了些人的缘故吧。

场中的官员眼观鼻鼻观心,连之前倚老卖老的南平州守都收敛了几分,弯曲的背脊都坐直了几分,竟透着一股乖觉。

这实在不能怪他们突然识相了,而是他们突然明白一篇洪涝之策, 宁景为何要给他们三天时间。

这哪是给他们三天时间写文章,而是宁景给自己三天时间抓那些不安分之人的错处, 把人老底翻得干干净净, 前些天还在场中意气风发的人,现在都在牢房里蹲着呢。

这一出手,一位州守, 六位县令全部下去了, 这怎能不让他们自危。

万没想到,他们以为纸老虎的帝师却是不动声色的狼王, 看似对他们的挑衅不以为意,却是暗地里命手下的狼崽子去背后而袭,给人一击毙命。

只是他们也没料到, 宁景竟是如此有本事, 将那些腌臜掩埋之事都一一挖了出来。

敢问在座之流, 几人敢问心无愧,说自己一点错处都没有?

这才是最可怕的, 宁景并没有拿权势强压他们, 而是不知不觉拿捏住他们的小尾巴, 处置他们处置的名正言顺, 大快人心。

那些罪状,就是拿去皇帝面前,皇帝都得骂一句,该杀!

宁景微微一笑,满脸温和,道:“诸位将写好的洪涝之策交上来吧,待我慢慢看来。”

众人对视一眼,乖乖的将手中写好的文章交给上前来端着呈盘的侍女,再由侍女呈给宁景观览。

期间无一人敢说一个不字,也无人敢提由宁景一人定夺不公,都安静的等待宁景翻阅,给出一个结论。

宁景看了许久,最终敲定一版,他也没有和众人耍什么招,直接将人公布,是溪水县令。

这倒不是宁景有什么私心,而是溪水县令这篇治策确实写得好,方方面面俱全,且还提出了“烽火传讯”之法。

烽火一般用于战时传递急讯,相隔一段距离点燃烽火,下一处烽火台看到了,便知有急情,继而点燃烽火,依次下去,最快把信息传递出去。

去年宁景讲的《烽火戏诸侯》便是如此。

而现在,溪水县令却把这用在了此处,一旦有洪水预警,便可点燃烽火,迅速让下处知晓,依次传递下去,让所有人都能有时间做出准备,将人群分散,送去高处避难。

不得不说,这一招确实妙,毕竟姜朝没有电视电话,相比起其他方法,这一点最快。

若是如此做,那南三州在建立防洪堤时,还要修建起烽火台,工程又多了一些,但很值得。

失去三色乾坤柱的庇护后,姜朝便就和普通王朝没有区别,南三州都靠海,湖泽河流居多,而且连年雨水丰盛,这一次巨大的洪涝像是以往几百年的积累,一次爆发,声势会非常惊人。

而在此之后,南三州也定是会有洪涝之险,这些建筑好的设备,会一直有用,直到某一天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出现。

宁景看着这个方法,觉得除了用在南三州,东、中、西都可以用上,北地这会儿倒是不急,那处的旱灾不会突然声势浩大的爆发,不像洪水,地震,台风,需要急讯。

敲定下人选后,宁景将溪水县令的治策传阅下去,让所有人都看一看,一来堵住他们之口,省的说他怀有私心,二来也让他们都看一看,他日后许多政策都打算按照这上面写的做,让所有人提前知晓,好有准备。

三日前澹御并没有到场,这次却是来了,他看后,笑道:“实乃良策,御心服口服。”

他也写了治水之策,然而没有溪水县令想的那么全面,看来这一位对于治理之事确实有一道。

见澹御开了口,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起来,便是有些人心里有小九九,这会儿也不敢再说出来找不痛快。

宁景满意的笑了笑,道:“既如此,往后司大人便是水部副卿,此事我会呈书上去请命,接下来,我等就防洪之事,细细商议吧。”

……

五月十五,南三州征徭役。

消息一传出来,整个南三州都震动不已。

“怎么就突然征徭役了?天杀的啊,把男人都拖走,家里的地怎么办啊!”

“这是又要建什么东西,好好的怎么就征徭役了?”

“哎,听说是要修什么防洪堤,说是要发大洪水了,才要修这个。”

“什么?洪水?老子长这么大都没见过几次洪水,每次发那么一点水,也就把田淹一淹,老子赤着脚就能淌过去,过两天就消了,哪还用得着修什么防洪堤,官府那群人就是大惊小怪!”

“这可咋办啊,我家就一个男人,被拉走了一家子人怎么活哟!”

南三州各地都为征徭役之事怨声载道,现在五月份,虽然不是农忙之时,但是也有许多农活要做,田地里播种下去的庄稼都要侍弄,便是不做农事,还正是去镇上城里做零工赚钱补贴家用的好时候,怎么就突然要征徭役了呢!

这种情况,宁景也早有预料,但这是必须走的一道坎,他能做的就是尽量为这些被征徭役之人争取好的待遇。

姜朝因自身特殊情况,徭役为一年一次,一次一个月,视情况而定,有时候会加次数或时间,而服徭役期间,一人一天是八文钱,扣除吃用住宿三文钱,到手五文,聊胜于无。

因姜朝多年没有战争,所以服的徭役多是修建东西,生命危险倒是无,但能不去,到底是不愿意去的。

而且这次百姓们一打听,说是要修建的东西规模十分大,那不用想也知道,定是会加长时间的,这就更加不乐意了。

一时之间,官差去挨家挨户领人,而家家户户就开始斗智斗勇起来,试图躲过徭役。

就在这时,又有一道消息下来。

“啥子?二十文一天,包吃包住!”

“做六休一,一月回来一次,休一月,再过去,农忙时可以请假回去收稻子?”

“服徭役满三月就可以抵今年家中赋税!还有这种好事?!”

“什么,真的这样的吗?那我做六个月可不可以把明年的也抵了?”

公布消息的官差被热情的人们拉着问个不停,无奈又没好气的道:“可以可以!告示贴在这石头上了,早告诉你们村子,在村口里一个公示牌,以后方便张贴告示,县老爷已经说了,哪个村子再不立,就拉村长去打板子!”

村民们马上忙不迭点头,村长吓得捂着屁股就拉人去砍木头做公示牌。

这样的情况在南三州许多村子上演,镇上,城里也是如此,在人从聚集之地,都立起了公示牌,每天在上面张贴各种官府最新通告,旁边一张板子上则贴了一幅幅连环画,特别引人注目。

那些连环画皆是Q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